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用包被裹孩子,為啥醫生一裹娃就不哭,新手媽媽快來學

2021-01-09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的降生會帶給全家喜悅的心情,但是除了新生兒到來的興奮,隨之而來的還有對於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寶寶剛生下來,多半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所以睡覺環境就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新生兒要用包被裹住小身體,因為孩子剛來到這個新鮮的世界,需要一個溫暖的環境找到安全感。所以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孩子,醫生用包被裹住就會獲得安全感,停止哭泣,但是這招新手爸媽用效果卻不太好。

為什麼同樣是用被子包裹孩子,醫生包裹娃不哭?原因是家長們沒有掌握方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寶寶感到不舒服,自然不會停止哭泣。那麼到底如何包裹寶寶呢,新手媽媽們快學起來吧。

常見的包被分為三種:外包被、內包被以及襁褓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同包被的使用場景以及具體打法。

一、外包被

外包被一般適用於外出的時候,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以免感冒著涼。

具體步驟如下:

①一般選用四邊形的包布,首先把包布平鋪,對角線面向自己,將寶寶放到中間位置,在上邊的三角位置要露出;

②按照右、下、左的順序,依次將正方形的另外三個角折起來,一個角蓋住另一個角,最後多餘的部分壓在孩子的身子下,形成層次,將寶寶像蠶蛹一樣包裹起來;

③需要注意的是,下邊的角向上折的時候,不要折得太緊,給寶寶的腳部留一些活動的空間;

④將寶寶抱起,頭部預留的部分要可以蓋住頭部,這樣出門時可以避免陽光照,抱的時候注意不要捂住寶寶口鼻。

二、內包被

內包被一般用於室內,不用打得過緊。室內溫度不會太冷,所以一般使用棉質或者紗質料子的包被都紗不錯的選擇。因為內包被的使用環境是在室內,所以具體打法與外包被有一些不同。

①將包被上邊的角反折過來;

②將寶寶放至包被上,肩部與上角摺痕平行;

③將右側包被輕輕包裹寶寶身體,長的部分可以壓在寶寶的身下;

④將下方的一角向上翻折,蓋在身上。

⑤最後將左側的一角折過來,包裹住身體,多餘的部分壓在寶寶身下;

三、襁褓包

襁褓包一般適用於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寶寶身體還未發育完全,對於外界一切都很敏感,嚴重還會受到驚嚇,處於安全感較低的狀態。襁褓的打法相較於前兩種,更加貼合寶寶的身體,也不會過於緊。材質選擇棉質為宜,最好不要太厚,以免身上長疹子。襁褓包的具體打法基本與外包相同,可以進行參照。不過襁褓包的打法要注意一點,需要比外包被包得稍微緊一些,但包裹住寶寶即可,不要過緊,避免造成強烈的壓迫感。

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使用的包被打法都不太一樣,家長要細心,認真學習並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掌握了包孩子的正確方法,能讓寶寶有更好的體驗,舒適開心地度過在襁褓裡的嬰兒時期。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必學,7招正確哺乳姿勢,寶寶吃得快,媽媽還不疼
    01產後寶媽被喝奶寶寶咬到「痛不欲生」,不懂感恩的寶寶到底是什麼原因朋友劉憐最近剛升級成為孩子的媽媽,由於在孕前她有做過功課,知道母乳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劉憐決定餵孩子母乳,給孩子最好的營養,才能讓他茁壯成長。
  • 新生兒為啥用抱被?三個普通棉被替代不了的好處,新手爸媽要知道
    導讀:新生兒代謝快,容易熱,不宜被緊緊包裹?抱被的三個好處要知道到了孕晚期,孕婦都會不約而同的準備待產包,寶寶衣服、被褥、奶瓶、奶粉、尿不溼……這個時間一般是孕七八個月,孕婦肚子不是特別大,活動比較靈活,準備起來更方便,而且還能清洗消毒,有充足的時間迎接寶寶的出生。每個孕婦的待產包都大同小異,只是對於「抱被」的選擇,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見。
  • 史上最全待產包清單來了,新手媽媽必看
    為了在臨產時不慌亂,寶爸在爸媽生產後可以安心陪伴身邊而不用臨時跑斷腿,一般從懷孕7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在慢慢準備包括媽媽用品、寶寶用品,下面來一一羅列清單,希望能夠給各位新手爸媽幫助。寶爸寶媽們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本著多多益善,絕不浪費原則進行刪減性購買。
  • 寶寶出生後對著媽媽笑,醫生一巴掌將孩子打哭,婆婆卻還連連道謝
    寶寶出生後對著媽媽笑,醫生一巴掌將孩子打哭,婆婆卻還連連道謝如今年輕一代的父母大多都是90後,在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都是新手,雖然內心寵愛孩子,但也會因為經驗的不足而出現誤會。李麗是一名90後寶媽,在懷孕的時候就非常注意,吃穿用度都嚴格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平時特別喜歡吃辣的她,為了孩子不沾一點辣,可以說孩子在她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懷孕的日子過起來非常快,眼看就到了分娩的這天,李麗在產房卯足了勁兒,而醫生們為了迎接孩子的到來也拼盡全力,過了幾個小時,孩子終於健康地出生了。
  • 孩子一哭泣就「堵奶嘴」?你真的太不了解小寶寶,新手媽媽看過來
    當可愛的寶寶第一次降臨到人世間時,作為新手父母們既興奮又緊張,緊張的是有很多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像遇到孩子哭泣不止,新手爸媽們就只會採取餵奶來安撫寶寶的情緒。孩子一哭泣奶嘴就登場,可是有的時候寶寶哭泣並不代表是要吃奶了,新手爸媽要了解。一哭泣就「堵奶嘴」?
  • 新生兒怕被醫生「打」,先動手把自己掐哭,網友:是個狠人!
    而這兩種新生兒對比起來醫生更喜歡前者,並會把不哭的新生兒「打哭」,這並不是醫生狠心而是有很多好處,關係著寶寶的安全。 出生後小嬰兒會轉變成用肺呼吸,此時哭出聲會將肺部和呼吸道內的羊水擠出來,保證他呼吸順暢。 2)哭出來說明新生兒的肺部「開機」了 胎兒時期不需要用肺呼吸,肺就像是「深睡狀態」一樣,但是離開了子宮、脫離臍帶寶寶就要正式開始呼吸。
  • 抱著就笑放下就哭,小寶寶為啥總愛被抱著走來走去?原因有這幾點
    小芳的寶寶三個月了,長得白白胖胖,小脖子也挺得直直的,用小芳的話說,孩子精神頭十足。於是媽媽抱累了換爸爸抱,爸爸累了換奶奶抱…… 一家人都覺得奇怪,心想著是不是之前太過喜歡寶寶,總抱著給慣壞了,可又不捨得讓孩子哭,於是只能輪流抱著,全家人累的腰酸背痛。 小寶寶為啥總愛被父母抱著走來走去?
  • 孩子學舞蹈是好事,但醫生建議:這類孩子天生不適合跳舞
    特長班在現在的孩子生活中似乎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家長們眼中看來,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不學點東西將來怎麼讓別人欣賞你,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我家的孩子也不能少,不過這裡奉勸家長們,如果你真的是這麼想的,那就錯了,如果你家中存在這3類孩子還是儘早放棄吧!
  • 巴西女娃出生後「擺臭臉」火遍全網,網友調侃:又有新表情包了!
    這個小女娃十分倔強,醫生想讓她哭,她愣是瞪著醫生不哭,直到醫生剪斷她的臍帶,才哭了出來。 為什麼孩子會哭著來到媽媽身邊?背後的原因是這個,漲知識了!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出生之後不哭,醫生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大聲哭,並且會根據孩子的哭聲和狀態,來辨別孩子的呼吸系統是否健康。
  • 孩子這三個階段難帶,家長很難熬,新手爸媽要提前了解哦
    雖然說寶寶吃飽了就睡,醒了就吃,但是這個時間段的寶寶睡眠不規律,很容易驚醒,也餓得快,一般2-3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所以哺乳期的寶媽們都要24小時隨時待命。晚上就算自己很困很累,寶寶哭了鬧了還是要爬起來餵奶,睡眠嚴重不足!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對付「落地醒」的寶寶,媽媽要學這四招來催眠
    1、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剛出生兩個月的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是非常嚴重的。在書籍《寶寶這一年》裡就有說道,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待了10個月,出生後突然環境轉變,對外界是恐懼的,此時能平復他恐懼心理的就是熟悉的事物,比如媽媽的懷抱,味道和聲音等。所以突然離開媽媽的懷抱,感受不到媽媽的味道,寶寶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睡覺也不踏實。
  • 6歲兒子把媽媽的包藏了起來,媽媽急哭了
    原來,上午媽媽出去辦事的時候,兒子獨自在家,發現了一個空紙箱子。小傢伙突發奇想,用剪子在紙箱子上剪了兩個洞,把自己扮成了機器人。媽媽回家的時候,兒子正頭戴紙箱子,模仿著機器人在床上蹦來蹦去,床上、地上到處都是紙箱子裡掉落的泡沫碎屑。媽媽讓兒子不要再這樣玩,兒子不聽,依然故我,媽媽生氣了,一把搶過紙箱子,就給扔到了門外。
  • 金華一媽媽自學翻包皮術 差點弄壞了兒子命根
    有一個好學的媽媽,有時候也會讓孩子哭笑不得!上周五,東陽一位媽媽自己在網上學來上翻包皮術,給兒子現學現用翻包皮,結果硬生生把兒子的龜頭卡住……最終,東陽市人民醫院急診醫生利用手法復位,總算沒釀成悲劇。媽媽自學翻包皮術,卡住兒子龜頭所謂包皮,就是指包在生殖器外面的那層皮膚。包皮把生殖器官頭全部包住,無法上翻,便稱為「包莖」,如果能夠向上翻起,但不能使生殖器官頭露出的,便稱為「包皮過長」。東陽一位媽媽發現自己兒子包皮過長,自己在網上學了幾招,用在兒子身上,結果差點害斷兒子命根。
  • 冬季待產包這樣準備,又省錢又實用,快來查漏補缺!
    準備待產包應該是孕期最幸福的一件事了,看到一件件小寶寶的物品被搬回家,那種即將為人父母的喜悅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入院待產包,我會根據我個人的情況,詳細的解說什麼能用上,什麼沒用上,以及為什麼,姑娘們來參考一下吧。
  • 網上包回收模式養雞為啥讓你雞財兩空?都是套路,養雞新手好好看看吧
    最近好多已經養雞或準備養雞的朋友一直問我,那個網上「包建雞舍、包飼料、包疫苗、包技術員、包回收」等等到底是不是真的呀?可能還沒有包完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包不到的!如果天上真能掉餡餅的話,我真的要在心裡竊喜一下,養雞真好!這些人專門針對養雞新手,為啥?因為你們不懂嘛,不知道水有多深啊!
  • 「大夫,救救我孩子」,醫生檢查後哭笑不得,寶媽怕不是來搞笑的
    母親看到孩子喝奶臉突然變紅,立馬帶著他去醫院文靜是一個新手母親,因為第1次當媽媽,所以並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每當看到孩子有些小問題時就會倍感緊張。有一天,她一如既往的給孩子餵奶,因為寶寶比較乖,所以平常喝奶都是不哭不鬧的,可這次不知道為什麼,餵奶的時候竟然在懷裡哭鬧不止,小臉也憋得紅彤彤的,讓文靜非常擔心,害怕孩子出現意外,就立馬帶著他去了醫院。
  • 孩子害怕打針,看到醫生就哭,家長該如何引導?
    有個寶媽,老公是疾控中心的,有一次孩子爸爸穿白大褂去幼兒園檢查,沒任務一般不穿白大褂,閨女看到嚇壞了,怎麼叫她都不理,很害怕,還說我不認識你。孩子之所以對醫生這個害怕,一來是因為每次見到醫生都代表著要打針,哈子一向都比較害怕打針,二來是因為有些家長用醫生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穿衣服的時候,家長就說感冒了就有醫生來給你打針,孩子就害怕的趕緊穿上衣服了。
  • 孩子將溫度計咬碎,誤吞水銀,這位媽媽的做法,醫生連連稱讚
    只見醫護人員趕快找來一位醫生,這位寶媽說是用溫度計給孩子量口腔體溫,孩子打了個噴嚏,一不小心把溫度計給咬破了,寶媽急得都快哭了。醫生連忙詢問情況,寶媽說也不知道自己處理的對不對,看到孩子把溫度計咬破了,當時慌得趕緊拿水讓孩子漱口,想著讓孩子把嘴裡的水銀吐出來。
  • 二胎寶媽整理的待產包清單,婦產科醫生都誇讚!不花一分冤枉錢!
    懷一胎寶寶的時候,10月懷胎,8個月看別人的待產清單也逃不掉踩雷交智商稅的命運!所以二胎的時候迫不及待回來告訴大家千萬不要瞎買!我當時待產包是網上買的28件套,結果裡面20件都不好用,哭.........比如月子鞋,不好穿又滑,完全是雞肋,月子帽更坑了,就是一塊純棉布,快醜哭我了!自己買個針織帽它不香嗎???
  • 「我家寶寶來報恩的,累了就自己睡」,媽媽到處炫耀,醫生:無知
    01"我家寶寶來報恩的累了自己睡",寶媽到處炫耀,醫生:無知婷婷的寶寶已經快一歲了,孩子平時挺乖巧,但就是不怎麼愛睡剛開始婷婷還很認真地哄,但後來發現只要塞給他一個玩具就能玩半天,玩累了以後還會自己睡覺,婷婷每次就都用同樣的方法來哄孩子,在床上放很多玩具讓孩子玩,結果他玩著玩著累了就自己睡覺了。有一回婷婷帶著感冒的孩子去看醫生,在等待間隙與其他的寶媽聊起這件事,她很驕傲地炫耀:"我家寶寶來報恩的,玩累了就自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