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缺鐵平均患病率為37.9%,部分周邊地區高達50%以上。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每一項發育都離不開關鍵營養素,其中血紅蛋白的合成完全依賴於鐵元素,一旦缺乏,氧氣的存儲及運輸就會就會受到限制,進而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兒童缺鐵的危害
1、影響大腦發育
幼兒缺鐵嚴重可改變腦結構、神經遞質功能,及神經代謝的正常運轉,從而影響其認知、運動、情緒等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出現部分功能障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智力低下。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數據顯示,缺鐵兒童的智商較正常兒童平均低9%。
2、降低免疫力
會導致細胞免疫和白細胞吞噬力的減退,進而引起免疫機能的下降,導致免疫力變差,尤其是易患呼吸道等方面的健康問題。
3、影響體格發育
專家表示,缺鐵的孩子大多患貧血,易導致夜醒頻繁,深度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導致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等發育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受限。
數據資料顯示,貧血的孩子往往比正常同齡孩子矮2-10cm。
兒童缺鐵的信號
1、臉色蒼白、指甲變白:主要由貧血所致,導致體內氣血不足。
2、食欲不振,偏食、厭食:主要是由於消化功能減退,導致出現腸胃健康問題所致。
3、煩躁不安,睡覺不踏實:主要是因為缺鐵會導致體內激素紊亂,進而引發情緒出現過度起伏所致。
4、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缺鐵導致體內血氧含量不足,大腦供血跟不上,進而神疲所致。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頭暈貧血,這是身體缺鐵的晚期表現。
PS:人體缺鐵其實是分三個時間段的:
第一階段:體內儲存的鐵元素減少,但血紅蛋白依舊是正常水平;
第二階段:血紅蛋白依舊正常,但血清中所含的鐵元素減少,影響紅細胞生成;
第三階段:體內的鐵元素銳減,即將消失殆盡,且血紅蛋白也有下降的趨勢,貧血頭暈的現象也會隨之而來。
由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有貧血現象時,往往暗示著他們身體缺鐵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為了提前預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血常規篩查。
而血紅蛋白的數量,就是判斷其是否缺鐵的重要指標,其中:
兒童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10-160g/L;嬰兒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10-150g/L;新生兒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70-200g/L;
除新生兒之外,血紅蛋白值為90-110g/L為輕度貧血;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而一旦低於30g/L則為極重度貧血。
聰明媽媽僅用三招就能科學補鐵
1、正常食補
通常,只要注重日常的飲食,通過食補就可以完全滿足日常鐵需求,主要可從三個階段下手。
孕期:孕媽孕期要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避免出現孕期貧血,保障鐵含量富足,幫助寶寶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做好鐵存儲(4個月以內的寶寶體內鐵元素全從媽媽肚子裡帶出來的)。0-6月齡:母乳餵養的寶寶可通過乳汁來補充鐵元素,孕媽媽要多吃含鐵的食物;而吃配方奶粉的寶寶,可以選擇含鐵量高的奶粉飲用。半歲及以上:此時單純靠母乳或奶粉已經無法滿足鐵需求,需要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2、高鐵食補
當寶寶已經輕度貧血之後,日常飲食已經無法滿足供給,此時需要添加高鐵類輔食,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三類食物:
肉類輔食:牛、羊、豬瘦肉,可按月齡做成泥狀、丁狀或者塊狀,建議每天吃一次;肝類輔食:豬肝、雞肝等,可根據月齡做成不同的狀態,建議一周吃1-2次,每次少量;動物血類:鴨血、豬血、雞血等,可做成湯給孩子吃,一周1-2次適宜。
3、鐵劑補充
如果孩子貧血達到了中、重程度,此時單純的強化食物已經無濟於事,需要進行額外的鐵劑補充,而在選擇上,可以參考以下標準:
首選刺激性小的鐵劑,如蛋白琥珀酸鐵、多糖鐵,甘氨酸亞鐵等;次選寶寶能接受的鐵劑,如液體劑型、低劑型鐵劑,或者果味型鐵劑。
最後,最好不要選複合型鐵劑,否則各種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會互相抑制(吸收途徑相似),進而影響最後的吸收率,反而錢花了,還達不到補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