圖說:70號5樓窗子墜落 受訪者供圖(下同)
2020年4月26日,本報第14版《一扇又一扇,塑鋼窗頻頻砸落》報導了嘉定區安亭新鎮頌苑小區的不少塑鋼窗存在安全隱患。沒想到時隔8個多月,就在2020年12月29日、30日,兩天時間竟又有3扇塑鋼窗掉落。
兩天時間,連掉三扇窗
頌苑小區位於安亭新鎮安智路100弄,建成已約15年,多為5層建築,居民家的窗戶均為開發商統一安裝。此前已多次發生窗體高墜事件,甚至還砸過車。
2020年12月29日,寒潮來、大風起。29日晚上7時多,頌苑有居民在微信群中留言:「地面上又一個摔碎的窗子,大家路過或者拿快遞小心點。」記者了解到,原來是該小區70號樓5樓一居民家中的窗子掉了下來,窗體碎片四濺,「分體」最遠處在十多米外,可見砸下來時的力道之猛。
12月30日上午7時45分,又有居民發帖:「70號樓剛剛又掉下一扇。」這次掉下來的是3樓住戶一扇窗,就發生在一家店鋪門前,玻璃碎了一地,旁邊還躺著一輛疑似被砸「趴下」的自行車。
12月30日下午,69號樓4樓又一扇窗戶在寒風中被吹倒。這次是公共樓道區域的一扇窗。「所幸它是往樓道內側掉的,沒砸到樓下。」窗框一分為二,玻璃碎了一地。
居民介紹,2020年10月份,該小區67號附近還曾有一扇窗高墜,砸在了綠化帶裡。這樣的塑鋼窗每扇約有三十公斤重。也就是說,自本報報導之後,8個多月裡又砸下來了4扇窗。
用錯合頁 外開最高危
頌苑小區共有600多戶,共有兩種類型的塑鋼窗:開窗(外開和內開)和平移。
頌苑頻頻發生墜窗意外,除了窗子年久老化,歸根結底在於安裝不合理。據窗子的五金件供應商德國諾託公司說,像這樣的外開窗子,配件適合用鉸鏈,但實際上頌苑的開窗,安裝時用的是合頁。窗戶被打開時,整窗所有重量集中在下合頁旋轉部分上,而下合頁旋轉部分僅通過兩顆小自攻螺釘固定在窗框上。「安裝方案是一個不合理的組合方案。」
12月30日,諾託公司再次解釋,使用合頁是一個錯誤選擇,「外開窗在北京是不能裝合頁的,只能裝摩擦鉸鏈(俗稱四連杆)」,建議可以更換成摩擦鉸鏈。
按照這一說法,頌苑裡的外開窗是最「高危」的一種窗型,極易高墜傷人。
房屋沉降 平移窗也掉
記者梳理了頌苑至今十多起的墜窗意外,發現大多數的確是外開窗,這與上述分析符合。然而,12月30日69號樓4樓的墜窗,則是公共區域的平移窗。據初步統計,這是掉下來的第三扇平移窗。
平移窗並未使用「不合適」的合頁,也沒有小自攻螺釘不牢固之虞,為什麼也會掉?據管理小區的上海國際汽車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小區房齡約15年,因房屋沉降等原因,導致窗體下墜,移窗膠條老化,滑槽變形,窗子與窗框之間的縫隙變大,容易滑出軌道。
從中也可以看出,頌苑小區的兩種窗型均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排查加固 窗子還在掉
今年4月,上海國際汽車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中曾表示,物業和業委會將對公共部位的窗戶進行整體排查,有安全隱患的將採取固定措施。但物業公司強調,維護的是「公共區域」,業主家中並非物業維護範圍。
有居民不免質疑,12月30日下午發生的墜窗事件,位於69號樓4樓公共走道。公共區域的窗子不是都經過排查加固了嗎,為什麼也會掉?
物業公司解釋,當時排查後的加固措施,是臨時措施,且固定的是部分窗戶。平移窗都是雙滑軌,為了避免靠外側的窗子往外掉落,都固定了,但靠內側的只可能往裡倒,則沒有固定,這也是考慮到樓道內通風的需要。
根據此前的計劃,原本在臨時加固措施之後,將對涉及100多處樓道的公共區域窗戶進行改造,主要內容是把窗子都卸下來,若有下沉的,加裝支架墊高,更換膠條、滑槽、滑輪等,預算在70多萬元,需動用維修基金。但這項改造計劃還沒有通過,小區業委會目前「停擺」,致使後續改造無法推進。
圖說:69號4樓窗子掉落
排查進戶 為啥這麼難
頻繁發生的墜窗意外,令頌苑居民憂心忡忡。就拿12月29日、30日發生的3起墜窗意外來說,70號樓和69號樓均沿安智路,窗下一條街,集中了包括母嬰店、超市、寵物店快遞中轉站等許多店鋪,人流量大。
居民們希望,排查範圍不應僅限於公共區域。「這麼多戶業主,知曉度不一,重視度不一,物業應該統一排查,才能整體排除安全隱患。」一位經歷過墜窗驚魂的居民發帖呼籲:「靠個人自查,難免會有疏漏。曾經頌苑一個四樓窗戶就在我和家人身後落下,真的想起就覺得撿條命。」 還有業主提出,統一排查之後,整改或更換窗子的費用由自家承擔。
但排查進戶的倡議得不到物業方面的「響應」。上海國際汽車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業委會停擺,他們只能與當地居委會反映協商。
圖說:居委會的安全提示
記者與新安居委會取得聯繫。針對有居民希望整個小區統一步調,擴大排查範圍,排查進戶的期望,工作人員認為,物業按職責只負責公共區域,不主張、不進入業主自有空間。
居委會還表示,公共區域未加固的內側移窗,是否一併加固,需徵詢業主意見。此外,諸多事項均需業委會承擔,目前已在推動業委會改選進程。
物業和居委會均稱,小區裡的窗戶隱患,很多集中在居民家中,主要依靠居民自己提高安全意識,發現隱患主動整改或更換。而與此同時,他們只能加強巡邏,並張貼告示盡到告知和提醒義務。
墜窗隱患,關係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到底能不能徹底排查?到底何時能徹底排險?新民晚報將繼續關注。
墜窗隱患,關係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到底能不能全面排查?到底何時能徹底排險?幫忙君將
本報記者 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