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後為何與逆臣之妹年妃合葬?他的陵寢又為何能躲過孫殿英?

2021-01-11 像素說

在距易縣15公裡的永寧山下,有一座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年)的帝王陵寢,清泰陵,佔地約8.47公頃,這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裡面埋葬著清世宗(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后與敦肅皇貴妃。

孝敬憲皇后是雍正皇帝的原配妻子,內大臣費揚古之女,母親是努爾哈赤玄孫,可以說出生顯赫,更是作為雍正唯一冊封過的皇后,那麼她與雍正皇帝合葬也是理所當然,可是敦肅皇貴妃,即年妃,年羹堯之妹,作為「逆臣」之妹的她,又為何能與雍正皇帝合葬與泰陵呢?

因為,年妃是雍正最寵愛的妃子

敦肅皇貴妃,年氏,名秋月,祖籍懷遠火廟北年家莊牛王殿,今安徽省蚌埠市。其父為年遐齡,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撫,兄年希堯,曾任工部侍郎,另有一兄年羹堯,雍正寵臣,曾任撫遠大將軍,封一等公,是雍正朝權傾朝野的權,因其自恃功高,變得驕橫跋扈,無君無父,最終招致雍正皇帝忌憚,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在今天受許多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雍正最寵愛乾隆皇帝之生母熹貴妃,年妃不過是影視劇中所演繹的那樣是一個不得寵的惡毒婦人,仰仗其兄年羹堯的權勢才得以成為皇貴妃。

然而,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熹貴妃只是一個不受雍正皇帝寵愛的小角色,只是,她的運氣比較好,生下了乾隆這個寶貝兒子,仰仗乾隆才得以被人當成雍正皇帝寵妃,事實上,年羹堯之妹才是雍正皇帝最寵愛的嬪妃,沒有之一。

那麼,雍正到底有多寵年妃呢?

年妃,原屬於漢軍鑲白旗,後因其受雍正寵愛,全族被抬入鑲黃旗。年氏初入雍親王府時為側福晉,在雍正繼位後又被冊封為貴妃,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當時的皇后孝敬憲皇后。在年氏的冊封典禮上,雍正更是特命公主、王妃、命婦皆向年氏行跪禮,要知道與年氏同在雍親王府為側福晉,且入府時間更早的李氏也只是封了個齊妃,兩相較之,雍正有多寵愛年氏,可見一斑。

此外,年氏自康熙五十年入雍正王府,康熙五十四年為雍正生下一女(即雍正四女)後,康熙五十九年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生皇九子福沛。也就說自康熙五十四年,年氏首次為雍正生育後,直至其去世的十一年間,雍正所出子嗣皆由年氏所生,也就是說年妃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專寵。

特別是年妃懷皇九子時,恰逢康熙大喪,連日操勞最終導致年妃難產,胎死腹中,最終年妃也因此直接就一病不起了。這可把雍正皇帝嚇壞了,為了讓年妃快點好起來,更是將年妃由貴妃的名位晉升為皇貴妃,在其病重時,雍正這個出了名的工作狂更是推掉了許多政務,就為了陪在年妃身邊,只是,雍正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最終還是沒能將年妃留下來。

更有甚者,年妃病重之時,正是年羹堯犯事之際,雍正不舍年妃傷心,故沒有將年羹堯犯事告知年妃,為了年妃更是遲遲沒有處置年羹堯,直到年妃病故後,才將年羹堯這個大毒瘤給處置了。

年妃病故後,可以說整個喪禮辦的非常的隆重,可是雍正皇帝還是不滿意,將整個禮部的官員都給降職留任。此外,對於年氏所生的八阿哥福惠更是疼愛有加,帶在自己身邊撫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出來,雍正這是打算將八阿哥培養成接班人,只是可惜老八在八歲的時候就夭折了,要不然也就沒有乾隆什麼事了,最後,雍正更是將老八以親王之禮葬之。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雍正對年妃用情至深,那麼年妃隨雍正一同葬於泰陵也就不難理解了。

雍正陵寢為何從未被盜

按照清朝的祖制,雍正的陵寢應該建在遵化縣清東陵界內,與其父康熙皇帝為伴。的確,雍正一開始也是這麼做的,他曾經把東陵九風朝陽山作為自己百年以後的吉地,只是最終並沒將此作為自己陵寢所在。

對此,有兩種說法。

其一,認為雍正改調篡位,葬於康熙景陵旁難免心虛不安;其二,說世雍正好大喜功,殺戮成性,居功自傲,故另闢陵區為突出自己。

但,事實並非如此,據《工科史書》記載,為了廢掉九風朝陽山陵址,雍正曾傳諭:「此地近依孝陵、景陵,與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輿之人再加相度,以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帶砂石,實不可用。」

也就是說對於九分朝陽山的風水不好,不得以派和碩怡親王允祥與兩江總督高其倬另選陵址,最終選擇了易州太平峪,營建自己百年後的吉地。

此外,繼雍正之後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以及光緒的崇陵也都選在了清西陵。也就是說埋葬在清西陵裡的皇帝大多比較樸素的,那麼陪葬品自然就比不上埋在清東陵的康熙、乾隆、慈禧。既然陪葬品都不豐富,盜墓賊自然也就沒那麼惦記清西陵了。

還有就是孫殿英盜了清東陵中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後,清東陵跟著也得到了保護,這樣也就避免了清西陵重蹈清東陵的覆轍。最後還有一個比較奇特的理由,據說雍正因為殺伐果斷,故而有十分重的疑心病,害怕自己百年以後自己的陵寢遭別人惦記,所以在建造泰陵的過程中設計了十分完善的防盜工作,這樣可以有效杜絕了盜墓賊對泰陵的惦記。

相關焦點

  • 雍正的尷尬,生前眾叛親離,死後妻子和兒子也不願與他同葬一處
    但雍正帝這一生,其實也挺尷尬,因為有著篡位的爭議風波,不只是登基之初面臨著眾叛親離的情況,即使後來穩固統治以後,因為對待兄弟和大臣苛刻,也沒有幾個信得過人,可謂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的情況,到了雍正帝死後依舊在持續著,諸如他死後,為他生下乾隆帝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也不願與他共葬一處,兒子乾隆帝也選擇了清東陵的勝水峪為自己的萬年吉地,而不是在雍正帝所在的清西陵選擇萬年吉地。
  • 雍正專寵皇妃年氏,卻抄其家族,前因後果令人唏噓不已
    那麼,雍正與她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呢? 雍正得勢之前年氏進府,從此備受寵愛 當雍正還是普通皇子的時候,年氏便進入王府做了他的側福晉,所以雍正對她格外寵愛尊重。一方面來說,年氏的存在幫他成功拉攏住了年羹堯的勢力,姻親關係是非常穩定可靠的,只要好好對待年氏,年羹堯便能忠心耿耿的幫他打江山。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如果不能起家,豈不是勞民傷財,不合葬之義也?心愛的汝父子,不忍遠去,一定要遵化安厝,我心無遺憾。」公元1687年(即康熙26年),孝莊太后病逝,從清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孝莊太后不願在死後與皇太極合葬,究其原因,其實並不象清史中所記載的那樣,只是因為皇太極沒有對孝莊太后有什麼寵愛,如果不是順治帝即位,沒有「母憑子貴」,孝莊太后後期就很難打上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年氏的孩子最終都不幸離世了,而年氏自幼體弱多病,尤其是在她在身懷皇九子福沛時,正值康熙大喪,在此期間,年氏自然是要舉哀磕頭行禮之事,這樣數日的折騰導致她動了胎氣,最終難產,孩子生下來就夭折了,年氏的身體因此更是一落千丈,最終病重而亡,年氏的離開令雍正萬分難過,雍正下旨將貴妃年氏封為皇貴妃,並輟朝五日為年氏舉行了隆重的皇貴妃喪禮,可見年氏在皇帝心中的位分有多重。
  • 乾隆死後有多慘?屍身被孫殿英扔臭水溝裡,圖6是他真容
    一則是因為電視劇喜歡拍他,比如說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還有近年來的《延禧攻略》《如懿傳》。二來,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最久的皇帝,有太多事能充當後人的談資。乾隆名為弘曆,在雍正僅存的兩個兒子裡資質更為突出,因而遭到了雍正的喜愛。當然,人的優秀不是被比較出來的,早早地弘曆就展現了他的聰明與慧質,康熙見到他時大驚而喜,親自將他養在身邊,教他讀書。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的緣故嗎?
    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讓國家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雍正在位期間,國家得到休整,貪汙腐敗得到有效改善,人民休養生息,為乾隆盛世做好了鋪墊。而雍正的妃子皇貴妃年妃深得雍正帝的寵愛,在年妃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見一斑。
  • 他是還珠格格的皇阿瑪,一生生活幸福死後卻這麼慘!
    康熙皇帝對這個孫子那是相本地讚賞,本就對弘曆很喜愛的康熙,從那往後更是溺愛弘曆了,他便把弘曆帶在身邊,親自教授。就這樣,小小年紀的弘曆成了康熙心中的寶貝疙瘩。朝中識時務的大臣,內心都清楚,這弘曆可是康熙選的繼位人。雍正繼位後,弘曆的身份就加倍高尚。前朝、後宮對這位將來的國主是相當恭敬。弘曆也曉得本身在雍正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 慈禧逝世後為何還停屍了一年?出殯時,送葬隊伍會不會臭氣燻天?
    慈禧太后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不管後世對她如何謾罵,她活著時就是執掌權柄的存在,就算死後也是極盡哀榮。 不過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慈禧是在1908年11月去世的,卻到了1909年11月才下葬,為何中間隔了整整一年?這一年的時間裡究竟做了些什麼?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
    康熙二十六年臨近春節,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孝莊死後整整37年沒有下葬,其棺槨一直停留在暫安奉殿達37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才為孝莊太后建昭西陵,孝莊太后才真正入土為安,那麼,為何孝莊太后會在死了37年之後才下葬呢?
  • 紅樓夢:老太妃死後,為什麼賈府接二連三地死人?
    《紅樓夢》老太妃死後,賈府接二連三地死人。首當其衝是賈敬,賈敬本來在道觀中好好的,突然暴斃身亡。然後是尤三姐吻劍自盡;不久後,尤二姐在賈府吞金死了;晴雯被攆出大觀園,晴雯叫了一夜的娘後,死了;司琪撞牆而死,她的表弟為司棋殉情死了;迎春嫁給中山狼後被無情虐待,迎春結婚不到一年就死了;香菱屈受貪夫棒,患上幹血症,其結局還是死;元春突然薨逝;黛玉淚盡而亡……為什麼老太妃死後,有這麼多人相繼死亡呢?
  • 這個人是雍正最信賴的大臣,死後配享太廟,還不用避皇帝名諱
    這個人是雍正最信賴的大臣,死後配享太廟,還不用避皇帝名諱要說雍正最相信的人是誰?這個人既不是年羹堯,也不是隆科多,而是他的十三弟,愛新覺羅·允祥。愛新覺羅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和雍正並不是一個母親所生。
  • 他是康熙兒子中十三阿哥,九子奪嫡未曾參與,雍正繼位封為怡親王
    能繼承大統者只能一位,儲位之爭在所難免。果不其然,康熙王朝晚期,「九子奪嫡」之爭一觸即發。允祥( 1686——1730) ,滿族正藍旗人,他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個兒子。「九子奪嫡」激烈的爭儲大戰參與這場奪嫡之爭的其他幾位皇子的結局都很悽涼。二阿哥允礽、大阿哥允提、九阿哥允糖、八阿哥允襣、三阿哥允祉先後被圈禁或幽禁致死,十阿哥允娥、十四阿哥允拋在雍正朝被革爵圈禁,直到乾隆朝才重獲自由。允祥雖未捲入這場爭儲之中,康熙帝還是把他關了起來。這點令人匪夷所思,按理說,允祥並未參與「九子奪嫡」,康熙帝為何把他關起來,這也不合於理。
  • 《雍正王朝》年羹堯殺了孫嘉誠之後,為何沒有造反?真相太無奈
    和清朝有關的電視劇一直很多,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後宮的愛恨情仇,不過小編更偏愛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而比它更早的《雍正王朝》,更為經典。《雍正王朝》描述了雍正如何在眾多皇子中笑到最後,登基後如何大力改革,劇中也描述大量黨派的博弈,讓人大呼過癮。
  • 雍正王朝:九阿哥胤禟為何被稱為「毒蛇」?他有你想像不到的狠毒
    可就這樣一個只愛錢不愛權的富貴王爺,為何會被雍正皇帝冠以「毒蛇」之稱呢?再有,皇九子胤禟果真只是「八爺黨」的財政支撐,全無政治智慧嗎?這裡,有一個極為明顯的疑問:監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既然有著明確的奪嫡之心,為何不趁此機會主動請纓,前往江南建功立業呢?
  • 紐約市頒布法令準許主人與寵物死後合葬
    原標題:紐約市頒布法令準許主人與寵物死後合葬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6月19日報導,近日,美國紐約市頒布一條新法令,準許寵物主人在死後與心愛的寵物合葬在一起。而寵物公墓也將首次迎來人類遺體的入駐。 據悉,這條法令將於8月份生效。屆時,紐約市各個寵物公墓都能接受自願的寵物合葬委託。
  • 乾隆棺槨「鬼頂門」之謎:陪葬國寶九龍寶劍,為何最終成了廢鐵?
    他既是執掌國家的皇帝,又是資深收藏家,涉獵廣泛的學者,同時還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詩人,平庸卻自負的書法家,偉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獵手……可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死後其陵墓卻被人瘋狂盜掘,同時還發生了一件件詭異的事情,今天就來講講這背後的故事。乾隆是一個興趣極為廣泛的皇帝,但他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對藝術品的瘋狂追求。
  • 《雍正王朝》兩段不倫之情,為何留下了鄭春華,刪改喬引娣?
    其實鄭春華在被封為妃子之間,只是服侍康熙的一個小宮女,她能被封為妃子,甚至後來做了貴妃,都是和太子有關係的。康熙皇帝對太子的教育非常嚴厲,大有恨鐵不成鋼之勢。他在教訓太子的時候毫不避諱身邊的宮女太監,太子從小便怕他,長此以往,太子似乎只是為了「不犯錯」而活,懦弱無能。這一日,康熙又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太子,鄭春華看太子可憐兮兮的模樣,動了惻隱之心。
  • 雍正為何要違背正統建清西陵?乾隆又為何不願意埋在清西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當了十三年皇帝的雍正皇帝駕崩於圓明園。這位皇帝一生可謂是留下了太多的謎團,從他的繼位到死亡,都成為了後人們的談資,而他最後的歸宿也是個謎,因為他沒有隨著父親康熙皇帝葬在清東陵,而是獨自開闢了一片新的陵園——清西陵。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為什麼最後放他自由了呢?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鄔思道是四爺胤禛身邊的師爺,他神機妙算,不需要出面,只聽朝中的局勢就可以運籌帷幄,胤禛對於他十分倚重。鄔思道如此老謀深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何還是不遺餘力的為雍正出謀劃策呢?因為很簡單,當時形勢所逼,不得不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