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西北油田採油二廠採油管理一區是該廠最大的一個管理區,管理著419口單井和14個計轉站,點多面廣,管理上有一定難度。
今年,在疫情和低油價的影響下,為將黨支部工作融於生產,將黨性落實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該區全體黨員發揮老一輩石油工人大幹、苦幹、實幹的精神,攻堅克難、衝鋒陷陣,凸顯了黨員「務實、創新、融合」的「硬核」使命和風尚。
出硬招,黨員爭做排頭兵
面對疫情封閉管控期間,人員不足、工作難開展的情況,該區黨支部成立了「利刃黨員突擊隊」,他們排除重重困難,出硬招,勇擔當,人人爭當排頭兵。
「一夜總算沒白熬,應急措施採取得當,5個計轉站全部恢復正常。」8月18日上午10點50分,黨員姚志鵬和楊世國眯著疲憊而腫脹的雙眼相互對視後,笑起來了。
8月17日晚上11點,該區12-4計轉站值班人員巡檢時發現3號加熱爐入口處有油滲出。為了儘可能減少損失,該區黨員姚志鵬和楊世國得知情況後,首當其衝,馬上趕往15公裡以外的12-4計轉站,連夜指揮、搶險,採取得力應急措施,經過一夜奮戰,避免了漏油事故,挽回產量損失1200多噸,保障了正常生產。
兩次疫情,兩次都堅守在崗位上的楊世國說:「黨員的先進性就體現在關鍵時刻,出現問題,我們不僅要衝上去,還要出硬招解決問題。」
疫情期間,由於白天部分施工項目無法開工,為了不耽誤生產,8月11日,黨員姚志鵬深夜前往TK7-640CX2井現場為泵車摻稀作業進行辦票,保障施工及時、安全、有效進行。
「李書記幾乎天天都要到現場去,回來晚上還要加班做黨支部工作,忙得很。」該區綜合組組長李玉龍說。
由於疫情,人員緊張。該區黨支部書記李成貴主動分擔現場施工作業開工、驗收等工作,常常忙到從井上回到管理區都過了飯點,匆匆地去食堂隨便吃點,又開始工作。
李成貴說:「黨員意味著責任和奉獻,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是硬核,在急難險重面前,必須爭當排頭兵,這才對得起黨員兩個字。」
創新招,黨員攻堅出實效
「原來老式盤根使用周期僅為兩天,而新式加絲盤根已累計使用28天,有效降低井口刺漏、汙染概率。」5月初,在TH121135井上,該區黨員吳登亮給現場參觀的廠區人員介紹新式盤根使用情況。
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該區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與創新創效中,依託「創新創效工作室」,組織黨員技術骨幹進行攻關,為生產解難題。讓黨員在攻堅創效中,思想在「起飛狀態」,精神在「進取狀態」、作風在「務實狀態」。
新式加絲盤根是該區主任技師、創新創效工作室負責人吳登亮今年研究出的第一個技術革新項目,此項目延長了盤根的使用壽命,解決了井口超壓刺漏等井控安全問題。
吳登亮說:「作為黨員,又是技術人員,在工作中創新招、解決生產難題,才能夠真正體現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他的感召下,今年剛剛成為預備黨員的該區技術組主任楊小偉也不甘示弱。
4月初,楊小偉發現機抽井動杆柱作業中的壓井,所產生的特車費用很高,為了既方便作業,又提高時效,還要節約成本,他一個多月時間裡,天天抽空就畫圖紙,多次跑到井上了解作業過程中的問題,徵求施工人員建議,請教吳登亮,共同探討,對接意見,不斷修改圖紙,核對尺寸,終於攻克出「帶壓起下杆柱作業雙封防噴管」。
此防噴裝置不僅節約成本,而且提高生產實效,在機抽井更換光杆、調整短節、碰泵等起下管柱的作業中,免去壓井環節,實現帶壓作業,極大降低了井筒內井噴或溢流的風險。每口井節約泵車、水車費用0.75萬元,提高時效4.5小時。
就這樣,該區晉偉強、杜林輝等黨員骨幹們紛紛加入攻堅中來。他們研究出「抽油機井超壓停機保護裝置」在採油二廠TK7-619CH等8口井推廣應用,解決了油水井易抽噴、易超壓刺漏問題,創效78萬元;他們利用廢舊泵維修組裝成一臺螺旋杆泵在TH12195井代替倒油車,僅用13天時間,解決了井口生產費用高的難題,每月節約倒油車費用11.7萬元左右;他們巧用三柱塞增壓泵,解決了TH121144井口輸油難的「瓶頸」,同時達到了節能降耗降成本的目的。
一個個新招接連不斷,一個個生產難題迎刃而解。截至目前,該區黨員帶頭進行技術革新、降本增效等創新創效項目共9項,年創效700多萬。
該廠採油管理一區黨支部副書記杜林輝說:「黨員在創新創效活動中積極出金點子,起到了先鋒引領作用,更取得了實效。」
三融合,和諧共進助生產
為了全力完成原油產量目標任務,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引領表率作用,該區黨支部採取「黨員融入群眾、機關融入基層、甲方融入乙方」三融合的方式,互融共促。
該區黨支部將15名黨員骨幹組成「業務下沉」工作組,深入一線,到生產現場輪流值班。
今年5月19日,該區高壓採氣井TH12233井順利投產後,為保證穩定生產,該區「利刃黨員突擊隊」全體成員主動要求加入夜間值班隊伍中去,深入該井與承包商基層工作人員一起工作、吃飯,24小時蹲點,輪流值班。
「燃氣鍋爐溫控不正常,出現凝管現象。」5月21日,黨員吳登亮在高壓採氣井TH12233井上值班檢查時發現問題。
為了及時解決問題,他快速與綠環公司天然氣處理站聯繫。該公司主任鄧毅宏是一名非常有經驗的高級電工、高級儀表工程師,他得知情況後連夜趕到井場查看問題,發現是燃氣鍋爐程序控制器出現了問題,內行鄧毅宏不到十分鐘就維修好,鍋爐恢復正常。
「多虧綠環公司的鄧師傅給力!」吳登亮感謝又佩服地說。
「大家都是為工作,相互支持應該的。」鄧毅宏說。
在這樣互幫互促的良好氛圍下,黨員骨幹們還參加各項目部及班組安全檢查、專項培訓、隱患治理、應急演練等工作,互幫共助,圍繞風險辨識、安全培訓、隱患治理等11項重點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開展專項培訓200多人次,幫助基層解決各類難題12項,有效引導並維護了生產平穩運行。(張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