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化名)有三個孩子,可這三個孩子沒有一個人和她貼心。兩個女兒出嫁了不相往來,十幾歲的兒子不想溝通,陳妍思來想去覺得自己沒有錯,有錯的是自己的丈夫。陳妍指出,是丈夫讓她不開心,所以導致全家一團糟。陳妍的不開心真的源自於自己的丈夫嗎,好好的五口之家為何會變成一盤散沙?
說到自己和子女的關係不好,陳妍悲從中來,而丈夫劉強(化名)認為,一切都是妻子不夠樂觀所造成的,可是陳妍告訴我們,丈夫所做的一些事,讓她根本沒法樂觀起來。第一個不開心便是丈夫在經濟上給她埋了一個重大地雷。
劉強盲目投資不鏽鋼廠和收藏品等等,結果負債2000萬。在陳妍眼裡,丈夫根本沒有考慮到後果,比如業務員跑不來活,他就給每個業務員買一輛車去拉活,6個業務員買了6輛車,車買了業務員也沒拉來活。之前有個做保險的來丈夫公司上班,幹不出業績反倒讓丈夫買了好幾萬的保險。
劉強說,他的合伙人是財務總監,看到他有點錢就設計了一個圈套,導致他資金斷鏈子,另一個合伙人看到他陷入經濟糾紛,就不兌現他的股份和收益,造成了他困難加重。雖然虧損兩千多萬,但劉強一點也不著急,因為別人還欠他六七千萬,家裡的資產還有三四千萬,他覺得妻子多慮了。
陳妍對家裡的巨額財產狀況不知情,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劉強這次完全交代清楚後,似乎還是沒有安陳妍的心,因為還有更讓她扎心的事。陳妍當初身懷六甲,身體不舒服去看病時,丈夫竟丟下她跑外面和幾個大夫有說有笑。做完節育手術回家的路上,她沒力氣想靠在丈夫肩膀上,沒想到丈夫用力推開她。想起這兩件事,陳妍就特別傷心。
劉強承認自己做得有所欠缺,現在每次情人節他都會趕回來,給妻子送束花,買米買菜。劉強覺得不管自己怎麼做,都很難讓妻子開心。而陳妍說,丈夫投資不商量,生活中又不疼人,這兩點就已經讓她痛苦了幾十年。好在身邊陸續有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總算有人給她慰藉了,誰知竟因為劉強做了一件事,兩個女兒直接把陳妍給拉黑了。
二女兒談了對象,夫妻倆都不滿意,陳妍覺得男方沒學歷,家庭條件又不好。劉強關注的是男方有沒有未來,他提了一個要求,拿出四本書,讓他一年背出一本《詩經》,《國富論》念一遍他來提問,其他兩本書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男方能做到,他就支持女兒跟他戀愛。
劉強開出的條件,在女兒眼裡很荒唐。女兒不顧他們的反對,堅決要和男友結婚,看到女兒堅持陳妍也不反對了,但劉強不高興,賭氣不去參加女兒的婚禮。劉強說女婿家庭條件困難,辦婚禮的錢都是借來的,他不去也是為他們考慮,為他們省酒桌錢。丈夫這一鬧騰,讓兩個女兒都和他們斷絕了往來,她只剩下兒子了,然而兒子卻成了她眼下最頭疼的問題。
劉強認為,妻子和兒子關係破裂都是作繭自縛,兒子的作文裡,寫滿了對母親的憎恨與控訴,兒子認為母親對他非打即罵。兒子的不理解陳妍認為是丈夫造成的,是丈夫總在兒子面前說她的不是,經濟壓力也讓她心情不好,所以在兒子出現問題時,她總是情緒失控。
現場兒子拒絕溝通,女兒認為家裡一些問題都出在父母性格上,母親愛控制,父親自大又缺位。弟弟從小脾氣比較大,母親的教育方式也不對,導致矛盾爆發。
調解員認為,陳妍就像是個「沒電」的狀態。陳妍內心沒有力量,家庭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成了她的充電寶。丈夫得賺錢、關心她又能幫助她教育孩子,女兒得懂事乖巧,兒子得聽話學習好,每個人都要用最好的狀態來完成對她內心恐懼感的安慰。但是陳妍忽略了一個東西,女兒和兒子是有很大的差異,女孩子更容易加強自我管理,來完成對媽媽的一種安慰和疼愛,但男孩子是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給你看,進入自我放棄的狀態中。陳妍不是沒有愛,只是愛無能,沒有愛的能力,老師建議陳妍回頭看看身邊的愛。
老師認為,陳妍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當然劉強也要做一定的調整,來配合和協助陳妍。摒棄固化的思維,自己首先付出,才能以心換心。
劉強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諾回去之後事無巨細大小都說,投資的事和家庭經濟公開透明,家務事多幹。陳妍也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給家庭成員帶來的傷害,她也願意放下心中的恐懼,和丈夫重新開始。
來源:金牌調解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