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一千零一眼」原創作品,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謝謝)
日前,我乘坐合福高鐵上的高速動車組,經過江西省境內的上饒市。
由於比較喜歡鐵路,就大致瀏覽了一下經過的一些車站,發現就在上饒站附近有一個五府山站,此前被很多媒體專門報導過。
這個火車站比較袖珍,於是大家稱之為最小高鐵站。但其實這個火車站並不算小,2臺4線的高鐵站還是有不少的。
不過我感興趣的是這個火車站所在鎮的名字——四十八鎮。
看到這個地名的時候,我有些發愣,居然還有叫數字的鄉鎮?平常的鄉鎮,不都是有名有姓嗎?難道這個四十八是個代號?是一個保密的地方?
我仿佛記得,以前的軍工廠之類,郵寄地址均不告訴對方具體方位,只說一個大城市,再署名338、419信箱之類。或許四十八鎮有這個因素。
為此,我專門問了下在上饒上車的幾位朋友,但奇怪的是,他們要麼不知道有這麼一個鄉鎮(這個也很正常,上饒有206個區、鄉、鎮,不見得大家都知曉),要麼知道有這個鎮卻說不清楚它的由來。
於是我搜索了一下網絡,原來這個四十八鎮還真不簡單,是個有歷史的地方。
這個四十八鎮位於廣信區境內,面積60.15平方公裡,統計人口為2.45 萬人。
據介紹,明末時期,有來自安徽歙縣的姓葉氏族來到這裡安居,並起名為「鄱陽畈」。
到了清朝,當時的廣信府以府城為中心,以循環圈的形式將全縣分為七十個「都」,離縣城最近的叫「一都」「二都」等,而鄱陽畈被劃為「四十八都」,於是這個「四十八」便被沿用了下來。
嘿,想不到四十八就是這麼來的。但很奇怪的是,其他的數字都沒有保留下來,唯獨四十八成為獨苗,見證了明清時期江西一代基層行政單位的變化,也算是一種活化石了。
但為何合福高鐵在四十八鎮設站,並沒有以「四十八」而是以附近的「五府山」鎮命名呢?這又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我猜測,估計是因為五府山比四十八更出名吧,這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也有歷史來源。
古人登上最高海拔1891.4米的五府山,就能看到江西的廣信府、饒州府,福建的南平府、建寧府和浙江的衢州府,所以得名「五府山」。而五府山則有「小黃山」、「小廬山」之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