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在中國的火熱已經從網絡平臺延伸到了院線大熒幕上,僅年末兩個月,就有多達3部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院線上映。定檔12月2日的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首日票房達到7543.8萬元,截至12月3日15時20分,不到兩天累計票房已經達到1.53億元,走勢比當年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者《哆啦A夢:伴我同行》更勁。這部電影早在日本上映期間,就備受中國粉絲期待。國內上映前,在社交網絡刷屏的「《你的名字。》同款濾鏡」更是給這部電影的火熱添了一把柴。
你的名字
「這部作品在貓眼電影上想看的人數已經超過了22萬,排在今年所有影片的第一位,還有它的百度指數也非常好,還未上映它已經註定是一個現象級的作品,因為它的口碑已經傳播出去。」光線傳媒彩條屋影業總經理易巧在該片上映前接受財經天下(ID:cjtxzk)採訪時表示,希望這部作品能成為今年國內動畫市場上,繼年初的《瘋狂動物城》,年中的《大魚海棠》 之後,在年末的又一現象級作品。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你的名字。》在日本本土已獲得194億日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的超高票房,成為日本年度票房總冠軍。其製作成本在8億日元左右,最初的目標票房僅為20億日元,現在的票房成績已經是製作成本的23.75倍。此外,該片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歷史中已排名第三,前兩名均為大師宮崎駿作品,分別是304億日元的《千與千尋》與196億日元的《哈爾的移動城堡》。
時間再往前推一些。11月11日,《航海王之黃金城》在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浩瀚聲勢下悄然上映,根據貓眼電影票房數據,其首日票房高達2366.4萬元,幾乎趕上李安新片的2541.6萬元。截至財經天下(ID:cjtxzk)記者發稿時,《航海王之黃金城》票房已經達到1.07億元,成為今年繼《火影忍者:博人傳》和《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以來第三部在國內票房破億的日本動畫電影。
另一部在11月上映的電影是《名偵探柯南:純黑的惡夢》,首日票房則相形見絀,僅為522.4萬元,目前累計票房2977.6萬元。這是柯南系列的第20部劇場版電影,在日本上映期間收穫了67億日元的票房,是該系列最高的票房紀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該片國內票房沒有引爆,或許是該系列此前已有多部劇場版在國內上映,受眾新鮮度降低的緣故。
如果把時間跨度繼續加大,2016年以來,登錄中國的日本電影呈井噴之勢。引進院線公映的日本電影高達11部,其中9部為動畫電影。但僅在一年以前,國內只有《哆啦A夢:伴我同行》及《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兩部日本電影在國內上映。甚至在2011年~2015年5年期間引進的日本電影總和也僅為6部,不及今年一年的數量。
哆啦A夢
事實上,自2000年廣電總局頒布《關於加強動畫片引進和播放管理的通知》開始,中國對於日本動畫有著長達10年的限制史。當時,日本動畫作品《北鬥神拳》被認定為充斥暴力場面,使得日本動畫作品幾乎絕跡於國內大熒幕。
到2006年,廣電總局要求在黃金時段不能播出進口動畫,這讓日本動畫在國內電視屏幕上也逐漸銷聲匿跡。直到後期視頻網站興起,日本動畫才又得以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中。
2010年,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日本動畫電影又開始零星出現在國內院線。以《名偵探柯南》劇場版電影為例,2010年的《漆黑的追蹤者》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最終票房為937.9萬元。此後,該系列《沉默的15分鐘》以及《業火的向日葵》 也分別於2011年及2015年引進內地。
即便如此,2015年文化部還曾發文,認為《進擊的巨人》《東京食屍鬼》等當紅日本動畫「宣揚以暴制暴」,將其列入「禁播黑名單」並要求進行全網下架處理。甚至還有法制節目以《名偵探柯南》存在教導未成年人如何犯罪為由,對其口誅筆伐。
東京食屍鬼
此外,這些引進的動畫電影在國內票房雖然呈上升趨勢,但一直不溫不火沒有票房破億的作品,直到2015年5月《哆啦A夢:伴我同行》上映。據了解,該片在國內最終票房達到5.3億元,甚至超過了在日本本土的票房成績(4.15 億元)。易巧分析稱,這樣驚人的票房一方面是由於哆啦A夢這一系列在國內的受眾基礎,另一方面其3D的放映形式也為其票房增色不少。
多位接受財經天下(ID:cjtxzk)採訪的中國片方都表示,《哆啦A夢:伴我同行》是一個轉折,它讓業界看到了日本動畫電影的商業潛力,也使得今年日本動畫電影如井噴般地登陸國內院線。
易巧告訴記者,一般日本電影的引進有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要自己去發現具有商業潛力的作品,跟日方進行相關談判。再通過國內具有引進資質的中影或華夏去洽談引進事宜。在確定引進之後,就可以開始做電影的宣發。
而從引進方式來看,日本電影一般為批片,即通過買斷在日本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的「舊片」版權的形式進行引進,比如《哆啦A夢:伴我同行》就比日本本土晚近一年才在國內上映。但在後期,也開始出現一些以「版權金+分帳」模式引進的日本電影。
在國內上映時間的滯後,帶來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盜版網絡資源橫行。
比如《你的名字。》,雖然已經儘量減少該片在國內上映的時間差,但記者了解到仍有不少人已經在網上觀看過盜版資源。「盜版當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真正想看的人他們還是會去電影院看。去年《哆啦A夢》出現的問題更嚴重,已經有了高清版盜版,但它的票房仍舊取得那麼好的成績。」易巧表示。
雖然有諸如此類的問題存在,但相對廉價的批片成本對於國內參與發行的公司來說,也能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據南都娛樂報導,從業內慣例推算,這些從日本引進的批片,買回來價格大多在幾十萬美元左右,折算成人民幣約五六百萬元。同時, 因為是市場熟悉的動漫IP,推廣所用的宣發和物料費用又能省下不少。整體下來,影片只需要有3000萬元的票房,就能收回成本。
「一兩千萬元的票房,基本是賠錢或者保本。大幾千萬或者小一億,就能略賺。如果想要有比較高的盈利,就需要做現象級的作品,票房到兩三億的量級才行。」易巧解釋道,除此之外,如何跟版權方談更好的條件,如何在國內做宣發,如何做後期的衍生品開發等都決定了一部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的盈利能力。
但並不是所有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都能滿載而歸。同樣是超級大IP的龍珠系列電影《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雖然在日本本土獲得32.8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但在內地票房卻僅為1025億元,相比於其高達千萬元級別的版權費,片商的盈利狀況不言自明。
此外,如愛奇藝參與引進的《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雖然較龍珠票房更高,達到2588.5萬元,但愛奇藝影業發行總經理南飛仍然認為沒有達到理想成績。「大家覺得老的日本大IP會有好的表現,但有一個問題,過於老的IP會使得消費者的認知過程變長、認知難度增加。」
櫻桃小丸子
從目前引進國內的日本動畫電影來看,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長篇連載的超級大IP動畫的劇場版電影,它們承載了80後和90後這一群體的記憶,這一群體也願意為其買單;二是有著超強號召力的知名動畫導演的原創電影作品。而諸如《love live !》《少女與戰車》這類新興的動畫,雖然在日本本土票房也全線飄紅,但因為在中國市場缺少受眾,自然也不會引進。
對於引進的兩種類型電影,南飛認為,像《你的名字。》這類原創電影,有熱度,有營銷點,還有好的故事,這幾點融合下來,才會在市場上有更好的表現,會是將來的主流。「明年開始,一些老的日本IP引進的意義就不太大了,這些IP可能更多地是在販賣情懷,不具備市場張力,也難以觸及到95後的年輕群體。」
易巧也表示,原創電影的想像空間更加巨大。「國內之前引進的項目以劇場版居多,因為它有粉絲基礎,看上去比較保險。但因為自身定位的原因,彩條屋更看好新海誠這類製作精良、故事完整、也有市場熱度的原創電影作品。」他指出,像《love live !》這類動畫受眾群體相對狹窄,引進還是以網絡為主比較合適。
但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日本動畫電影能帶來的收益可以預見,但包括愛奇藝、光線彩條屋在內的多家國內片方均表示,這類電影只是一個輔助類別,並不會將其當做主營項目來做。
「引進片能分到的錢會更少,國產片分帳比例會更高。另外引進片畢竟需要跟很多家去爭取,而且也不一定每年都有《你的名字。》這樣的好作品。如果是自己製作,在上映的時間、分帳的比例等方面都會比較有保障。」易巧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