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家兩代人都是從事裝修工作的,公公是個老木工,會非常傳統的木工手藝,老公說他也是從小和父親學到了很多。後來隨著傳統木工家具越來越沒有市場,為了生計公公就做了裝修木工,後來老公也是子承父業。我和老公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我們都是一個村的,才結婚的時候老公和公公一直都是在城裡做裝修工,因為人工費一直都在漲,所以每年的收入也挺不錯的。老公是個比較有想法的人,總不能自己一輩子做木工吧,於是後來就靠自己的能力做了項目經理,讓手下的工人做活,自己去裝修公司接項目,雖然很辛苦但是日子也很有盼頭。結婚的時候我們連房子都沒有,結婚的這十幾年我們已經買了兩套房,公公也早就退休養老了。第二套就是目前正在裝修的這套,是一個120㎡的複式樓,以前家裡的那套房子也是老公和工人一起裝的,因為那時候也沒多少錢,自己能做一點就省一點人工費,這套房我就想著,忙活這麼多年了,活也沒必要自己幹了。現在很多都是定製家居,我們認識廠家也能拿到不錯的價格,於是和老公商量他就同意了。但是家裡的定製樓梯安裝好以後,老公就很不滿意,說有很多缺陷,原本我們準備樓梯下面的柜子定製,然後洗手臺買成品的。但是老公就是不同意,堅持「自製」洗手臺和樓梯櫃,沒辦法實在拗不過他,他平時很辛苦,市區到處跑有時候還跑周邊城市的項目,不過作為媳婦也只能支持了。製作過程前前後後我都是跟著拍了下來,老公的手藝一點沒丟!完工後我懵了,實用漂亮極了!比定製的還好看,曬到業主群鄰居也是羨慕極了。這一次鼓起勇氣曬到網上來,希望各位網友評一下,是自製的好還是定製的好?
這裡就是樓梯下面了,中間有一個隔牆,右邊是樓梯間我們準備做小儲物間的。左邊是預留的一個洗手臺區域,其實主要是為了燒茶洗水果用的,因為家裡人都喜歡喝茶吃水果,但是很懶都不願意去廚房燒水……所以就有了這個初衷。
老公買了樟子松和紅橡木方,二者價格差異比較大。拿樟松先來做樓梯櫃的木框,思考再三老公說準備做榫卯結構(就是一種不用釘子就能固定木質零件的傳統工藝)。
就是圖中這個樣子了,兩塊木條之間做上榫卯工藝的卡槽,就像拼積木一樣,看上去很簡單,其實這個中間涉及到測量切割等等的工序,我一個外行人只能看看熱鬧了。
框架大概就是這樣子了。
來曬曬我老公做的樓梯櫃的全部的榫卯零件,每一個上的卡槽都不一樣,要花費不少心思呢。
加下來老公就是加工橡木了,以此先來製作家裡的木質洗手臺。
因為我不是24小時盯著拍照,老公又要做木工所以也不方便讓他拍,我就沒事去一下我家的裝修工地瞅瞅,拍拍照。如圖,洗手臺的大致框架已經出來了。
可以看看拼接的細節,我自己是看不懂的,但是覺得真的很厲害。這個才是傳統的中國木工活,現在的釘子木工比不了的。
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安裝好。
然後後面還要做腰線、地板側板等等的一些零件,框架沒問題之後。
用膠水粘好然後用特製的工具固定等待乾燥。
同時做出洗手臺柜子下面的抽屜,老公說抽屜用的是「燕尾榫」的工藝,名字挺好聽但是我完全不懂。
樓梯櫃的門也做好了,洗手臺櫃都成型了,做一些細節調整之後老公就要上油漆了。
我記得是第一遍用水性的封閉油漆去毛刺,然後還要塗刷兩遍白色底氣。
最後上兩遍白色面漆。
放好之後再做好臺面裝好洗手盆,顏值立馬就提升啦!
臺面最後刷成了深色,這個工序老公說更繁雜。先上色完成,然後上封閉水性漆,因為想做的全封閉有防水的效果,所以加了6遍水性底漆,最後又做了2遍水性面漆就是這個效果了。
再看看樓梯櫃也完美地完成了。
是不是顏值很不錯?當時才完工都都看懵了,太喜歡了!左邊可以洗水果洗手少茶水,右邊的樓梯間可以儲物,感覺比定製的柜子和成品的洗手臺都要好很多,畢竟是老公自己做的嘛。現在我家硬裝已經基本完工了,其實很簡單就是裝了個簡美風,正在打掃等家具進來。小區的鄰居也是偶爾跑上跑下參觀,紛紛表示羨慕極了。不知道各位網友看了覺得如何呢?你們認為是定製的好還是木工做的好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