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古老的中國諺語是:「戰而必亡,忘戰則危」。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提醒人們隨時為戰爭作好準備。這一點世界各國自然也都知道,因此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軍事力量。軍事的根本在於軍隊,所以軍隊建設當然會被看作是國家的大事,軍隊的招募也是各個國家比較重視的一環。透過社會徵兵以確保軍隊的作戰能力,讓軍隊可以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軍隊。
按照不同的國情,各國都有各自的徵兵要求,在所有國家中,印度的徵兵選拔是非常有趣的,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印度的徵兵現場有些人看起來真的很尷尬啊,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印度的徵兵現場,到底是怎麼回事。印度是一個受宗教影響很大的國家,國內以印度教為主,有嚴格的種姓制度,低種姓的人社會地位極低,包括在印度軍隊中,底層士兵大多都是低種姓的印度人,即使進入印度軍隊,他們也會被種姓制度所限制,永遠留在軍隊的底層。
其軍隊建制更為誇張,與其他國家的軍隊相比,印度有相同規模的軍隊數量。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印度每年都要招募大量的士兵,但是印度每一次徵兵都會有很多人報名參軍,而這些人正是印度的窮人。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印度貧富差距很大,擁有亞洲最大的平民區,13億人口中,一億是非常富有的,甚至比中美富人還富有。但其餘的人大多窮困潦倒,許多人甚至吃不飽飯,所以為了生存而選擇參軍。那些骨瘦如柴的貧民在徵兵現場,為了顯得強壯一點,為了挺起胸膛,為了擠壓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肌肉,為了能夠應徵入伍,他們會使看到他們的人尷尬地說不出話來。
徵募印度士兵的現場十分激烈,為了通過選舉,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哪種作弊方法都能想出,遠不及印度考試作弊的激烈程度。它們真的只想混吃一頓。當印度徵兵時,所有的人都穿著短褲,然後有人會仔細地檢查他們的身體,在大型的運動場上,成千上萬的人排隊等著自己通過測試,這個過程非常「古老」,根本不像21世紀的國家徵兵。
這類現象在印度雖然很有意思,但在這一有趣的背後,更多的是印度人民為了生活而表現出的無奈,這些底層民眾想要過上好日子,卻因為各種腐朽的制度和宗教等的限制而無法做到。由此也可以看出,印度種姓制度對印度的發展是有阻礙的,如果印度想要成為真正的大國,種姓制度必然會被廢除,而要想取消這種制度,就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就像「書本上和汽車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