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曼:她以光來書寫詩,以詩來捕捉光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茱萸 文學報

在梁小曼的詩中能領略到畫面的縱深,而在她的攝影中又能感知到聲音和念頭的美妙。從這個角度說,她是在以寫詩的方式攝影,而以攝影的方式寫詩。

「我在影像的旁邊寫字」

——梁小曼《系統故障:詩與攝影2009—2019》讀後

文丨茱萸

「我在影像的旁邊寫字」,是詩人也斯(梁秉鈞)的詩《香港歷史明信片》裡的一行。拈來一句現成的詩作為文章的標題,當然是我的「斷章取義」。不過,並不意味著它與我將要涉及的主題毫無關聯。

這首飽含香港歷史記憶的詩寫於1994年——那是梁小曼的少女時代。大概就在這一年,或前後幾年,她收到了一臺來自母親贈予以作為生日禮物的德國產光學相機,開始了以鏡頭方式進行的「寫作」練習。

在《系統故障》的「副題」中,「詩」被放置在了「攝影」的前面,但對於梁小曼的書寫歷程而言,「攝影」卻是先於「詩」的存在——將攝影視為一種書寫行為並不奇怪,甚至不只是一個被「賦魅」了的實事求是,更有詞源學意義上的根據:英文的photograph一詞,源出古希臘語,本義即「用光來書寫」。

《系統故障:詩與攝影2009—2019》

梁小曼/著

譯林出版社

梁小曼這部《系統故障》既是「用光來書寫」的痕跡,更是「在影像的旁邊寫字」的最好證明。她出生、成長和定居在深圳,這座城市與也斯的香港隔海相望,分別在近四十年和百餘年間得盡時代風氣和地緣優勢,又同樣遭遇了粵語文化的流風所及——因而有著一種奇異而迷人的親緣性。但要論歷史,比起香港來,深圳還是顯得太年輕了,年輕到沒什麼包袱,輕盈到不需要歷史的沉重。

梁小曼的鏡頭並不總是對準深圳,實際上,《系統故障》裡的攝影作品對應的場景和對象物散落於世界各處。她的「用光書寫」並不是專題式的,也沒有那種強烈目的性的驅動,更沒有太多要試圖成為一種見證物的「歷史明信片」的野心。對此她有一種近於神秘主義的自闡:「我只是享受攝影的那一瞬間,……也許是拍攝對象選擇了我。」

梁小曼,上海,徠卡X2,2014

在攝影上,她一任天賦於其中起著關鍵作用,一任事物「如其所是」那般呈現在環境中。

相比於這個,她在詩的寫作上好像要更「患得患失」一些,同時在其中灌注了更多自主幹預的因素。我感覺她很在乎自己的詩,也在乎她所信任的朋友和讀者會對它們作出怎樣的評價。

這或許是有一個強力的參照系施加持續影響的結果——譬如,她譯詩的對象,她的師友以及她熟稔並常參與其間的當代漢語詩人圈子。前者多是歷經考驗的大師,後者則不乏漢語中極優秀的一批詩人。

詩人陳東東、龐培、莫西子詩

梁小曼鏡頭下的「影像中的詩人」

話說回來,也斯的這首《香港歷史明信片》,讓人聯想到漢語新詩更早時期的一組特殊之作:出自鷗外鷗(李宗大)之手的《香港的ALBUM》(又作《香港的照像冊》)鷗外鷗這組詩與「照像」(即攝影)有著莫大的關聯,題裡的「照像冊」並非只是一種文學修辭,據鷗外鷗自述,確實有「香港的ALBUM」這樣一份完整的實物存在:「當時和一個贊助我計劃寫這一輯詩的朋友,手握了照像機每日到街上去攝取詩的鏡頭,拍了百多張照片,一面也寫成了詩集。」

而《鷗外詩集》裡收錄這幾首詩的時候,照片一併印了出來——這種「詩與攝影並置互動以傳達深層意義」的做法,在當時可以說相當前衛,更以影像和文字的雙重見證,為讀者留存了1930年代香港的時代風貌的一段切片。這種「詩與攝影」的組合,是具有很強社會屬性的藝術創作。

梁小曼的《系統故障》不是鷗外鷗式的。換句話說,它無意於成為某種「歷史的見證」——也斯在《香港歷史明信片》裡卻不忘追問「歷史是怎樣建構出來的」;無意於變作某個時代的風貌切片——哪怕隨著時間的流逝,它會無意間被選擇成為這樣的切片。

梁小曼,大理,徠卡MP,2019

其中的攝影作品與詩之間的並置(從編排上來說,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並置)和互動,也不靠共享某類題材來驅動。《系統故障》的組織邏輯,不是《香港的ALBUM》這樣的「詩圖互證」,也沒有某種很強的系統性在起作用。詩的編排主要遵循編年原則,並經過了某種有意識的篩選;攝影作品的編排,除了分出彩色與黑白兩輯外,輯內的布置則稍微顯得慵懶和漫不經心,或者說,灑脫自然——這倒是和她攝影的初衷及呈現出的某種藝術氣質頗為吻合。

通常而言,攝影是對光線與色彩的運用,而詩的質感常常取決於聲音和節奏被如何組合。前者是屬於視覺的,後者的聲音和思維屬性更強烈一些。但梁小曼的詩裡常有很強的畫面感,比如《亞斯文》《操場》《金色泳池》等;而在依靠她的鏡頭捕捉到的影像中,則不時地呈露出一種節奏和旋律,一種微妙的意趣。

是的,我在她的詩中領略到了畫面的縱深,而在她的攝影中感知到了聲音和念頭的美妙。從這個角度說,她正是在——以寫詩的方式攝影,而以攝影的方式寫詩。

梁小曼手繪作品

這是《系統故障》跟通常的或流行的「攝影詩」「詩攝影」的不同處,當然,也是它的令人欣喜之處。「通常」通常是自成一個系統的,一旦自成系統則免不了喪失其活力而趨向於陳舊。梁小曼在光影與詞語的「雙重書寫」上,打亂了這種系統的陳舊性,那麼詩集的標題,以及內文收錄的那首《系統故障》,其實又像是作者主張的清晰自白——這樣一來,隱藏在漫不經心與一任天賦的背後的梁小曼,其實又有著極其強烈的藝術自主性了。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新媒體編輯:袁歡

配圖:梁小曼作品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原標題:《梁小曼:她以光來書寫詩,以詩來捕捉光 | 新批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葉嘉瑩:把不懂詩的人接到詩裡來
    92歲那年,她挑選了218首古詩詞,給兒童作古詩讀本,轉年又為這些詩詞錄製了講解和吟誦。91歲時,她還在70平方米的住宅裡給研究生上課。博士生、碩士生,加上來旁聽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課有二三十人。後來,課程和講座的視頻被整理出來放到網上,她一下子成了講詩詞的「網紅」。
  • 《以光之名——極黑之夜的曙光》:看遠東人如何在黑暗中點亮希望
    每年平均三分之二的時間出差在外行程加起來可繞地球十幾圈去過海拔四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到過波濤洶湧的伶仃洋爬過一百多米的高壓鐵塔進過常年陰暗潮溼的礦洞這就是遠東市場服務人員的日常《以光之名》為我們揭開了遠東市場服務工程師們傳遞光明與溫暖背後的故事
  • 如何捕捉孩子們脫口而出的詩?成長的秘密值得一探究竟
    「兒童詩創作隊伍的龐大,可見一斑。」在此次童詩徵集活動中,小作者的作品佔了近50%,其年齡分布從兩三歲到十幾歲。據孤城介紹,最小的是《舒妤詩話》的作者舒妤,才2歲半。她的作品名為《禮物》,「等我長大了/飛到天上/摘下星星和月亮/送給每一個人/當作禮物」。小女孩的父親還發來一段文字:「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舒妤兩歲起開始牙牙學語,我零零散散為她記錄一些似詩非詩卻又頗具詩意的話語。」
  • 她,又來了
    由於民權縣周邊的水多,加之水質變好,近幾年每到這個時候就有大量的崖沙燕來這裡繁蛋、孵化。捕食活動在空中,專門捕食空中飛行性昆蟲,尤其善於捕捉接近地面和水面的低空飛行昆蟲。近些年來民權縣野生動物的增多有這些鳥類攝影家很大的功勞和貢獻。
  •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用這些詩來形容李子柒,詩美景美人更美
    我們喜歡李子柒,究竟是喜歡什麼,是她的田園牧歌,還是她的滿滿技能?或許都不是,我們喜歡她是因為她照亮了我們的初心,曾經的我們都長于田園,都有著滿滿的求生本能,但最後大多數都湧入了名和利的車水馬龍。今日筆者以這些美麗的詩句,來描述這位勤勞美麗的女子,詩美景美人也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 「光之使者,你老了」,這是來自託雷基亞的最無情的嘲諷
    成為光之使者,也註定是託雷基亞永遠無法達成的夢想。弱小是原罪在沒有希卡利事件衝擊之前,託雷基亞絲毫不懷疑,泰羅就是一個天真完美的存在。二人之間的相處,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希卡利事件後,託雷基亞受到的衝擊和影響太大了。他開始覺得光明無比脆弱,開始覺得光明非常虛偽,更深刻的明白,自己是如此的弱小。
  • 《詩·中國》開啟第二次錄製 安徽衛視邀您來數「星星」
    由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詩刊》社共同打造的大型文化詩歌類欄目《詩·中國》,自從在安徽衛視播出以來,獲得業界的廣泛讚譽,觀眾對於接下來的節目也充滿期待。據悉,將開啟第二次錄製,與首次錄製相比,嘉賓陣容再次升級,眾多名人的加盟使得節目更加「星光熠熠」。
  • 《QQ炫舞》以光之名許你所願 魔法套寵物時裝任選機不可失哦!
    《QQ炫舞》以光之名許你所願 魔法套寵物時裝任選機不可失哦!時間:2018-04-15 15:41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QQ炫舞》以光之名許你所願 魔法套寵物時裝任選機不可失哦!
  • 讀了林徽因的9首詩,才知她竟如此浪漫
    無論在什麼位置上,她的表現都十分出眾。她和梁思成實地勘察了數十處古代建築,為古建築的發掘和保護做出了貢獻。不論是誰,這樣輕快靈動的一首詩,給明媚的四月天落下了最好的註解。·笑的是她惺松的鬈髮,散亂的挨著她耳朵。輕軟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湧進了你的心窩。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雲的留痕,浪的柔波。
  • 再來一篇《蟬蛻》同款小詩,《十二星瓢蟲》,依舊那麼優美
    前兩天,小夢轉發了小學生作者安安一篇優美的小詩《蟬蛻》,獲得了大家的喜歡。在《蟬蛻》那篇小詩中,我們讀到了一種美,一種生於自然卻超越了自然的美。今天小夢要和大家分享的小詩《十二星瓢蟲》,它的作者依然是小學生安安,文筆也依舊是那麼優美。
  •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海子這首詩沒有想像力的根本讀不懂
    此時海子的詩歌裡充斥著對生命的讚美,「赤腳」這個特殊的意象在筆者看來是海子精心而為之,只有光著腳才能夠完全的親近大地。這段詩歌的前半部分可以說是海子歌頌生命,讚頌生活,能夠出現在世上本身就是一件美事,沒必要去自找不痛快。這種只有著太陽一種意象,還算是比較好理解,然而後半部分沒有想像力可就是真的讀不懂了。
  • 謝默斯·希尼:我用詩歌來察看自己,並讓黑暗回聲共鳴 | 一詩一會
    但完工之後一切都會拆光,露出那些堅實牢靠的石牆。所以,親愛的,若是你我兩人之間的舊橋像要離析分崩,別害怕。不妨讓腳手架倒落,但我們築起的石牆有十足把握。 每天早晨她都要來打水像一隻老蝙蝠跌跌撞撞:泵井的百日咳,提桶咣當和盛滿時緩緩漸弱的音符
  • 林徽因的詩告訴你:為何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都對她一生深愛!
    這首詩的美絕不僅僅局限於表面的文字,它體現出林徽因對人生大境界深刻體悟,超越凡俗,而這也正是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這三個大名頂頂的人物甘願為其奉獻一生所愛的根本原因!今天,騫尋就和大家一起走進林徽因和她的詩世界。
  • 辛棄疾《驀山溪》:野花啼鳥,不肯入詩來
    喚取故人來,伴先生,風煙杖屨。行穿窈窕,時歷小崎嶇。斜帶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一尊遐想,剩有淵明趣。山上有停雲,看山下,濛濛細雨。野花啼鳥,不肯入詩來,還一似,笑翁詩,句沒安排處。小橋下的流水,潺潺向前,流到前溪中去。邀請故人來陪我遊玩,竹杖芒鞋,向竹徑出發。穿過曲折的林間道路,越過起伏的山丘,來到停雲竹徑。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編者:庚子春的戰「疫」,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道印痕。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作家、評論家的文字,也許不是最直觀的記述,但這些最直面的記錄。這些文字,必將成為這一非常時期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其歷史意義,必將深遠。
  • 詩妮娜監獄培訓照片曝光,光腳下田插秧,每天還聽佛經
    近日,泰國媒體發出了一整組詩妮娜貴妃在獄中勞作的照片,照片中詩妮娜貴妃光腳下田插秧、雙手在田裡勞作非常接地氣,原本以為這是貴妃此前在女子監獄裡受訓的照片,結果才知道這是泰王為她設立的一個監獄職業培訓項目,由詩妮娜親自示範培訓,主要為監獄犯罪分子提供技能培訓,讓他們出獄後還有一技之長!
  • 皛玊談詩:賦詩用韻多無奈,孤雁出入群中來
    在古往今來許多詩歌名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類詩,用平水韻來看,總有一個韻腳,或在首句或在尾句,是出韻的。當然,如果以新韻來看,基本上都是符合格律要求的。其實,這種用韻是允許的,它叫「孤雁出群與孤雁入群」。唐宋人常不拘首尾句韻腳之規,而借用鄰韻,後世稱為孤雁出(入)群格,意為一隻孤單的雁出入雁群之中。賦詩用韻多無奈,孤雁出入群中來。
  • 萌萌:父輩為詩受難,她把自己活成了詩
    在學者孫周興的眼裡,她就是當代最重要的女性思想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視野,對感覺、情緒、語言、意義等重大哲學問題做了原創性的思考和表達」。在學者許紀霖看來,她是「一個生錯了時代的才女」,倘若早生半個世紀,她也許就又是一個林徽因。如今,距離萌萌逝去已十年,七卷本《萌萌集》日前由北京世紀文景公司出版。從文集中好友們的敘述裡,我們有幸得以窺見這位優雅女人和她所生逢的坎坷時代。
  • 她6歲寫一詩被贊神童,父親看後搖頭:此女將來必定失德,出家吧
    李冶天生美貌多情,看待萬事萬物都自帶一股愁緒,小時候的她看見院子裡開到極盛、眼瞅著就該凋謝的薔薇花時,心有所感脫口吟出: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此時李冶的父親就在旁邊,聽到女兒念出這樣的句子,不禁大驚,連忙追問女兒看了些什麼書。得知是女兒自己感懷吟出的後,父親連連搖頭:此女將來必定失德!
  • 蘇軾被朋友的妻子趕出家門,連忙寫首詩來調侃,因此誕生了個成語
    來人回了話,太宗皇帝哈哈大笑,房夫人這樣堅定,看來這家務事管不了了,賜去的美女趕緊回來吧。「吃醋」一詞,便是由此而來。同樣怕老婆的還有名將戚繼光。面對倭寇,戚繼光那是威武神勇,可是提到自己家的河東獅,戚將軍就會嚇得立即找地方躲起來。有一次他的屬下看不下去了,讓戚繼光把夫人騙到軍營裡來,之後大家一起將她捉住,命其向將軍認錯,想必以後就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