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我們天然嚮往強大的人,因為當我們仰望這樣的人時,我們會備受鼓舞,心生崇拜。但是我們也該清楚,強大的人也不是一出生就強大,他們往往經受了普通人難以經受的磨練,有深入的對人生的思考,才會成就他的強大。同時沒有人在任何時候都無堅不摧,總會有破綻,總會有內心柔軟的時候,在一定環境下,仍然會被一些特殊手段摧毀內心。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總是對你做以下四件事,你一定要趕快遠離,因為他便在試圖用特殊手段摧毀你。即使你再強大,也難免受影響。
第一種手段:持續給你壓力
壓力人人都有,很多人覺得這不值一提。但是據心理研究表明,長期的輕微壓力,比短期的強壓更具摧毀力。在這種持續低壓下,人會常常自我懷疑,失眠、脫髮、內分泌紊亂,精神出現異常反映,但是我們自己卻很難覺察到。
所以一個人如果喜歡給你長期施壓,說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但當你取得了成績,他也依然對你施壓不給鼓勵,那麼你就要思考一下對方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第二種手段:給你貼負面標籤
在心理學上,貼標籤這種行為,屬於「心理暗示」,這種行為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如果我們被貼「正面」的標籤,其實有利於我們人格的健全,但是長期被一個人貼負面標籤,我們就應該警醒。
比如老師對學生貼「差生」「一輩子就這樣了」等標籤,這不但起不到「激將法」的效用,還更可能讓學生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如果一個漂亮女生,長期被同學貼上「醜」「巨眼怪」等標籤,那她即使再漂亮,在這種負面標籤的影響下,也會變得不自信,覺得漂亮的大眼睛是敗筆。
第三種手段:持續否定你
如果說貼標籤,都還是帶有一種「玩笑」的感覺,那麼長期否定,就是在明確的打壓你。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輕微的否定,也會降低一個人的自信心水平,更別說長期的否定。
例子:常青藤院校在讀的女博士,由於其母親的長期否定,而選擇了和世界說再見。這位母親的出發點是「不想讓孩子驕傲」,於是無論女兒考沒考全校第一,都說她還差得遠,在這種長期的否定下,女博士徹底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
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愛與鼓勵,對於長期否定,我們要堅決說不。
第四種手段:擾亂你的認知
這種方法源於「煤氣燈操縱法」:一個男人想換老婆,但老婆沒有過錯,於是不好提分開。他就想出了個辦法,就是不斷地問妻子,有沒有看見遠處的煤氣燈光。妻子剛開始會堅定說沒有,後來被問多了,就產生了自我懷疑,最終精神崩潰。
故事:一對夫妻在北京買了房,後來他們的兒子總說「牆上有兩個孩子在笑」,夫妻倆越聽越害怕,用了各種辦法,兒子還是說「牆上有人笑」,於是他們賣掉了北京的房子回了小縣城,後來才知道「那兩個孩子」是某爾空調的標誌。當初他們賣掉的房子,已經漲了千萬,也是後悔不已。
所以如果有人反覆向你強調莫須有的事情,那就說明在故意幹擾你的認知,你要當心。
如果一個人總對你做以上這四件事,你就需保持警惕,如果遇到了這樣的人,趕緊走別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