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易筋經傳人李家駒先生說:「相對於八段錦是保健作用的動功,易筋經則側重於通過呼吸以及自身的力量來使得體內循環加速,改善內臟及身體對外界的適應。」一語道破了易筋經的相比於一般的健身操,它的實際功效不僅有保健作用,而且可以調理身體,改善身體對外界的適應力。
在前面的文章中,大家已經知道易筋經共分三級十四式是:其中第一級功法老少皆宜;第二級功法特別適合初發育之少年;而第三級功法,需要在前式練習基礎上,有一定功底之後,才方可練習。在這裡特別要說明是第三級最後一式—俯仰呼吸。練習此式時,一定要「慎重」,不可盲目。
看易筋經功法圖解,有人會說:「這個招式不就是伏地挺身嘛。」雖然此功法招式看起來與伏地挺身動作很像,但是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一、它是易筋經功法的中的最後一式,練過武術的人都知道,最後一式最神秘也最厲害。就像金庸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最後一掌「飛龍在天」最神秘也最難練。二、它不是簡單的上下使力動作,而是配合著呼吸方法,使手的著力點由掌—拳—到指的轉變。三、它一定要以前面的易筋經練習為基礎,身體調理得當後,呼吸順暢後方可練習。如果盲目的跳級練習,就會出現身體和呼吸的問題,從而達不到實際的效果。
有些易筋經練習者會把此式,戲稱為「鐵牛耕地「,就是因為此式最難。如果沒有前面的招式做鋪墊,就容易把自己練傷,從而得不償失。此式練習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全身蹬直,足趾與手掌貼地,胸俯地呼氣,撐起來吸氣。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待純熟後,呼吸沒有勉強時在下一步;第二步全身蹬直,足趾與拳頭貼地,呼吸和要領同上再行最後一步;第三步全身蹬直,足趾與指頭(可指甲朝上也可指甲片貼地)貼地,如果最後能做到大拇指貼地,為達到此式最高境界。此式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日久則功力深後,才不覺得這式難了。
此式功效(摘自秘籍):無病之人習此式,行之數月,臂力、指力、腰力不期而自至,行之年餘,則指力能摺銅錢。此式發展大胸筋、後膊筋、三角筋、兩頭筋,前後腕腿各部均有相當發展,動作宜慢。
當然,此式因為運動幅度大,需要體力多,並不適合所有愛好者,凡患肺病、心臟病,胃病者不宜練習,切記!切記!
歡迎關注與評論,留下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