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自然孕育著無數神奇而又魅力無限的生命。今天樂趣和大家一起走遍全球,走進大自然,感受那些萌萌的小可愛的魔力吧~
歐洲的區域不足地球表面積的7%,但是地貌種類很豐富。
北歐在冬天的時候會吹極風,針葉林是優勢植被,生活在那裡的動物比如駝鹿、猞猁、松貂等都能抗寒,不能抗寒的比如小天鵝,冬天就遷徙走了;
西歐因為墨西哥灣流吹溫熱潮溼的西風,所以環境比較溫和;
東歐的天氣比較極端,冬天嚴寒夏天灼熱;南歐不論冬夏都比較溫和。
歐洲地區典型的動物介紹:
松貂,它滿足了可愛的好幾種特質:毛茸茸、眼神柔和、體型小。它們毛茸茸的尾巴還有助於在爬樹時保持平衡,厚厚的爪子在冬季還能防滑。看上去是不是賊順溜,好想摸一摸、蹭一蹭~
它們雖然是食肉目的,但是生存的環境並不能提供給它們天天吃肉,也就繁殖期那會吃吃田鼠、小鳥、昆蟲什麼的,秋季的時候吃點草莓、堅果什麼的也行。
看看上圖探出兩隻小腦袋是不是灰常卡哇伊啊,其實,那個樹洞原本是啄木鳥的巢穴~歪!110嗎?這裡有個貂賊偷家啦!
2. 貉 ( hé或 háo )
這傢伙長得像浣熊,但是它其實更接近狗,被認為是犬科的老祖先哦~它可愛的特徵有:毛茸茸、眼神柔和、體型······胖得像個球(其實是腿短)應該也算萌點吧~哈哈!
說到貉,還有一個典故叫「一丘之貉」,貉真的是莫名躺槍啊!就是漢朝時有一個叫楊惲(yùn)的人 聽說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就噴到: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貉表示:我特麼······也沒辦法啊
吃個老鼠壓壓驚
放張證件照~雖然我生活在森林裡,但是也有一顆想當海賊王的心!這麼看是有點海賊的感覺,不過更像是沒睡醒0.0
人們還培育出了純白色的貉~有點薩摩耶的感覺,不過那短腿更像小柯基,你覺得呢?
3.幼年赤狐,
我覺得成年赤狐的眼神太兇了,所以只有幼年的赤狐才可愛~
看它滿足了毛茸茸、眼睛大、眼神無殺氣、體型小,還有大耳朵也算一個萌點~整體顏值那絕對是中上水平!
還有睡眼惺忪的樣子,那眼神看上去特別惹人憐愛,有沒有!
4.歐亞獾,
這種動物是一種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夜行性,遇到啥就吃啥,這樣的吃貨也算一種萌屬性吧~它的主食是蚯蚓,其次吃昆蟲、穀類、水果什麼的,如果身手不錯的話,抓到小鳥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動物,也吃得美滋滋的。
特別當它餓了的時候,就算是刺蝟它也吃!它強大的前爪可以撬開獵物!一隻歐亞獾需要面積高達160公頃的土地上到處找吃的~
5.伶鼬,
我個人覺得相比上面四個,它是最可愛的,不信看圖。這是它夏天的樣子:
到了冬天······美少女大變身!簡直被萌了一臉血!!
不過你別小看它,雖然體型小,但是生猛得很~不要被外表欺騙了哦!看下圖~
而且你以為就僅僅只是吃個老鼠?不不不,你錯了,它還能捕獵比自己體型大幾十倍的獵物!兔子表示:啊?發生了啥?( 熱那亞自然博物館裡的伶鼬攻擊歐洲野兔的標本)
某記錄片截圖:
連天上飛的啄木鳥都不放過!莫名喜感~( 居於東倫敦的業餘攝影師 Martin Le-May 意外拍攝到的照片)
歐洲的典型動物介紹得差不多啦~讓我們飛過大西洋,來到神奇的北美洲~
北美洲的景觀更為豐富多樣,有沙漠、草原、沼澤、溫帶雨林、常綠林、沙灘和積雪覆蓋的山峰。
氣候變化比較明顯,最北方長期都是冰凍狀態,美國西南部又是最乾旱的地區。這裡生活著很多獨特的動物,比如美洲野牛、叉角羚、鈍尾毒蜥······不過,我只講可愛的動物~
6.北美豪豬,
這種動物毛茸茸···不,刺茸茸的,行動看上去呆呆的,雖然顏值一般,但是就動作來看,我覺得也算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其實它們行動笨拙是有原因的~就是近視!也因此經常被車撞死······
7.加拿大猞猁幼崽,
成年後眼神太有殺氣了,不怎麼可愛,但是小時候卻萌得不要不要的
事實證明,眼睛並不是可愛的決定要素,小小的體型更容易惹人憐愛~
8.美洲河狸,
這傢伙可是加拿大的國獸哦,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它們吧~
為什麼會被選為國獸,肯定有些深層次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有智慧」,它們用樹枝和泥土築巢, 還會建壩攔水保證自家的安全。能夠通過改變環境而謀求生存,可謂非常聰明。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勤勞」,美洲河狸有4顆不斷生長的牙齒,需要不斷啃咬東西,於是經常咬斷樹枝和枝幹······為啥我覺得這更像是搞破壞 23333
9.草原犬鼠,
你們知道嗎,黑尾草原犬鼠的數量曾經達到過50億隻,但是目前在大草原的分布範圍只有1%左右,罪魁禍首是人類活動,把草原改造成農場和牧場,同時還做了很多清除運動······先放張萌照(忽略那個小油肚)!
草原犬鼠會建立一個很緊密的地下洞穴,能有效改善土壤環境,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它們還會在地上部分修建土丘,可以防止雨季洪水的灌入,改善地下的通風情況,它們是種很有智慧的動物哦。
要抱抱~ 是不是超級可愛!
10.北美飛鼠,
它們其實並不會飛,只會滑翔,像個紙飛機一樣~最遠可以滑翔90米左右哦。
它們通常是在夜間活動的,在地面進食,其實在樹上特別危險,像貓頭鷹和鷹那樣的天敵很多。我覺得它身上的萌點很多,比如又長又胖的尾巴、飛翔的姿態和大大的眼睛~你最喜歡的動物是哪一種呢?
--------北美洲的部分暫時講這些吧------接下來會寫中美洲和南美洲------接下來------小火車駛向中美洲--------
中美洲位於赤道附近,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交接處,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接處,那裡的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有一直被火山影響的山谷、沿海溼地、薄霧森林和雨林等。
11.水豚,
它們是體型最大的齧齒動物,同時也是性格超級溫和的傢伙~
12. 宏都拉斯白蝙蝠,
這種動物也有人講過了~它們會咬斷蠍尾蕉屬植物葉片的葉脈來搭帳篷,不僅能防雨防曬,還能很好地躲藏起來。一般來說,1隻雄蝠會和5隻左右雌蝠生活在一起~我覺得它們黃黃的耳朵是一個萌點!
13.蜜熊,
這下傳粉的動物除了昆蟲、鳥類以外,又有了哺乳動物~
它們的體型較小,喜食花蜜、水果,有時也會吃鳥蛋、昆蟲開開葷,也許你會好奇它是怎麼吃花蜜的,看下圖你就知道了~
這長舌頭是不是很可愛~雖然違和感是比較重啦。但是就它那嬌小的體型和毛茸茸的外表來說,就足以算可愛的動物啦~
14.虎貓幼崽,
還是老樣子,對於這種類型的我只推薦幼崽,這樣眼神才沒有殺氣~
它們有可以旋轉的踝關節,很適應樹上的活動,還可以頭朝下地從樹上下來哦~
---------中美洲就到這裡啦-------緊接著-------到南美洲咯-----------
南美洲有幾個非常有特色的地區,比如亞馬孫雨林、安第斯山脈、大查科草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加勒比海等~那我接下來介紹動物的時候就再細分一下。
亞馬遜雨林有亞馬孫河,這是世界第二大河流,孕育著許多奇妙的生物,比如樹冠層就囊括了全球40%左右動植物;安第斯山脈中生活的物種有一半都是特有物種;大查科草原由稀樹大草原和熱帶棘林組成,很多地方還未探索過······
說到亞馬孫雨林,這裡我要多講一點。通常,我們對雨林的認識僅限於紀錄片的一點畫面,於是就會有很多自己的想像。
比如,你可能會覺得熱帶雨林裡的土壤比其他森林的更肥沃。但其實,熱帶雨林的土壤是相當貧瘠的,為什麼會這樣呢,簡單理解就是,因為那裡的生命競爭太激烈了,死去的生命體還沒被分解完進入土壤,營養就已經被各種植物吸收了,也因此,地表上長滿了根莖,如果你走進雨林,大多數地表都是沒有草的。
還有一個容易被誤解的是,你可能會覺得熱帶雨林裡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但其實雨林裡的氣味是很複雜的,比如海芋,就會散發腐屍味的惡臭······而且空氣特別潮溼,會不斷有水滴下,聞久了肯定不會舒服。
目前的熱帶雨林遭受著許多不可逆的破壞,為什麼不可逆?剛剛我講到土壤狀況,是很貧瘠的。那麼如果把雨林改造成耕作地,那莊稼肯定長不好啊,過了兩三年後那塊地就廢了,然後再重新砍伐雨林······被破壞後的雨林,因為失去了生物多樣性,完全無法再恢復到之前的水平。除了耕作還有火災、伐木、放牧、工程建設、資源開採等都會破壞雨林,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計在2030年,會有將近一半的雨林消失。
話不多說,開始介紹動物了~這裡生活的動物們個個都有看家本事,特別是那些有毒的小動物和善於隱藏的動物居多,但是這就和主題不符了,所以我還是只介紹幾種可愛的動物~
15.倭狨,
也許名字你不熟悉,但是我說這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你肯定就有印象了吧~
它們生活在雨林的樹冠層,是一種低等猴類,除了吃植物外,還吃蜘蛛、蛾子、蠐螬之類的。
威脅它們生存最大的因素是非法寵物交易。在這裡既然提到了,我應該重點強調下!不要試圖把野生動物當成寵物養,哪怕它再可愛!野生動物在它生活的環境中佔據著重要的生態位,一旦其中一種物種大量減少,會導致整個系統萎縮甚至退化。
如果想養寵物的話,市面上有專門的寵物可以選擇,那些寵物是經過許多馴養和研究,不論是醫療還是飼養都有保障。我們要理智飼養寵物,當一個有愛心的人很好,但是不要讓這份愛心扼殺了其他的生命。
接下來,介紹生活在安第斯山脈的代表動物——眼鏡熊。
16.眼鏡熊,這種熊和大熊貓的親緣關係很近~我感覺就是顏色不同
它們和大熊貓一樣,也是雜食動物(別告訴我大熊貓只吃竹子,動物園的人會定期餵肉的,補充營養),在它們的食譜中,尤其偏愛鳳梨~
它們的攀爬技術也很高超,可以從一棵樹上爬到另一棵樹上。它們還會為了等待心愛的果實成熟而在樹上守護個幾天~哈哈,特別可愛。
17.鬃狼,
生活在大查科草原上,它的萌點在大長腿上,大長腿才能跑得快,不被草絆倒~
其實用帥氣形容更貼切一點哈,不過草原退化嚴重,打獵現象很多,導致它們現在的數量減少到了1500隻以下,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只能活在圖片上······
18.阿根廷長耳豚鼠,
這種動物是世界第四大的嚙齒類,奔跑速度很快,時速可以達到45千米/時。
感覺就像一個瘦版的水豚,又有些像袋鼠,乍一看還像只巨型的兔子······哈哈~
19.羊駝大家族,
包括大羊駝、小羊駝、原駝和駱馬,四種一起介紹吧~
4500萬年前~4000萬年前,無峰駝開始出現在南美洲,也就是羊駝。它們能適應高海拔的環境,厚毛能抵禦嚴寒,心肺比例很大,能在稀薄的空氣中獲得足夠的氧氣。
原駝,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一個品種,能夠不喝水生存很長一段時間。
駱馬,它們一般在不同海拔的地區遊蕩,白天在低海拔處覓食,夜間在高海拔處(更安全)睡覺。
小羊駝,很早前就被馴化了,它們的毛比羊絨還細哦~
大羊駝,也是很早就被馴化了,能負重20~30千克的重物,日行30千米。
冷知識:羊駝的胃部有三個腔,吞入的食物可以從第一胃腔反芻到嘴裡,當遇到危險時,它們還可以吐出第一胃腔裡的液體保護自己,那種液體具有惡臭味······
關於南美洲的典型動物介紹完了~不知各位是否滿意?有沒有跟著我一起漲姿勢啊,哈哈~接下來,我要開始介紹幾種生活在亞洲地區的典型動物~
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東西方向幾乎跨越了半個地球。氣候類型多種多樣,馬來群島炎熱潮溼、南亞地區多季節性降雨、西南部炎熱乾旱、北部冰天雪地······
20.鼠兔,
它們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和亞洲中部的高原,據說「皮卡丘」的設計原型就是它!
不過它們很不幸,中國政府無視科學家的警告,把它們當成是「有害動物」,認為鼠兔在地下構建洞穴系統破壞了草場,導致草場退化。從1958年起就開展了各項消滅鼠兔的工作,特別是2005年開展的三江源生態保護一二期工程 ,政府滅鼠兔的投入從1.57億增投到6.5億,累計超過8億元。
如今,我們很難再看到上圖那樣的場景了,不僅是鼠兔消失,草場退化、消失更為嚴重。究其原因,更多的還是人類不合理的放牧,鼠兔並非草場退化的原因,而是結果的一種體現。
21.紫貂,
紫貂與「人參、鹿茸」並稱為「東北三寶」 ,也因此遭到了大量的捕殺。
比如就在前幾個月,3月24日, 紅旗林場居民孫某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用夾子非法獵捕紫貂25隻、松鼠3隻、野豬4頭。
我個人覺得,對於這種偷獵行為應該嚴格執法,
22.五趾跳鼠,
它們的後腿特別長,腳底下有硬毛墊,能適於在沙漠生存。誰說長腿和萌不可兼得的!
我需要提醒的是,它們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裡的瀕危物種,不要因為可愛,就找各種渠道購買它們!
23.懶猴,
你也許知道樹懶,但是對於懶猴,可能就比較陌生。就是下面這個大眼睛的傢伙~
它們被非法寵物貿易的人看上,1990~2006年間,東南亞的野生動物市場共出售了近3000隻懶猴,在這裡,樂趣知識館呼籲,不要養野生動物,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不夠,市場也不完善,我相信大家都是喜歡動物的人,那肯定不願意看到它們受傷害吧~
24.雲鼠,
它們是菲律賓群島的特有種,以樹葉和花朵為食~
菲律賓群島的熱帶低地雨林已經有一大半都被砍伐,現在只保留著孤立的小片森林。目前,雲鼠也只能在群島的北部高地可以發現。
------亞洲地區的暫時就這樣啦-------接下來-------非洲地區-
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赤道大體劃分了南北兩側相似的氣候帶。高氣壓在北緯30°地區,形成了乾旱區,也就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中有些孤立、不穩定的水源分布,動植物們也都努力地適應了這種環境。再往下,從西部幾內亞灣到東部的東非大裂谷,有一處僅次於亞馬孫盆地的剛果盆地,那裡包含了河流、沼澤和洪溢林的生態系統組合。還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稀樹草原短蓋豆林地等各種生境。
撒哈拉麵積有860萬平方千米,因為受到強風侵蝕,地貌特徵為山地、山谷和沙丘。這裡的生物多樣性較低,植物大致有1200種,動物僅有70種哺乳動物、90種鳥類和100種爬行動物。
在這裡生活的動物容易因為捕獵而大大影響種群數量,比如非洲鴕鳥、羚羊、獵豹和旋角羚等,它們的分布密度低,被捕殺之後,相應區域很可能已經沒有其他個體了。
那麼開始介紹可愛的動物了~
25.非洲跳鼠,
它們幾乎不需要飲水。由於我在上面介紹過五趾跳鼠了,所以這裡就略過吧~
26.耳廓狐,
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狐狸,那對大耳朵有助於揮發熱量,在探尋獵物上也能派上很大的作用~
還有,當你們在網上搜索耳廓狐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商家打著《瘋狂動物城》的噱頭出售耳廓狐,價格從幾千元到十萬不等。請大家做個理智、合法的公民,告訴自家小孩,哪些動物能養,哪些動物不能養。野生動物屬於野外,帶回家後它不會快樂的,而且性情野,容易傷人,身上有哪些細菌你都不清楚,所以還養嗎?
現在非洲西北部耳廓狐數量大大減少,特別是摩洛哥南部,耳廓狐已經消失了。它們本來是撒哈拉沙漠的常見種,希望,未來也是。
27.巖蹄兔,這種小動物是有蹄類的動物,血緣關係和大象很接近~
在東非熱帶稀樹草原上,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比如非洲象、犀牛、角馬、長頸鹿、獅子、鬣狗、胡狼等。每年的降雨都呈季節性變化,動物們就根據降雨以及隨後牧草的生長而遷移,這一開闊地區的植被類型數萬年都沒太大變化。在這些大型動物中,有沒有可愛的呢?
28.長頸羚,
直接看圖!有沒有被萌到!
長頸羚用後腿站立的時候,高度可以超過1.8m,這個高度處於瞪羚採食高度的上面,又處於長頸鹿採食高度的下面~挺機智的吧。
卡拉哈迪是一片半荒漠,那裡的沙丘上覆蓋著草地灌叢和刺槐林地。
29.細尾獴,也可以叫貓鼬,它們是卡拉哈迪的典型動物。
它們以家族群生活,大概每個家族會有50隻左右的成員,由一個繁殖對佔支配地位。
大概在1億多年前,馬達加斯加從非洲大陸脫離出去,這裡是世界上第四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
馬達加斯加擁有全世界5%的物種,其中大多數都是特有的。島的西部和南部相對較乾旱,生長著多刺的植物,東部則較溼潤,生長著熱帶森林。馬達加斯加政府一直都在堅持做保護,哪怕那裡的人民生活並不富裕。
先介紹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30.馬島獴,
它們是島上個頭最大的食肉類動物,主食是狐猴。
它們和獴的親緣關係很近,長相接近美洲獅,可以說是一隻迷你版的獅子吧~不過它們由於人類攜帶的家貓家犬幹擾,許多都患上了狂犬病,數量驟減到3000隻以下。
31.馬島靈貓,它們擁有一條厚實的大尾巴,屬於島上的常見種。
這條大尾巴可以儲存脂肪,在食物短缺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一般來說,尾巴的重量可以佔到身體體重的25%。
32.狐猴大家族,
馬達加斯加的狐猴有很多種,接下來我把它們合併在一起介紹哈~
首先是大狐猴,它們的體長可達70cm,體重可達13公斤。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它們的眼神特別有魔性,像是中了幻術一樣,哈哈~
然後是環尾狐猴,這種在紀錄片還是比較常見的~它們是唯一一種在白天活動的狐猴,那醒目的尾巴可以與同伴之間保持聯繫,不過別想玩弄它們的尾巴哦!它們身上一共有三處臭腺,遇到危險時會用尾巴把臭氣扇向你~據說經常能這樣趕跑捕食者。
再發一張眾臉懵逼的圖片!
接下來再介紹一種小小的狐猴,灰鼠狐猴,也可以叫倭狐猴,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大家還記得上面我介紹過倭絨嗎,南美洲最小的靈長類,這裡的倭狐猴比它們還小。
它們生活在潮溼的熱帶雨林,通常30隻左右結對生活在小溪或河邊。以水果、花和蟲子為主食。
最後介紹一種,科氏冕狐猴,它們的數量很少,只生活在馬達加斯加西北部海拔90米以下的乾燥落葉林裡。不過由於農田的開墾,破壞了它們的生境,嚴重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目前只有兩個小型的保護區(安卡拉凡茲卡自然保護區、波拉特別自然保護區)才有它們的身影。
-----------非洲地區的典型動物介紹完了----------接下來介紹大洋洲------------
生活在大洋洲的動物都比較遠古,因為與世隔絕,所以物種進化速度相對緩慢。在那裡生活的動物更安逸,像幾維鳥、鴞鸚鵡、企鵝什麼的都直接生活在地面,哺乳動物也只進化到早期的「後獸亞綱」,也就是像袋鼠、考拉什麼的一次只生一胎,放育兒袋親自撫養。這些動物在其他地區根本無法生存下來,大洋洲是它們最後的家園。
33.先介紹一種單孔目哺乳動物的代表吧~鴨嘴獸!
單孔很好理解,就是只有一個排洩腔,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小雞會不會撒尿」這種問題呢?現在知道了吧~它們是屎尿一起排的,哈哈。
鴨嘴獸是種比較特殊的動物,它們在水中靠喙裡的電感受器探測淡水甲殼動物或昆蟲幼蟲等獵物,哺乳的時候靠皮膚上的乳腺分泌乳汁,也就是沒有乳頭。
34.再來介紹有袋類動物,有袋目是比較早期的哺乳動物,簡單理解就是,把一個不完整的胎兒生出來,然後再育兒袋繼續撫養長大~好了,開始介紹動物吧,像考拉和袋鼠大家都已經熟知了,那我介紹的就是,蜜袋鼯 ~
這種動物和前面介紹的很多都不太一樣,因為它天性溫和,容易被馴服,所以可以用來當寵物,早在20年前,美國人就將它作為寵物。人工飼養的蜜袋鼯,可能可活達12年以上,平均壽命15年(野外的蜜袋鼯的壽命較短,大約只有4、5年) 。
在自然環境下它們偏好有甜味的食物,愛吃水果,樹蜜,也會吃昆蟲~作為樹棲動物,它們還會滑翔哦~
35.在紐幾內亞高地,生活著一種動物叫斑袋貂,它們可以適應島上的各種環境。
不過它們雖然可愛,還是成為了印尼土著巴布亞人(下圖)的食物。
36.紋袋貂,
它們生活在紐幾內亞和約克角,可以利用強壯的門齒和第四根指頭(很長)把樹幹裡的昆蟲幼蟲掏出來。
37.兔耳袋狸,
它們曾經大量分布在澳大利亞內陸,因為毛皮具有商業價值,被大量捕殺,現在只生存在部分保留區。它們白天躲在洞穴裡,以真菌、昆蟲為食。
兔耳袋狸被「澳洲叢林動物幼崽彩色紀念銀幣項目」選中,其中的第四款就是它們~
38.山袋貂,
這小傢伙可是一個「活化石」哦~它們首次被發現是在更新世的洞穴沉積物中,之後在1966年發現了活體,目前只生活在澳大利亞南部的高山石地,非常瀕危。
它們夏天的時候會使勁吃,特別是在澳地夜蛾繁殖期的時候,成千上萬隻富含脂肪的蛾子就這麼送到嘴邊~之後就進入食物匱乏期,到了冬天,它們會躲在積雪下的通道中,厚厚的積雪可以阻擋嚴寒,如果積雪變薄了會威脅到生命。隨著全球變暖,這種動物的生存不容樂觀。
39.鴞鸚鵡,
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不能飛行。如果你在晚上搖晃樹的話,它們也許會像熟透的大蘋果一樣掉下來。
你還了解別的有趣動物嗎?快來評論區和我們一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