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bb。
前不久,一部萬千劇迷期盼已久的美劇終於回歸,它不在的時間裡,美國變得瘋狂,仇恨被壓製成鬥爭的炮彈,裹上「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糖衣,在獲得信任與忠誠後,企圖用暴力的方式治癒傷痛。
美國人選了川普,幻想一個非政客能夠帶來新鮮空氣,而第五季的《紙牌屋》讓這種期待顯得可笑,腐敗的華盛頓DC在下木夫婦的操弄下,越來越像甕中之鱉。
在《紙牌屋》上一季結尾,遭遇競爭對手康威巨大衝擊的下木夫婦為了扭轉局勢,利用民眾對恐怖主義的恐懼,宣布對ICO開戰。這一季延續之前的劇情,康威眼看就要幹掉弗蘭克,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但畢竟還是too naive,弗蘭克這根浸潤政壇三十多年的老油條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秉持著「we never lose」(我們從來不輸)的信條,他威逼利誘州長以空襲之名關閉投票站,鑽憲法的漏洞,使全民選舉變成了國會定勝負。
在他的認知中,根本不存在「規矩」這種東西,在他孜孜追尋權力的大道上,所謂的法律,道德,甚至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既可以是助其一臂之力的工具,也可以分分鐘變成絆腳石,被他一腳踹飛。背負太重的良心,你是當不了獵人的,要避免在氣濁水深的華府成為獵物,你不僅要夠敏銳,夠靈活,畢竟此刻的朋友下一秒就可能反目成仇;還得善於見風使舵,小心別被既定的標準、規範束縛。
弗蘭克順利連任,妻子克萊爾則首次當選副總統,上季的政壇金童康威瞬間就成了炮灰。與此同時,下木夫婦周圍的「暗黑勢力」也在積蓄力量,弗蘭克從第一季的黨鞭平步青雲當選總統,中間除了擺得上檯面的陽謀,也沒少耍陰招,最大的秘密就是殺死議員彼得羅素和記者佐伊·巴恩斯。《先驅報》記者湯姆苦追總統殺人證據這條線也加劇了弗蘭克面臨的危機,雖然成功坐上總統寶座,但這一季的弗蘭克遇到的阻力顯然更大,上一季的槍擊風波似乎暗示了弗蘭克的下坡路。
反而是妻子克萊爾氣場迅速升溫,在很多政策討論上壓制住弗蘭克,也顯示出絲毫不弱於弗蘭克的政治智慧,為了強調這種轉變,編劇讓她在倒數幾集裡親手毒死了小男友湯姆耶茨,以及在最後一集中跳票對弗蘭克的承諾(大赦罪行纏身、不得不請辭的弗蘭克),對著鏡頭說出弗蘭克式的臺詞「my turn」(輪到我了),給人一種奇妙的不寒而慄之感,果然脆弱的人類,始終難敵權力的誘惑啊!
弗蘭克對權力的領悟又到了全新的境界,他親自策劃了自己的下臺,把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只是打好的如意算盤最終慘遭克萊爾的背叛,這一肋上插刀的舉動就像鮮血,勢必引起弗蘭克這頭鯊魚的強烈復仇欲望。凱文史派西和羅賓懷特的演技已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是眼神,說話的語氣還是走路的姿勢,都散發著一種掌控力,即使落敗了,他們的神情都像在告訴你:遊戲才剛剛開始。
除此之外,本季最神秘的人物當屬亞瑟先生和戴維斯女士。前者原本是在選舉最後關頭加入康威陣營的顧問,隨著康威這支潛力股跌破發行價,他搖身一變成了弗蘭克的人,就像他說的:「我既不是共和黨員,也不是民主黨員,我只是為候選人服務」,很明顯亞瑟是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者,本質上跟弗蘭克也是一類人,要他們做到像弗蘭克的幕僚長道格那樣,永遠效忠於某人,簡直是天方夜譚。對亞瑟來說,站不站在同一陣營不重要,站在未來才是制勝的關鍵,這決定了他的格局,在下一季中,他很可能是弗蘭克重返總統席位路上最強勁的對手。
戴維斯女士則代表著美國海外資本的滲透,她拒絕克萊爾拋出的橄欖枝,也印證了弗蘭克悟出的終極真理:「重點不是誰住在白宮裡,而是誰掌控白宮,真正的權力不在這裡,而是在職權之外」,能做到對看得見的權力若即若離,而非陶醉於權力製造的虛幻中,才是真正的高手。戴維斯和亞瑟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她在黑客麥卡倫之死中的角色,她登場的時機…所有這些鋪墊都讓下一季充滿想像。
《紙牌屋》第五季被很多人吐槽太狗血,覺得編劇簡直開了巨大的腦洞,一發不可收拾。但如果去扣細節,會發現很多橋段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完美對應。一年前,當川普宣布參選,大部分人都不以為然;一年後,川普顛覆所有權威媒體的民意調查,成了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你不得不承認,現實有時候比電視劇來得瘋狂。《紙牌屋》第五季不是系列最佳的一季,但也沒那麼糟糕。
「通往權力的道路由虛偽與犧牲品所鋪就」,權力的原罪滴著血,你以為掌握了它,卻漸漸成了受控於它的劊子手。毒藥能讓你上癮,也會讓你毀滅。當年輕人肖恩憑藉各種手段終於當上新一屆白宮副發言人,站在臺上的那一剎那,望著臺下那群喊著他名字急著要提問的各報記者,我仿佛看見他的最終下場:不過是另一個慘死的佐伊巴恩斯罷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