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朋友圈,就如同這句歌詞,很是吸引人。
五光十色的朋友圈,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展露著人們酸甜苦辣鹹的五味人生。
女人愛逛朋友圈,大概如同從前愛逛街,有事沒事就看一看,轉一轉,自己也發一些。日子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
可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悠閒。那個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往往是另一種人生,她們已然成為生活的「狠角色」。
沒有歲月靜好,只能負重前行的女人。
一個人之所以不願意放手,是因為傷還不夠重。就像端著茶杯的手,如果倒得太滿,茶水都溢出來了,那個端著杯子的人,還會緊緊握著杯子嗎?
同樣的,女人如果還有人可以依靠,斷然不會把自己逼迫成為一個女漢子。
閨蜜曉娟自從離婚,就遠離了朋友圈。她說,一打開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幸福。與其讓這種無處不在幸福來對比自己的落寞,不如不看了吧。
從重度抑鬱到重返平和開朗,曉娟用了七年的時間,才勉強完成對自己的救贖。這些年,曉娟的生活被工作和帶娃兩大主題佔滿了。
白天上班,是個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幹,晚上兼職,是培訓學校裡的名牌教師,七年來,曉娟幾乎沒有怎麼休過周末。忙裡偷閒,就陪孩子看書,做作業。
至於家務活,更多的也就是讓爸爸媽媽幫著做。曉娟就像一個男人樣,把賺錢養家當成了最大的職責。她說,有時候,真羨慕別人,還可以為做家務活而叫苦。而自己,只能擠出一切時間,把每一份工作做到極致,這樣,才能讓收入穩穩的增加。
性格內斂,對夢想不懈追求的女人。
一個真正有內涵的女人,總會覺得朋友圈太過浮華和膚淺,不屑於去看一看。
朋友小敏是個詩人,常常有作品發表於國家級刊物,還不時斬獲詩歌評選的大獎。按理說,這些都可以拿來放到朋友圈,作為個人成長的見證,並不是炫耀,而只是記錄生活,可小敏卻很少這樣做。
她時常說,真正關心她的人,從來都不在朋友圈。老師、同學、朋友以及志同道合的筆友,能夠往來的,私底下其實經常有聯繫。
那幾位摯友,至今都還保持著書信聯繫。對於感性而又理性的詩人來說,書信更有溫度,也更有情懷。不同於朋友圈中的咋咋呼呼,或者花哨以及過度的美化,真實的生活,對於小敏來說,才是她最樂於接觸的。
嫁了個好人,並且能牢牢掌控婚姻的女人。
人們常說,一個人越是缺什麼,越是炫耀什麼。因此,那些美好畫面,或許並不是生活的常態,而是對於理想生活的一種憧憬。
可對於「命好」的女人來說,她們已經過上了朋友圈中的人生。
表妹蘭蘭是家族中,人人羨慕的對象,主要她嫁了個知冷知熱的好丈夫。
蘭蘭中專畢業後,在一家外資企業從事會計工作。初來乍到,難免犯錯,好在她的主管是個開明的人,經常指點幫助。一來二去,兩個人由工作上的夥伴,變成了戀人,最後結為夫妻。
丈夫很能幹,很快升職了。蘭蘭的工作由此前的會計崗位,調整到了其他部門,不用加那麼多班,輕鬆了不少。
經過十多年的打拼,蘭蘭和丈夫開了公司,蘭蘭成為了全職太太,在家帶兩個小孩,空閒時間,就去做瑜伽,學習插花,把日子過得溫馨又精緻。
而丈夫和公公婆婆都把蘭蘭當成「寶貝」,很是疼愛她,都說她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因此,蘭蘭的時間總是被當下的幸福滿滿地佔據著,哪裡還顧得上朋友圈呢。
不在乎朋友圈的精彩,踏實過生活的女人。
煙火人生,更多的是要接地氣。
朋友圈中的很多段子,都是在一種想像中的美好。對於有能力實現的人來說,能夠激發他們的前進動力,可對於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的來說,那只是一種刺眼的存在。
你我皆平凡,平凡的人生,沒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沒有那麼多無病呻吟的憂愁。
春衣秋褲,一日三餐,每一天面對的,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讓一家人吃飽穿暖,心情美美的,這才是需要花心思去琢磨的重要問題。
人生路上,誰不能迷茫,誰不曾糊塗,但那就是我們青春啊。
當人生來到了中年,關注的重點,也悄然發生改變,關注自我,關注當下,成為主流。
當然,發不發朋友圈,其實只是一種個人愛好,並沒有那麼多意義需要需要解讀。
有的人,或許只是單純地懶,不願發而已。有的人,只是把朋友圈當作排遣煩悶心情的一個出口。
但那些能夠堅持做自己,絲毫不受朋友圈影響的人,的的確確是生活的狠角色,他們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