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監測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在詩人杜甫的筆下,江山沐浴春光,春風送來花香,燕子銜泥築巢,鴛鴦成對成雙,一幅鳥與自然和諧景象。鳥類是大自然可愛又美麗的小精靈,也是生態資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有了鳥兒,才有了鳥語花香,生態和諧。因此,保護鳥類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義務,更是一種責任。
祖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是鳥類生活的樂園,尤其是每年秋冬季節,大批候鳥飛來湛江越冬。鳥兒的生命美麗而脆弱,在湛江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為了保護鳥類,付出了大量心血,為向公眾傳播愛鳥護鳥知識,做出了極大努力,這個群體就是湛江市愛鳥協會。
湛江市愛鳥協會:是粵西第一個經民政部門核准成立的非政府生態環保公益組織,其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以觀鳥、護鳥為切入點,進而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境,推動生態環保事業的發展,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土。從創立之日起,愛鳥協會就為保護鳥類及其生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倡導社會新風,做出了努力和貢獻。
勺嘴鷸 攝影:大蟹
走進校園
引導年輕一代成為愛鳥護鳥主力軍
青年、兒童是社會的未來。湛江市愛鳥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校園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將自然保護知識教育和生態理念普及到未成年人,讓未成年人從小形成生態理念和環境意識,關注自然,關注環境。
湛江市愛鳥協會校園宣教活動對象涵蓋幼兒園到中小學校,活動範圍覆蓋市區到鄉鎮。針對不同層級的中小學生,開展不同類型的免費宣教活動,活動形式包括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物等主題講座、鳥類圖片展、生態小遊戲等。
2019年愛鳥協會共開展了12次校園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影響人數為18810人次,活動範圍覆蓋多個區縣。其中,霞山5次;赤坎4次;麻章1次;雷州1次;吳川1次。
愛鳥協會還積極培訓大學生宣教技能,由他們將愛鳥知識傳遞到基層。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是國家對在校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求,愛鳥協會通過培訓大學生「三下鄉」支教隊伍,讓支教隊伍掌握自然教育的基本內容及教學技能,以此將自然教育融入其「三下鄉」的活動中,向更多的鄉村學生傳遞環境保護理念,將愛鳥護鳥、保護環境的自然教育帶進鄉鎮中小學課堂。2019年6月對15支「三下鄉」隊伍進行培訓,7月「三下鄉」隊伍分別進入15個不同鄉鎮學校開展了自然教育,影響鄉鎮學生人數約為32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