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學中心推出全新科普主題展—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5月17日,在《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展覽現場,一對父子了解戰「疫」逆行者

5月17日,在《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展覽現場,一對母子了解蝙蝠

5月17日,在《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展覽現場,一小朋友觀看野生動物標本 

5月15日,廣東科學中心結合當前疫情和公眾科普需求,推出全新科普主題展覽——《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從客觀中立的角度闡釋病毒的相關基本概念和原理、人類與病毒的抗爭故事,以及人類與環境如何和平共處的思考。

該展覽以歷史、現在和未來為時間軸,現場展區共有綠色、紅色、藍色三種主要色塊,分別是「病毒的自白」「病毒和人類的演化博弈」「我們的未來」三個展區。從空中俯瞰時,展區分布呈病毒結構樣,揭示病毒和人類一樣,也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是人類生存繁衍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一核心理念。

展館現場還配套了互動活動,包括「探究口罩的秘密」、自製洗手液顯色洗手實驗、防護服穿戴演示等。遊客可以使用顯微鏡觀察口罩的三層結構,工作人員也用顯色材料為大家示範如何正確洗手,使洗手液能均勻分布於手部。

據了解,廣東科學中心5月12日恢復開館。疫情防控期間,展館客流將實行嚴格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皆調整為3750人,實行實名制全網售票。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廣東科學中心多措並舉,築牢科普抗疫防線
    為加強公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基本病理、傳播途徑、防控措施等知識的科學普及,中心密切關注和解讀疫情相關的各項政策和科普資料,加大疫情知識的科學普及力度,通過「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科學中心科普吧」、「廣州科普」「廣東科學中心發布」的微信矩陣,整理、推送從國家衛健委、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等權威發布的防疫抗疫知識,並特別關注特殊時期公眾的心理健康問題,轉發相關心理科普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科普資源,適時轉移注意力
  • 廣東科學中心有系列活動等您來參加
    廣東科學中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博物館學會的號召,面向科技工作者和廣大公眾開展多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活動。推出"科學館夜談"科普直播5月30日晚20:00-21:00,廣東科學中心將邀請專業研究蝙蝠30年的科普達人吳毅教授,從不一本正經講科學、"萌萌噠"的吳盟博士,以及中國紀錄片新星、跨界融合導演楊曼曼三位嘉賓在病毒科普展區現場,以"誰才是入侵者?
  • 第五屆「熊博士」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鄭州閉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1月10日訊(記者史俊庭)11月5日至7日,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和河南省科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熊博士」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展評活動在鄭州師範學院成功舉辦
  • 廣東科學中心有序恢復開館,醫護人員免費參觀
    4月10日,廣東科學中心根據廣東省相關復工復產通知精神,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復對外開放,並推出廣東科技戰「疫」主題新展和醫護人員免費優惠活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科技戰「疫」取得系列重要突破。
  •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將舉辦生態科普雲沙龍—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將舉辦生態科普雲沙龍探討疫情之下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從新冠肺炎疫情伊始對野生動物的恐慌,到反思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人類已經意識到並在重新審視與野生動物的相互關係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吳夏靈) 8月13日,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以下簡稱「戰疫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
  • 廣東科學中心臨時閉館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記者17日獲悉,即日起,廣東科學中心臨時閉館。廣東科學中心就此發布了通告。通告中稱,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
  • 2020年5月廣東科學中心有什麼展覽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定於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  >>>點擊獲取廣東科學中心入館須知  科普展覽&活動推薦  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  過去的3個多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籠罩全球,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病毒無國界。科學認識病毒,掌握病毒防範的科學方法,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至關重要。
  • 廣東科普嘉年華開始 來感受科學的魅力吧
    ■首屆廣東科普嘉年華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很多學生在科學工作坊體驗科技的魅力
  • 全國「土地日」來臨,小記者走進廣東科學中心
    今年6月25日是第30 個全國「土地日」,圍繞「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主題,6月2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攜手廣州日報小記者特訓營到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全國「土地日」親子活動。「你發現過哪些破壞土地、汙染土地的現象?」「如果土地媽媽生病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 2020廣東科學中心國慶開門嗎?
    2020廣東科學中心國慶開門嗎?  2020年10月1日(周四)至10月8日(周四)中秋及國慶節假期,廣東科學中心正常對外開放。廣東科學中心國慶開放時間為9:30- -17:00。  為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廣東科學中心根據上級部門有關通知精神,嚴格實行觀眾分時預約和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為9375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8750人,請關注廣東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購票。  廣東科學中心入館觀眾須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37.3℃或有明顯呼吸道不適症狀者謝絕進入。
  • 唐騁:我在B站做科普—新聞—科學網
    「具有表達欲和表達能力,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好的科普素材,能把複雜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分享出來,是優秀科普人的共性。在這背後,是他們自身對科學透徹的理解。」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說。從去年開始,他對一些網絡科普達人進行了訪談,包括袁嵐峰、盧靜、卞贇、史軍等,目的就是想從他們身上找到共同的特質和做好科普的方法論。 唐騁顯然符合這種特質。
  • 2017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啟動
    「2017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醫學科學報》、《科學新聞》雜誌聯合主辦,這一評選關注並涵蓋:推動2017年中國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具有優秀創新能力與重大影響力的科學家、科技傳播者(含科普工作者)和科技企業領軍人物等。
  • 老廠房變科學探索中心 51歲的海信玩出新花樣
    「51歲的海信,做好了成為價值營銷達人的準備。」「江西路11號原本是青島電視機總廠,也就是海信集團前身的廠址。這裡原本是海信品保大樓,現在改造為12個直播間,可以進行24小時直播,主要承擔海信產品的直播帶貨和新聞發布會,以『流量』為目標,所以命名為流量車間。」 海信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經理朱書琴介紹。神奇的莫烏比斯環、會轉魔方的機器人、世界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在海信科學探索中心,採風團成員被場館內各種神奇的互動式體驗展項所吸引。在4樓的自然探索館,採風團偶遇前來參觀的青島文登路小學的小學生。
  • 一分半·社會 | 「毒品·動物·我們」禁毒科普體驗展完美收官!
    1月14號,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舉行的「毒品·動物·我們」禁毒科普體驗展現場,一場有聲有色的禁毒參與式互動活動,讓不少小朋友和家長收穫滿滿。在北京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和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北京禁毒志願者總隊及北京禁毒教育協會聯合推出的「毒品·動物·我們」禁毒科普體驗展,結合北京動物園地理位置優越、客流量大、目標人群集中的優勢,並針對青少年及兒童受眾的心理特點,將「毒品」「動物」「我們」三大元素融為一體
  • 重慶動物園推科普體驗中心,7個動物主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 文/圖「大象犀牛為鄰,熊貓梅花鹿相伴……」每個小孩子心裡都有著一個自然夢,渴望和各種小動物親密接觸,想像一下,和威風凜凜的老虎一起睡下的場景,在梅花鹿的叫聲中進入夢鄉是多麼香甜的夢境。
  • 科學風暴來了:明天起去非遺園,對照科普主題展日程,近距離看尖端科技( 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獎名單)
    明天起,坐著地鐵4號線,趕緊去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看成都科普主題展吧。
  • 2020年5月12日廣東科學中心恢復開放
    最新消息:5月12日起廣東科學中心展館恢復開放,開館時間不變。 關於恢復開館的通告  各位觀眾: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廣東科學中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定於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時間不變。關於疫情防控所需注意事項,請閱讀參觀須知。
  • 2020高定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展會12月盛大開幕
    新聞發布會現場高定展,由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簡稱中貿展)、廣州中居聯會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居聯)主辦,羅浮宮家居廣州藝術中心、廣東省家居業聯合會、廣東省家具協會、廣東省家具商會、廣東省家居建材商會
  • 飛碟探索雜誌「科學圓桌」公益科普系列活動啟幕
    作為「科學圓桌」公益科普系列活動的預熱項目,2020年11月8日下午,讀者出版傳媒期刊出版中心飛碟探索雜誌社在蘭州市圖書館青少年分館舉辦了一場以「一起製作美麗的熔巖燈」為主題的半開放式科學分享活動。「科學圓桌」是讀者傳媒旗下科普期刊《飛碟探索》推出的公益科普系列活動,旨在更好地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以輕鬆、活潑、貼近大眾的方式,在學校、社區、城市文化空間呈現科學的神奇與魅力,激發公眾科學興趣、培養公眾科學思想,使科普活動成為公眾文化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