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生長在農村,對於農村有種莫名的情感,可能就是大家說的落葉歸根的意思。久漂泊於城市的每個角落,大街小巷,一天天的了解和感受著城市的日新月異,但是總有扎不下根的感覺。
高房價、高消費、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壓榨著每一個奔赴城市的打工人。早上沒有睜開眼就要開始想著今天忙碌的事情,晚上睡之前也要想著明天的生計。焦慮、不安,失眠多夢佔據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因此就有許多打工人生出了回到家鄉的想法。
相比於城市,農村在環境,生活節奏,消費水平上都更讓我們出身於農村的人感到合適,但是想一想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藥費,家庭的生活費,就讓想回到家鄉的打工人開始打起退堂鼓。那麼有沒有一種在農村做的項目,並且可以不比在城市少的收入呢?
答案是當然的,在任何地方只要敢想敢幹都會成就一番事業,也並不是農村就一定比城市的機會少,如果這樣農村就不可能有發展,鄉村振興也就不用振興了,反正沒有希望了。所以說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那麼世界任何地方都是美的。
現在大多數的打工人在城市就業,每月工資不過四五千,每月除去吃喝住用行,多數人能剩個三千塊就不錯了。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可能會達到一兩萬,但畢竟是極少數,也有七八千但是比例也不多,從5000塊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就可以看出,很多人都達不到。
我們就以5000為例,一年不過六萬塊,在農村至少有五種不用打工就可賺到六萬的項目。
農村種養殖業佔大頭,許多農村人都是種地或者養殖,我們先從種植業講,簡單點可以流轉土地來獲得收益。
自從土地可以流轉以來,在許多地方並不是很流行,甚至於還有很多地方拋荒嚴重,那麼我們就有了土地資源,都說種植不掙錢但是也要看人,在許多土地平坦地區,雖說流轉成本較高,但是由於土地平整適合大面積機械作業,相對成本會降低很多,啥都不種,以糧食為主,基本上一年兩季每畝可以受益七八百塊錢,想要達到六萬就看你能承包多少畝了。
繼續種地,搞定產銷售,以土地為依託,把在城市的人脈資源嫁接到農村,定量定價生產,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先例,尤其是在城市周邊的農村,得益與地位優勢,種糧食、種菜專門直供城市家庭,不論是價格還是收益上高出傳統種植很多,甚至於可以順帶賣別的農副產品,一個家庭一年就可以購買幾千甚至上萬的蔬菜糧食農產品。
利潤至少在三成以上,也就是說只要有二三十個家庭訂購,那麼比打工強上很多。
其實在種植上還能做很多文章,暫且不講,下面說說養殖,雞鴨豬牛羊都是農村普遍的養殖對象,要說哪個更賺錢一時半會很難分清,各有各的有缺失點,但是想省事少損失的話養牛是不少人的選擇,牛相對於其他動物一個是抵抗力強,疾病較少,在價格上平穩波動不大,主要因為牛的生產周期長,從配種到小牛降生要280天,和人好像一樣,一胎多數為一個小牛。
而且餵養周期也很長,所以長達一兩年的時間價格變化不大。而在餵養上,由於是以草食為主,添加少部分豆製品,農村最不缺的就是草料。只是由於前期投入大,獲利周期長成了很多人的絆腳石,但同樣也成了很多人的機會,現在以肉牛18元一斤算,餵養成本一斤在10元以下,好的肉牛品種可長成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一頭可以獲利七八千。
種養殖太多農村人做,我們說下農村小孩的生意,論溺愛程度,農村父母比城市父母更溺愛孩子,一是因為缺乏陪伴感覺虧欠孩子,二是見慣了城市人的生活,想要孩子和城市孩子處在同一水平線,因此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更是不假思索的。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就有力的說明孩子的錢太好賺,賣書本等學習用品,賣零食玩具,雖然看似小打小鬧,但是其中的利潤相當可觀,以玩具螢光棒來說,批發價可以最低一分錢,而隨便一賣五毛一塊,五十倍的利潤,這種易耗品特別受小孩子喜歡。
農村除了小孩,老人是主力軍,而老人是最喜歡價格便宜的物品,那麼開一個兩元淘寶店不失為賺錢的門路。物品越雜,擺放越亂,老人越是趨之若鶩,當然兩元店的商品不都是兩元,只是價格便宜就對了,對於質量農村老太不是太講究的。
商品就是要薄利多銷,店裡越亂佔用老人挑貨的時間就越長,留客時間越長那麼將會買的商品越多,當客人感覺到你店裡這也缺那也缺的時候就是你掙大錢的時候了。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並不是農村沒有賺錢的項目,只是由於多數人認為農村就是缺少資源,缺少機會而忽視了許多比外出打工強上不少的生意,一年幾萬塊在外面吃吃喝喝,過年再花一大筆,甚至於賭博,那麼就基本上沒有了,而自己在家有了產業則就是不一樣了,至少屬於固定資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