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7月5日晚發布通告稱,該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自7月5日起,全市已進入鼠疫防控Ⅲ級預警期,預警時間持續到2020年底。
消息一發出,立即引發公眾高度關注。腺鼠疫是啥?我家有老鼠,會被感染嗎?怎麼防範?江蘇疾控帶大家一起來劃劃重點。
Ⅲ級預警,嚴重嗎?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是WHO規定的國境檢疫傳染病,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甲類傳染病。(我國僅有兩個甲類傳染病,另一個是霍亂。)
根據鼠疫發生地點、病型、例數、流行範圍和趨勢及對社會危害程度,將人間鼠疫疫情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IV級)。
Ⅲ級預警,大眾無需過於恐慌,但對鼠疫還是要有一定的認知。
腺鼠疫是鼠疫最常見類型
鼠疫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可以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鼠疫和其他少見型鼠疫。腺鼠疫為鼠疫最常見的類型,平時流行中80%以上為此型。腺鼠疫是在膿腫破潰後或被蚤吸血時才起傳染源作用。
我家有老鼠,會被感染嗎?
這個問題不用太擔心。鼠疫主要在齧齒動物中循環進行,形成自然疫源地;齧齒動物中主要是鼠類和旱獺。
按照齧齒動物和蚤類的分布特點,我國有十二塊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19個省(市),大都在邊遠山區或草原;江蘇省不屬於鼠疫自然疫源地,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鼠疫,為非鼠疫疫源地省份之一。而且鼠疫可防﹑可控﹑可治。
如果家裡老鼠較多,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等,建議做好室內衛生,消滅老鼠。
鼠疫防範的特別提醒
鼠疫是可防可治的,做到以下幾點:
1. 避免接觸自然疫源地野生鼠類、旱獺等動物;
2. 避免接觸病死的嚙齒類動物;
3. 與鼠疫病人保持一定距離;
4. 接觸鼠疫病人或自然疫源地的嚙齒類動物後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時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暑假即將來臨,有家庭有到西北(內蒙、西藏)等避暑度假的計劃,特別提醒:去草原時做好個人防護,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不在草原露營過夜。如出現發熱等症狀應在就診時主動告知草原和野生動物接觸史,以助診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