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在前面說過關於孔雀魚的混養,可是還是很多魚友在問,到底怎麼混養比較好。家養孔雀魚一般都會選擇混養其它小型熱帶魚,因為長時間飼養單一品系的孔雀魚會引起飼養者的審美疲勞,也會讓魚缸看起來太過單調,所以,今天老狼就說說孔雀魚混養的那些事兒吧。
這是最基本的混養要素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白色是百搭,比如說木炭黑孔雀配白瑪麗,全紅配白瑪麗,冰藍配白瑪麗,都是很好看的。當然,也有魚友喜歡一缸五彩繽紛,但是顏色太多的話,對觀賞而言有時會讓你眼花繚亂,遠觀還好,近看就不舒服了。所以,這點看個人喜歡了。
這點是很重要的,想要混養,就一定要先去了解想要混養的魚的生活環境,有衝突的儘量不要混,比如說:孔雀魚喜歡弱鹼性水,而你想混養的魚喜歡弱酸性水,那就不要混,雖然有時兩種魚都可以活的好好的,但是出狀況的概率也會很高。經常有些魚友喜歡燈魚和孔雀魚混養,最常見的就是草缸裡各種燈魚和孔雀魚混,老狼一直都覺得草缸不要養孔雀魚,因為草缸普遍酸水,孔雀魚容易出狀況,燒尾、腹水都是比較高發的。
這點是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混養必須要生活習性相類似的才可以,孔雀魚是屬於比較溫順的熱帶小型魚,那混養就必須也是溫順的熱帶小型魚,比如瑪麗魚、球瑪麗魚、斑馬、米奇、月光等。如果混養一些比較兇的雜食性魚,那對孔雀魚來講就是災難。孔雀魚最大的觀賞點在尾巴,大而美的尾巴很容易遭魚嫉恨,所以有很多魚都喜歡咬孔雀魚尾巴,比如虎皮、拐棍燈、燕魚、小蜜蜂、紅劍、金波子、阿凡達、藍寶鳳凰球、迷你鸚鵡等,如果混養了肉食性魚,那就不單單是咬尾巴的問題了,直接羊入虎口了,比如三湖鯛、紅腹水虎等。
還有就是生活空間,孔雀魚屬於上層魚,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水族箱的上半部分嬉戲,所以混養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中下層魚,比如球瑪麗魚、斑馬魚、米奇魚、鼠魚、鬍子、大帆、其它異型等,這樣整個水族箱就不會覺得太空了。
自古以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不變的,如果在孔雀魚缸裡混養中大型觀賞魚,那孔雀魚的命運就只有一個:成為飼料。比如:羅漢、地圖、鸚鵡、龍魚、戰船等。
不同品系的孔雀魚之間進行混養,也是不少魚友所喜歡的,老狼的觀點是:如果你不是對孔雀魚感興趣,而是單純覺得孔雀魚好看才養的,那就無所謂了,隨便買幾個品系的孔雀魚混養都沒有問題,只要你自己看著舒服就OK;如果你是對孔雀魚特別感興趣,想一直玩孔雀魚的話,老狼建議你千萬不要混,一旦混了,最終結果就是一缸串串。
這裡涉及到一個是否有長久興趣的問題,沒有長久興趣的可以隨便混,因為孔雀魚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強的,不同品系之間進行交配後,生出來的子代就不是單品系孔雀魚了,基因會出現不穩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串。
但如果有長久興趣的魚友,養一缸串串肯定滿足不了你,你需要的是純種的品系孔雀魚,需要的是養出狀態、表現很好的孔雀魚,那你就不能混養了,一個缸只養一個品系的孔雀魚,有條件的話在小魚崽兒一個月後要公母分開養,有針對性的挑選種魚進行交配。這將是一個漫長、有趣、有成就感的過程,當然也是一個不斷加缸的過程
說了這麼多,老狼最後還是強調一下,魚友們養魚目的各不相同,專門養孔雀魚的魚友可能並不會贊成混養,但家養孔雀魚的魚友和玩家不一樣,前者更看重的是觀賞性,後者看重的是品系的表現,所以,這篇文只是寫給家養孔雀魚魚友看的,玩家魚友們勿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