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垃圾分類 功夫應在垃圾桶之外(圖)

2021-01-12 河北新聞網

圖/張建輝 文/蔡曉輝

去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部署推動生活垃圾分類。一年多過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怎麼樣?記者發現,在一些標有「不可回收」字樣的垃圾桶裡,混有礦泉水瓶、紙箱等可回收利用物品,廚餘垃圾更是分散在各類垃圾桶中。記者還注意到,雖然多地對垃圾桶都做了分類,但容納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並不多見,部分有害垃圾比如廢舊電池被直接投放在生活垃圾桶內。(據中新網4月8日報導)

我國垃圾分類推進緩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粗疏。從國外的成熟經驗來看,推進垃圾分類絕非擺放分類垃圾桶這麼簡單,而是包括鏈條化服務體系、相應的激勵約束體制、知識普及等在內的系統工程。推進垃圾分類,功夫應在擺放分類垃圾桶之外。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改變百姓生活——垃圾分類推進一年間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垃圾分類改變百姓生活——垃圾分類推進一年間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杜康  「定時定點」扔垃圾、「小手拉大手」從娃娃抓起、發動基層廣泛參與……各地積極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辦法,突破分類難點堵點。
  • 上海市民看過來,家用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最快下月可買到
    分別標有垃圾袋名稱、材質、規格尺寸等信息的黑色幹垃圾收集袋、棕色溼垃圾收集袋;分類標誌清晰,能分別收納和存放一定量的幹、溼垃圾的不漏水分類垃圾桶……近期,上海將開始售賣符合相關標準的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
  • 新聞調查|垃圾要分類,那分類垃圾桶準備好了嗎
    隨著本市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一些小區也發生了變化。豐臺區頂秀金石家園小區,4號樓下的垃圾投放點,分兩排放置了5個垃圾桶,3個藍色可回收物桶、1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1個灰色其它垃圾桶,但桶裡面裝的垃圾仍然是混合丟進去的,泡沫紙箱也被堆在廚餘垃圾桶內。
  • 琅琊鎮聚力「五抓」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二是根據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要求,完成垃圾分類指導員招聘工作,成立了由62個網格村、6個居民小區共97名指導員隊伍,11月9日起,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式上崗開展駐桶指導工作。三是組織垃圾分類指導員於11月9日、30日開展兩次集中培訓,深入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強調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嚴格落實工作標準,遵守工作紀律,穩定有序地推進我鎮垃圾分類工作。
  • 垃圾分類新進展!滬超市將售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原標題:超市將售賣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記者24日從市綠化市容局獲悉,近期,本市家樂福等賣場計劃推出符合本市垃圾分類標準的分類垃圾袋和垃圾桶。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和平時常見的垃圾袋相比,這批垃圾袋在大小、厚薄、顏色等方面更便於市民在家中進行垃圾分類。
  • 分類垃圾桶的當今趨勢
    說到垃圾桶,大家都會想到分類垃圾桶和今年上海實施的垃圾分類,是的,自從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以來,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意識越來越高,現在只要上網一搜垃圾分類,各種垃圾分類的教程就鋪滿了電腦屏幕,各種分類垃圾桶也賣的紅紅火火,那麼以後呢,垃圾分類又會變成怎麼樣?
  • 北京市推進垃圾分類 舊垃圾桶全部粘貼覆蓋新標識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獲悉,目前全市正在使用的垃圾桶將在舊標識上粘貼覆蓋新標識圖案後繼續使用,新配置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標識要一律按照新國標印製。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處長康凱介紹,為推進《條例》順利實施,做好前期準備,北京市梳理出60餘項重點任務,涵蓋4個方面,宣傳動員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宣傳動員的核心是提高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知道怎麼分類、如何分類。」
  • 垃圾分類達人票選 家用分類垃圾桶
    近日,建國門街道在趙家樓社區居民議事廳舉辦垃圾分類達人座談會暨「兩桶一袋」居民徵求意見懇談會,來自轄區各社區的12位垃圾分類達人參加討論。垃圾分類達人投票選擇家用分類垃圾桶「『兩桶一袋』是指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分類垃圾桶,以及再生資源回收袋。
  • 杭州分類垃圾桶標識圖樣確定 扔垃圾先找準顏色(圖)
    浙江在線杭州2月21日訊(通訊員 邱霞 高媛媛 記者 包勇)記者今天從杭州市城管辦了解到,杭州垃圾分類辦法以及垃圾桶、垃圾袋的標識圖樣都已全部確定,今後,試點小區內的居民在扔垃圾前,可得先找準顏色了。、廚房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類。
  • 每家都應配齊分類垃圾桶
    另外,每個小區、每個街道、每個家庭都應該把分類回收垃圾桶配齊。還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只有管理手段、經濟手段、教育手段綜合併行,才能進一步加速垃圾分類的推行。」 ——辛安濟南市市民巡訪團團長辛安,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部主任、首席評論員沙元森作為嘉賓,對垃圾分類話題展開討論,對濟南垃圾分類的現狀、進展、意義以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進行了探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卓琪 李培樂 王倩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濟南已經行動了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下,垃圾分類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2018年7月23日,設在塞納城市嘉園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圖為工作人員演示可回收垃圾投放。松山湖將根據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建設一個垃圾分類投放點,選點的原則不能對著居民樓的窗戶,或在樓層側面選點。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
  • 贈送500個家庭廚餘垃圾桶,寶龍垃圾分類又出新招
    「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領取到家庭廚餘垃圾桶的居民阿姨們內心十分喜悅。 為激勵居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實現住宅小區人均分出家庭廚餘垃圾量0.1公斤/日的目標,龍崗區寶龍街道定製了一批「10L家庭廚餘的垃圾桶」贈送給轄區居民專用於廚餘垃圾分類。
  • 上海新型家用分類垃圾桶、垃圾袋長這樣!黑色、棕色各代表啥?
    大量生活垃圾在每戶家庭的廚房裡,如何在源頭就做好幹、溼垃圾分類呢?上海新型的家用垃圾桶、垃圾袋式樣公布啦!這將有助於引導居民家庭從源頭開展幹、溼垃圾分類,切實提升源頭分類質量,實現生活垃圾準確投放。新型的家用垃圾桶、垃圾袋長什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 垃圾桶: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原標題:新修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年5月1日起實施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修訂後的《條例》明確規定,未來對於垃圾桶的設置,要區分單位辦公或者生產經營場所、住宅小區和自然村、其他公共場所三類區域。
  • 從「流浪」到「回家」——聽代表委員說說「垃圾分類線路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但「垃圾分類」為何推進難?如何讓各類垃圾各得其所、各回各「家」?這些疑問,成為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知道垃圾分類對環保有好處,可看到垃圾桶裡別人(扔的東西)都沒分類,(各種垃圾)不還是混在一起?」小區居民李女士說。  垃圾回收後的處理,也同樣「簡單粗暴」。瀋陽市一家環衛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不管是不是可回收利用垃圾,還是廚餘垃圾,最後都是統一裝車,在垃圾填埋場『會和』。」
  • 上海小區智能垃圾桶實現乾濕垃圾分類
    6月19日,上海又一個小區啟動智能垃圾分類箱試點,該智能垃圾桶分為溼垃圾,幹垃圾,幹垃圾桶為兩分類,溼垃圾桶為四分類,且乾濕垃圾桶上分別明確標註投遞垃圾的類型,居民根據垃圾桶上的分類小圖標,可準確的投遞垃圾。
  • 北京家用垃圾分類桶銷量倍增,還有市民自製分類垃圾桶
    垃圾分類催生了家用垃圾分類桶的熱賣。記者探訪多家商超及電商平臺發現,各式家用分類垃圾桶銷量倍增,其中帶有分類標識的垃圾桶最受歡迎。還有不少市民選擇購買多色垃圾袋,自製分類垃圾桶。有的是單個的垃圾桶,上面標有「廚餘垃圾」「可回收物」等字樣,顏色上也有所區分;有的是一體式垃圾分類桶,一個大桶分成兩個部分,一邊是「廚餘垃圾」,一邊是「其他垃圾」。記者注意到,分類垃圾桶的價格比普通垃圾桶偏高,價格從70元到150元不等。「雖然分類垃圾桶稍微貴一些,但不少人為了做好垃圾分類還是會選擇購買。這款腳踩式分類垃圾桶,可以拆卸、容量大,賣得最好,剛上架兩天,就只剩兩個了。」
  • 兩個舊垃圾桶拼出酷炫「垃圾分類車」
    穿著花襯衫、配著小背心、挎著小背包,傅建強不僅穿著潮,推著自製的垃圾分類車,打掃起衛生來也是一絲不苟。「他推著掃地的垃圾分類車就是他純手工自製的!牛啊!」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熱愛工作全手工自製「垃圾分類車」傅建強今年58歲,去年開始在市民之家從事保潔工作,負責維護整個市民之家外圍的衛生環境。每天早上6點多他就推著一輛綠色的「垃圾分類車」開始忙碌了。
  • 垃圾分類,你希望的智能垃圾桶應該是什麼樣的?
    前段時間,小區裡開始宣傳垃圾分類,大致是要求把垃圾分好,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裡,於是乎我開始犯愁,這可怎麼分,我做飯的時候一般都會產生兩種垃圾,蔬菜殘餘,例如土豆皮、爛菜葉;外包裝,最常見的是保鮮膜、塑膠袋;塑膠袋上面有時也會沾上其他垃圾,我到底是該把它當成可回收垃圾還是廚餘垃圾,萬般無奈之下,我發現了小區裡的垃圾桶多了很多的其他垃圾,好吧,也只能這樣了。
  • 新型分類垃圾桶亮相街頭 助力我縣垃圾分類工作開展
    近日,瀘溪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我縣株洲路、朝陽路、319國道等路段安裝了一批「紅藍黑綠」四色的新型分類垃圾桶,該批顏色各異的垃圾桶瞬間成為街頭一道靚麗的新風景。該批垃圾桶有著黑色大氣的整體結構,紅黑藍綠四色桶身並列整齊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