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關於這個問題,各種成功學的書籍裡會給你丟出許多個答案,細節詳實,描述生動,但是往往都是又大又空,讀者讀罷,只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明白。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已有的各種事實出發,能成大事之人,就看一個字:狠。
當然,這裡所說的「狠」,不是玩橫耍狠的那個「狠」,這裡的「狠」不是針對他人而言的,而是對自己的「狠」。
換句話說,也就是自律。
不要小看這兩個字,能做到自律的人,少之又少。
人的欲望有很多,放縱總是容易的,約束卻很難,而自律,就是將自身的諸多欲望壓制到最低,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到提升自我上。
人在欲望的驅使下,會無意識的為自己的鬆懈找許多藉口,然後心安理得的放縱自己,其結果就是止步不前,甚至自甘墮落。
這樣一來,成功就顯然成為了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什麼輕輕鬆鬆就能得到的成功,一個人,要想達成自己的夢想,站在成功之巔,就一定要付出常人想像不到的努力。
爬上成功之巔的路途,艱難又遙遠,途中充滿了想像不到的誘惑和重重困難,不對自己狠一點,怎麼可能走得下去。
自律之人,不會放任自己的欲望佔領理智的高地,他們在面對自己時,能夠狠下心來,用最苛刻的方式磨鍊自身,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成效也是十分顯著的。
正因為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所以很少有人能對自己狠下心來,比起「虐待」自己,普通人更願意甘於現狀,即時享樂,而不是辛苦前半生,幸福後半輩子。
當事情不順利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抱怨,推卸責任,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都是環境不好、夥伴不給力或者上天不公平,說一千道一萬,都不怪自己。
而那些能成大事的「狠角色」卻恰恰相反,他們在遇事不利時,首先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嚴肅認真地剖析自己的問題,並牢記於心,直到徹底改正。
當然,他們的狠也會體現在除自己之外的其他方面,畢竟要做成大事,只靠個人卓越的能力是不行的,還需要一整個團隊的齊心協力。
作為團隊的核心,心腸就必須要夠「狠」,要能公私分明、明辨是非。
要知道,爛好人是永遠當不了大任的,不是說不能當好人,只是身居領導之位,就不能心慈手軟。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就是這個道理。脾氣太好、心腸太軟的人,會很容易受他人影響,從而猶豫不決或者判斷失誤,更適合執行輔助性的任務。
正如《三體》中的兩位執劍者羅輯和程心。
他們都同樣處在爭議的中心,肩負著全人類的存亡使命,但做出的決定卻截然不同。
羅輯被全人類認為是一個「魔鬼」,因為他敢於用自己和地球去作為豪賭的籌碼,因為他理智而冷靜。
但正是這個極端的反人類「魔鬼」,拯救人類於一次又一次危難之間。
反觀程心,她在所有人的眼中宛如散發神性的聖母,帶著人性的光輝,所以被所有人選為新的執劍者,但是她的善良,卻成了推動世界走向滅亡的導火索。
心慈手軟本身不是錯,心狠手辣也不是時時受到讚揚,只是說在不同的情況下,二者所體現出的結果完全不同。
我們不能一味的否定任何一方,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面對前進路上的種種困境時,果決狠辣之人,往往更容易渡過難關。
因為他們不僅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更是不容半點紕漏,這樣的人,即使跌入谷底,也沒理由一蹶不振。
事物發展前進的過程本身就是曲折難測的,你如果沒有一顆堅韌的心,是無法承受住所有磨難的。
仔細想一想,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在面對他們時,你是不是既感到敬仰又感到畏懼?
這種敬畏心其實就來源於他們散發出的「狠人」氣場,只需一個眼神,就能讓旁人知道他絕對不好惹。
這就是強者的氣質,或許不那麼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但絕對能讓一起的同伴感到可靠和安心。
有這樣一位「狠人」坐鎮,無論什麼樣的困難都不會使大家驚慌失措,這種團隊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都來自於核心人物的強大。
所以說,能成大事者,都不是什麼軟柿子,他們必然有著過人的膽識和氣度,有著卓越的能力和見識,是一等一的「狠角色」。
其實,這也提醒了我們,要想成大事,就必須對自己狠一點。
常言道: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事實也確實如此,有的時候,狠狠的逼自己一把,過程雖然很難,但最後得到的結果,確實最好的。
如果此刻的你,正有放棄的想法,覺得前路漫漫,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請不要輕易妥協,對自己狠一點,或許成功就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