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拉方形便便的世界難題,被一群「不務正業」的科學家解開了

2020-08-28 劉博士談教育

澳大利亞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大陸,生活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如勇猛的袋鼠、呆萌的考拉,不過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叫著袋熊,因為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唯一一種拉方形便便的動物。


什麼是袋熊?是袋鼠和熊的後代嗎?

袋熊(Wombat)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有袋類哺乳動物,它並不是袋鼠和熊的後代,相反,袋熊和袋鼠和熊都沒有關係。袋熊之所以起名叫著袋熊是因為它也有育兒袋,並且外形看起來像熊。

成年的袋熊體長能夠達到1米,體重在20-35公斤左右,壽命是15歲左右。從這個數據來看,只能算是迷你版的熊。不過不要被它可愛的外表欺騙了,袋熊雖然是食草性動物,但是具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和攻擊性,它可以用它有力的小短腿或者堅硬的牙齒攻擊人類,所以在野外遇到袋熊時千萬不要上去擼。動物園裡人工餵養的袋熊性情可能會稍微溫順一點,不過依然要小心,否則很有可能像下面圖中這位大哥一樣受到猛烈地攻擊。


袋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袋熊的育兒袋開口是朝屁股的方向,這與一般的有袋動物如袋鼠之類的,育兒袋開口朝頭的方向是不一樣的,大自然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袋熊在挖洞的時候把泥沙裝到育兒袋裡。


袋熊目前數量已經不多了,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州都屬於保護動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南威爾斯等地的自然保護區中。

為什麼袋熊要拉方形的便便?

常見的動物便便有為三種形狀:一種是像羊屎蛋子那樣的圓形顆粒,一種是像牛糞那樣不成型的大便,還有一種就是像狗屎那樣長條形的大便。但是袋熊不走尋常路,拉的便便是方形的。


來源:David L. Hu

自然界是最注重效率的,前面三種便便都是高效的,所以世界上絕大部分動物拉的便便都是屬於前面三種。要拉出方形的便便,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也需要額外消耗能量。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袋熊要花額外能量拉出方形的便便呢?


來源:國家地理

南澳大利亞袋熊協會會長Peter Clements總結現有的解釋指出,袋熊拉方形便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當地乾燥氣候,袋熊必須要充分利用食物中的每一滴水,所以它們會充分吸收食物中的水分,然後以方形糞便的形式排除殘餘。
  2. 袋熊拉方形便便的主要原因是其擁有與眾不同的消化道,所以他們會拉方形的便便。


來源: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 http://bjornfree.com/galleries.html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上面這兩種解釋都站不住腳,因為第一個原因解釋不了為什麼同樣環境下的其它動物不拉方形的便便,第二個原因則是轉移問題,把為什麼袋熊會拉方形便便的問題換成了為什麼袋熊會有與眾不同的消化道的問題,並沒有提供實質的解釋。


目前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袋熊會用便便來標記其領地和吸引異性。由於袋熊的視力比較差,主要靠便便的氣味來發揮作用,因此袋熊會儘量把它的便便拉到石頭、木頭、小土坡等比較高的地方,這些地方那些圓形的便便就很容易滾到低處。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可以猜測以前袋熊跟其他動物一樣,也是拉圓形的便便,用來標記領地,結果突然有一隻基因突變的袋熊會拉方形的便便,它無疑會在標記領地方面佔據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它的基因便有更大的機率傳遞給後代,日積月累,到現在所有的袋熊都拉方形的便便。


上面只是解釋了袋熊為什麼會拉方形的便便,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是這些解釋是早就存在的。另外一個難題就是袋熊是怎麼拉出方形便便的?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有來自喬治亞理工的幾位科學家揭開答案。

袋熊是怎麼拉出方形便便的?

自然界幾乎不存在天然方形的東西,如動物、植物、石頭、山川等等,大多數方形的東西都是人造的,比如磚頭、柱子等等。人們製造方形物體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軟的東西倒入方形模具使其硬化,如磚頭、方形水泥柱等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另一種把硬的東西刻成方形的,如把圓形的木頭弄成木方就是採取這樣的方式。

原鑽

因此,袋熊怎麼拉出方形的便便就是一個難解之謎?因為它並沒有模具,也不是把便便拉出來之後再將便便切成方形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2018年,來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臺灣等地區的科學家在喬治亞理工David L. Hu教授的帶領下,終於對這個世界難題有了初步的答案。

他們通過對比研究豬和袋熊的大腸的伸張特性,發現袋熊的大腸的伸張特性與豬的伸張特性有明顯的不同。

對於豬的大腸來說,朝各種方向伸張的特性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說大腸的各個方向給食物殘渣施加的壓力在各個方向是相同的。就像圓形的氣球一樣,一旦你給氣球充氣,這些氣球會朝各個方向均勻地膨脹。所以豬拉出來的便便是長條形的。

而對於袋熊的大腸來說,就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尤其是在接近肛門處的0.5米左右長度的大腸,科學家們發現袋熊的這一小段大腸的伸張特性並不是各向同性的,而是有兩個溝壑狀的凹槽,在這個凹槽中腸壁的伸張力與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就像心形氣球一樣,由於氣球壁各個方向厚薄不一一樣,在往氣球中充氣的時候,氣球就會變成心型,而不是圓形。同樣的,袋熊大腸中兩個溝壑狀的凹槽使得食物殘渣受力不均勻,某些方向受力大一些,某些地方受力小一些,就使得袋熊大腸中的食物殘渣變成方向的長條形,而不是圓形的長條形,再經過肛門的剪切作用,最後就產生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方形便便。

這一項研究一經報導,就引起了多方媒體的關注,也給科學家們帶來了相當大的榮譽,他們獲得了2019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在給世界貢獻科研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歡笑。


就像本項研究的主要參與者,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後Patricia J. Yang在接受《國家地理》採訪時說的一樣:

Cubes, Yang says, are very rare in nature. 「We currently have only two methods to manufacture cubes,」 she said, explaining that humans either mold cubes from soft materials, or cut them from harder objects. 「Wombats have a third way.」

翻譯成中文就是:立方體在自然界中是很少見的,人類目前有兩種方法來製造立方體,一種是利用模具和軟材料,一種是從硬的東西中切割出來,而袋熊提供了第三種製造立方體的方法。

這對於以後的工程製造也都會有幫助,因為人類的很多工具,如飛機等都是通過模仿生物來進行的,通過模仿袋熊製造方形便便的方式,人們有可能會尋找到一種更高效地製造立方體的方法。

這群「不務正業」的科學家其實真正享受了科研的樂趣

事實上,這並不是這群來自喬治亞理工的科學家們第一次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了,這個團隊因為研究所有哺乳動物撒尿的時間不會因為動物的體型不同而不同獲得了2015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還包括為什麼蚊子不會被雨滴拍死等等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但是又沒有人思考的有趣的問題。


David L. Hu

科研其實就應該這樣,通過日常生活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然後通過研究發現這些有趣的問題的答案,然後尋找這個答案是否有可能在相應的領域得到應用。而不是因為做這項研究可以發表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然後生搬硬套給這項研究找一個研究意義,發表完論文之後就完全把這項研究拋棄了,開始去追尋新的熱點,發表新的高影響因子的論文。

Patricia J. Yang

上圖是項目的主要執行者Patricia J. Yang參加搞笑諾貝爾獎的照片,真是印證了網上流行的那麼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希望這位姑娘和這個團隊能夠在他們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好。


相關焦點

  • 法媒:科學家發現愛吃塑料的毛毛蟲 或解開汙染難題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法媒稱,科學家24日發布報告稱,一種養殖出來作魚餌的飛蛾幼蟲愛吃特別難降解的塑料,讓人寄希望於這種生物能幫助解決全球塑膠袋汙染難題。這種飛蛾幼蟲生長在蜂群中,以蜂蠟為食,科學家認為其消化過程或許類似於分解聚乙烯。
  • 中國15歲女科學家,解世界性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卡萊爾 每一個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穿著潔白的白大褂在實驗室裡忙碌,然後拿出震驚全世界的產品。 我國也在盡力的宣傳科學,宣傳科學家,比如錢學森,鄧稼先等這些為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就一遍又一遍的出現在各種書本電影和電視當中,這對引領全國的輿論風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海鳥經濟學:海鳥便便值千金
    有人賺錢靠工廠,有人賺錢靠股票,當然,一定有人靠一些你想不到的東西賺錢,比方說:海鳥便便。在一般人眼裡,海鳥便便是髒東西;在行家眼裡,海鳥便便可是一張又一張的鈔票。最近,有一群科學家為了要呼籲大眾關注保育海鳥的重要性,用盡各種方式估算出海鳥便便的「價值」,讓人們清楚看見海鳥之於人的重要性。海鳥便便原來是肥料在農夫眼中,海鳥形成的「海鳥糞」富含氮、磷等元素,是一種非常好用的肥料,因此孕育出一個買賣海鳥糞的市場。鳥便便富含大量的氮、磷,可以作為肥料使用。
  • 佛羅裡達的蜥蜴打破世界便便紀錄,約佔身體80%,死於便秘
    一開始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隻正在懷孕的蜥蜴,當仔細檢查後發現,腹部裡一大坨東西並不是它的卵,可能是它的便便。最重要的是,這一團東西的重量幾乎佔了其體重的80%,身體和糞便的比例打破了世界紀錄。貪婪導致這隻蜥蜴被便便
  • 看完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袋熊便便是方的了
    雖然獎品看起來很寒酸,但入圍的,可都是一群科學家「正兒八經」的研究成果,獲獎的科學家還被諾貝爾獎獲得者親自頒發獎品。 物理學獎:袋熊便便為啥是方的?
  • 河南快遞小哥一朝成名,解開世界性數學難題後,生活改變了嗎?
    我很喜歡美國演員Matt Damon主演的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年輕清潔工因為意外的解答了數學難題而從此改變人生的故事。
  • 神奇的澳洲生物,求偶靠便便,而且便便的形狀還很「奇葩」
    引讀:神奇的澳洲生物,求偶靠便便,而且便便的形狀還很「奇葩」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神奇的事物等待著我們人類去發掘,比如千奇百怪的植物世界,光怪陸離的動物王國,畢竟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那麼在這大千世界當中,有誰見過依靠六面體便便來求偶的生物呢?
  • 研究人員意外吸入企鵝便便裡的笑氣,結果吸嗨了
    如果你要去研究企鵝,你可能得注意一件事兒:它們的便便會產生笑氣,小心別吸嗨了。別不在意,這事可是真實發生在了一群科學家身上。位於丹麥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最近正在研究冰川退縮和企鵝數量激增對南喬治亞島溫室氣體水平的影響。
  • 科學家發現鸚鵡大腦奧秘 解開其「說話」之謎
    這一有趣的謎團似乎終於將要被解開。據《印度時報》 6月25日報導,一支由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員帶領的國際科研小組發現了鸚鵡大腦的與眾不同。這項發現也許可以解釋鸚鵡對聲音和言語的空前模仿能力。埃裡希•賈維斯(Erich Jarvis)是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的副教授,也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 英科學家稱解開喜馬拉雅雪人之謎(圖)
    英科學家稱解開喜馬拉雅雪人之謎(圖) 賽克斯教授搜集到並檢驗過的毛髮來自兩種無法確認身份的動物
  • 中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了一群羊,直接解決世界難題,西方人不得不服
    後來中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了幾千隻羊,輕鬆解決世界難題,西方人:不得不服。 發電板一般都放的比較密集,加上面積大,所以要把雜草全部清除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大家想的都是靠人工或者是靠機器,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都失敗了。況且,如果為了雜草投入太多成本,太陽能發電站低成本的優勢就沒了。
  • 世界最深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神秘異象,或存在史前生物?
    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無數科學家一直在關注海洋的最深處,但由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限制,人類根本無法到達海洋的最深處。但是,雖然人類無法接近馬裡亞納海溝,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此一無所知。比如住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的日本人,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能聽到奇怪的嗚嗚聲。
  • 中國古代四大益智玩具,折射數學智慧,西方稱是「中國的難題」!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中國古老的智力遊戲和古典益智玩具,對於提高玩具品位、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西方將它們統稱為「中國的難題」,這些難題涉及了數學中的幾何學、拓撲學、圖論、運籌學等多門學科。由此可見中國古典益智玩具對世界的巨大影響和世界對中國古典益智玩具的重視。
  • 狗狗吃自己的便便是怎麼回事 狗狗吃自己的便便的原因是什麼
    新手鏟屎官在第一次養狗狗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的難題,狗狗拉肚子呀,挑食呀等等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就是狗狗喜歡吃自己的便便。所有狗狗都喜歡舔鏟屎官,如果不及時調整就很可怕了。大家知道狗狗吃自己的便便是怎麼回事嗎?一起來看看吧。
  • 南極848米下,科學家發現「龐然大物」,或是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
    因為這兒人煙稀少,給了大家一種很神秘的覺得,因而就吸引住了許多 科學家和冒險前去挑戰,要想解開這層神秘的面具。南極被稱作是第七大陸,與北極圈並稱,同是極地地區,不但是人們發覺最遲的一處內地,另外也是地球上唯一一處沒有人們居住的內地。南極這片內地的佔地面積為1390平方公裡,其總面積是坐落於全球各洲的第五位,因為氣侯嚴寒,這片內地進眼全是皚皚白雪的情景,被一片片的風雪所遮蓋。
  • 研究袋熊方形便便的科學家:好奇心持續旺盛指南
    PUP讀者來信您好, 胡教授,聆聽了您的演講關於「浪費科學家」的故事,我很有感觸。我的住所地處紐約市區半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是個老牌好學區,交通便利,為此吸引了大批華人移民在此安家落戶。每個科學家有不同的推動力,有些人喜歡研究被應用後的成就感,但是這不能給我帶來什麼成就感。你要找到一個可以成為你孩子推動力的目標,讓他/她可以一直開心的接觸科學。我現在在進行中的一個工作是製作一個Ted-Ed的視頻。
  • 如何解開「高爾丁死結」
    如何解開「高爾丁死結」 來源:解放軍報 2010年03月18日07:07   美國作家羅吉爾·馮·奧赫在《創造學思想錄》中講了一則古代寓言:誰能解開奇異的
  • 中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世界難題就這樣被解決,西方佩服不已
    這裡是大偉帶你去旅行,大偉今天帶你走進:中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世界難題就這樣被解決,西方佩服不已。在自然界中,不同動物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責和使命,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動物有時候也能派上大用場,螞蟻雖小,力能搬山,雖然只是一句形容詞,但他們的力量卻不容小覷,一群不起眼的螞蟻卻能夠抵禦洪水來襲
  • 為什麼狗子會吃便便?這不是很噁心嗎?
    言歸正傳,通過小說描述可以看出狗子對便便的熱愛,由來已久,那麼它們為什麼要吃便便呢?數據顯示,每6隻狗狗裡就有1隻有吃便便的「惡習」,並且85%擁有「惡習」的狗子都喜歡「生產日期」較新的便便。在很早之前,我們一直認為狗子的這個惡習與飢餓有關,可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寵物狗的食物均量非常充裕,卻依舊保持著這個習慣,那麼肯定不只是因為飢餓。
  • 猛獁象:吃便便,要從娃娃抓起
    來自亞利桑那州和澳大利亞的三疊紀時期糞化石,均已被科學家觀察到不同程度的食糞痕跡:糞化石表面有彎彎曲曲的凹槽,內部有直徑幾毫米的洞穴,微小洞穴裡還填充著與糞化石不一樣的沉積顆粒。這些都是兩億多年前的無脊椎動物對糞便進行一番享受後,所遺留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