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植物圖鑑|愛上艾 慢說「艾」習俗

2021-01-10 四川智庫

在我眼裡,由來已久的,艾是一個很美好的字,艾草是我極愛的植物。

少時家裡有一本1953年初版的已經翻成油渣子的新華字典,正文第二頁就有那個長得很好看的「艾」字,在一眾看上去就不舒服的「哀」「癌」字後面,有這麼一個養眼提神的字,看著就讓人歡喜。加之,我一直很不喜歡自己的姓,一認得這個「艾」,就很想跟著它姓。及至後來看到張愛玲小說裡的主人公叫小艾,還有些恨恨地認為那女子奪了我的姓。

記憶裡,在我們鄉下家家戶戶的門枋上都掛著一束端陽節採的灰白脆幹的,在婆婆孃孃們的口裡時而叫端陽艾時而叫陳艾的東西,那完全就是居家帶娃必備之良藥——

奶娃兒出生三天,要用陳艾熬水給娃「洗三」;小娃兒肚子疼了,就用陳艾煎水給娃止肚子痛。

大娃兒淌鼻血了,就把陳艾揉成小坨坨塞在鼻洞子裡止血。

大小娃兒身上起小紅疙瘩了,就用陳艾、菖蒲、燈芯草煮一鍋水讓娃去泡澡……

讀書的時候,在《詩經王風採葛》中讀到:「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更是覺得那艾真是無比美好。

在參加工作,忙於生計後,雖然艾草還是常見的,卻漸漸淡忘了陳艾這種東西。及至地震後有一天翻看女兒2009年第十版的字典,才發現「艾」字的注釋外又加了以下內容:一是漂亮、美,說「少艾」就是年輕漂亮的人,一是指姓。看到「少艾」的釋意,不禁莞爾一笑,心想,如此說來,陳艾當作何解?雖然後來知道了陳艾其實是指存放一年以上的艾草,還是覺得陳艾像是某一個有故事的人的名字,而我,還是想姓艾,最好就叫小艾,那樣就可以假裝自己又年輕又美好。

後來,對艾灸產生了興趣,是聽說艾灸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艾葉燃燒後的煙會找水,古代行軍打仗時,可以順著艾煙尋找到水源,同理,如果在人體適當的穴位艾灸,艾葉做成的艾絨燃燒的煙也能循著經絡,找到身體內寒溼瘀堵地方的寒水和溼水,利用艾的純陽將寒溼排出後,就可使人的氣機恢復、血脈暢通、百病得消。

雖然,現在這種說法被很多人質疑,網絡上也為此展開了大辯論,至今都尚無定論,我在當時卻被這個美好的說法打動了。後來又聽老師說根據現代醫學儀器檢測,艾絨燃燒時發出的物理波,是一種特殊的短紅外線,滲透力是普通短紅外線的三至四倍,和人體發出的物理波段十分吻合,可以與之產生「共振」。因為波段共振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可以讓艾熱能透達人體皮膚深層。最後聽說,天上有太陽,地上有艾草,太陽是「天之陽」,艾草被稱之為「地之陽」,艾熱給人的感覺,就像冬日的暖陽,暖暖的很舒服,是一種源自身體本能的接納和享受,就像是母親的愛一樣溫柔體貼後,我便不可救藥地迷上了艾灸。每當身體有滯重不適時就會給自己做艾灸,雖然經常被女兒戲稱為是在 「qiu臘肉」,但是因為我堅信,艾就是愛,艾灸就是要愛得久,一來二去的,經過堅持不懈的艾灸,這一身「老臘肉」還真是輕爽了許多。

在我迷上書法後,才知道艾絨還是做印泥的原料,光是聽書上說其製作的方法是:取陳艾葉反覆曬杵後篩選乾淨,除去雜質,令其軟細如綿,再經數十日曬,篩揀數十次,一斤只得二、三兩,變為土黃色者,為細艾絨,加硃砂、朱鏢、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調和而成……就覺得美妙無比,心神往之得不行,一直嚮往著哪天能親自試一試。

昨天端午節,小時候常聽老一輩人說這天百草皆是藥,而尤以帶露水的艾草藥性最強,便去小溝扯端陽艾。路上遇到公安局一個同樣前去採艾草的人,他很迷茫,不知道草叢中那些和艾草長得有些近似的艾蒿、水蒿、青蒿、面蒿中,哪一種才是真資格的端陽艾。我因為有小時候經常見到的陳艾的樣子入心入腦,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植株比較粗壯,杆子發白有絨毛,葉子厚實像紙,上面有灰白色短柔毛和白色腺點與小凹點的端陽艾。

當我告之他時,他還是不信,於是我便向度娘求證。結果因為網上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度來度去便查昏了頭。

雖然並沒在百度上查到想要的答案,卻順便學到了許多有關艾草的知識,很是有趣。

原來,艾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菊科蒿屬艾組,蒿屬植物在我國有170種以上,艾是其中一個物種,屬於艾組真艾系,艾組是蒿屬、蒿亞屬的5個組之一,中國有55種,9變種,包括16個系,其中的真艾系在我國有4種,1變種。

在我國,艾草分布廣,被稱為「百草之王」,早在《詩經》中就是一種常見的民生植物,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中國。

《本草綱目》中稱艾為「艾蒿」說其「能治百病」,說: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爾雅》和《埤雅》中記載艾草名為冰臺、灸草,另外,艾草還有葉艾、祁艾、大艾、艾絨、艾蓬、五月艾、黃草、野艾、家陳艾、火艾等眾多稱謂。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全草入藥,有溫經、祛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其為「止血要藥」,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用其煮水洗浴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其還可製成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此外艾草全草還可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為房間消毒。其嫩芽及幼苗可作菜蔬。

因艾葉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鎮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鎮靜及抗過敏;護肝利膽等作用。

艾草可食,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因為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在五月這個被古人認為陽氣最盛,有毒蟲出沒的「毒月」,在門前掛艾草,一來可用於避邪祈福,二來可用來趕走蚊蟲。端午節是五月初五,兩個五重疊,陽氣最盛,毒蟲出沒,幸而艾草藥性最強,能驅邪毒,是為端陽節採艾草掛門前的緣由。

在江南吳語裡,艾被稱為苦草,在《本草求原》中卻稱其為甜草,身在川北的我,因為艾,愛上艾,因為愛,想姓艾,因為很愛這種有意思的草,很想自己是一株艾草,能在人世風雨中怡然自得,甜蜜微笑,有用有趣,有愛有料……

作者:賈琳 文/圖;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協會員。

相關焦點

  • 「唱出四川高校防艾最強音」第二屆「青春無悔·攜手防艾」官方MV溫情上線
    全省各高等院校的同學們用歌聲發出防艾號召,表達防艾決心,呼籲廣大大中學生和青年群體知艾防艾,以潔身自愛、知行合一的理念投入到愛滋病防控事業中,助力健康四川建設。據悉,《青春無悔》MV的拍攝歷時一個半月,來自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 【防艾】每個人必須清楚的防艾知識!
    【防艾】每個人必須清楚的防艾知識!01-04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知艾防艾
  • 【中醫健康課堂】艾是純陽之草,能驅逐寒氣「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端午節過去時間不長 這個植物 也可以說是中藥材 北方的同學肯定是見過的 北方人 在端午的情況下 用於懸架在大門口上> 艾葉草自身是純天然的中藥材 此外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極多 能用來熱水泡腳 散寒、活血止疼等 下邊就實際說一說艾草艾草別名艾蒿(《爾雅》、《本草綱目》),白蒿[神農本草經(部分)、本草綱目(部分
  • 老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三年艾指什麼?
    艾草是一種經常出現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植物,又叫做艾蒿。我們對於艾草最早的記憶應該源自於端午節,因為在古人眼中,艾草是一種具有驅邪氣、保家宅平安的吉祥草,同時,在中醫領域,艾草也很早就向人們展現了它的神奇作用,古語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句話的流傳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不難看出,艾葉在醫用領域具有很高的價值,具體艾草對人體有哪些好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
  • 《明日方舟》艾雅法拉背景考據介紹 艾雅法拉原型是什麼
    導 讀 艾雅法拉是《明日方舟》開服時的首發的六星幹員之一,並且由於三技能火山極高的強度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而直到現在艾雅法拉也是《明日方舟》中最強的法師幹員之一
  • 紅腳艾有望成為廣東第九種道地藥材
    據了解,作為菊科蒿屬中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在我國已有幾年前種植和應用史,早在《詩經》時代,艾草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被用來祛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驅蟲等。民間還認為艾草有闢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至今仍是我國端午風俗。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艾草的價值被進一步發掘,應用更加廣泛,一棵小小艾草已成為一個大產業。
  • 益百分天天艾「艾」護雙眼,為夢想助力
    「艾」護雙眼,為夢想助力  上班看電腦、下班看電視、通勤看手機已經成了現代人用眼過度的真實「寫照」,伴隨著這些不健康用眼習慣的養成,眼乾、眼澀、眼周酸脹等問題接踵而至,嚴重的甚至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工作與學習。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用眼過度已經發展成一個普遍的國民健康問題。
  • 火爆快手的常艾非原唱歌曲《刺心》 受傷女生的獨白
    火爆快手的常艾非原唱歌曲《刺心》 受傷女生的獨白時間:2019-12-04 15: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爆快手的常艾非原唱歌曲《刺心》 受傷女生的獨白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
  • 益百分艾護泡沫沐浴露,把「艾」帶進千家萬戶
    千年古方,艾草入浴  關於艾草的藥效,《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服之則走三陰,逐一切寒溼,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 起沉病之人為康泰」,而我國古代民間也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由於艾草性溫、無毒且能通經絡、理氣血、逐寒溼,自古民間就有以艾入浴的習俗,有些地方的產婦和新生兒也要用艾水洗澡,以起到抑菌止癢的作用。
  • 送「艾」到家 | 出門戴口罩,在家別忘了燻艾條!
    送「艾」到家 | 出門戴口罩,在家別忘了燻艾條!燻艾習俗 自古有之現代養生 巧用艾草① 溫和灸:手持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直接懸於施灸部位之上,與之保持一定距離(2~3cm),使熱力較為溫和地作用於穴位。② 溫灸器灸:選用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在穴位處進行施灸。
  • 「艾樂幼兒園」廣西貴港艾樂幼兒園巡園精彩回顧
    近日,來自艾樂教育的總部的周甦園長前往廣西貴港艾樂幼兒園開展巡園工作。通過指導園所的管理和教學,助力廣西貴港艾樂幼兒園更好地開展辦園工作,從而提供更好的園所服務。Day 1丨11月4日時間來到下午,周園長的到來受到了廣西貴港的幼兒園領導和老師們的熱烈歡迎。
  • 還在「艾」聲嘆氣?北京佑安醫院防艾專家這樣說
    對此,張彤介紹說,實際上,防治愛滋病的藥,全世界也才31種單體藥,也會有一些二合一、三合一合劑的劑型,但都是基於這31種單體藥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目前,我國從國外引進新藥並上市,這釋放出一些信號:中國政府對引進藥,不僅僅是治療愛滋病的藥,還有其他領域的藥都是持非常開放的態度。
  • ...愛爾眼科赴武漢調查艾芬「視網膜脫落」一事 艾芬:調查3分鐘後...
    艾芬稱:「有眼科同行和我說,視野暗淡是眼底的問題,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比植入晶體更有效,並且便宜很多。」為了留存證據,艾芬曾找愛爾眼科討要過自己眼部的術前照片,但對方提供的是一張白內障很嚴重的照片,「這一看就不是我的眼睛。」隨後,艾芬繼續討要,而院方則表示,資料都沒有保存,「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你沒有保存我的,所以就給我隨便發一個?」
  • 寒冬將至,艾煙燻室到底能不能提高抵抗力呢?
    醫藥衛生報訊,鄭州市中醫院的門診大廳裡飄滿艾香,煙氣氤氳,患者和醫務人員穿梭其間。循著煙氣追根溯源,就會發現,門診諮詢臺設置有2個燻艾盒、預檢分診臺設置有1個燻艾盒。在門診大廳,自1月24日(除夕)早上開始,這3個燻艾盒就開始工作,艾條、艾絨持續燃燒,艾煙持續在門診大廳瀰漫,覆蓋門診大廳每個區域。鄭州市中醫院門診大廳放置的艾灸盒「燻艾條可以除溼、殺蟲、除菌。」
  • 教育部:各地各校要組織不同學段校長代表發布校園抗艾防艾宣言
    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不斷推進「師生健康 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校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並形成常態、形成機制、形成氛圍,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重點組織開展三項活動。
  • 七星區:防艾知識宣講進學校
    為提升在校學生對「知艾防艾」知識的認知,近日,由桂林市計劃生育協會組織、七星區計劃生育協會承辦的防艾知識宣講活動在穿山中學開展,共100名初一學生參加了講座。此次講座,邀請了有著30年防艾經驗的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周華傑進行授課,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專家向學生們普及了愛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和有關常識,與他們互動了解防艾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引導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發了孩子們的積極響應,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 艾熱提·馬木提---中國文明網
    艾熱提·馬木提 新華社發  「人民英雄」  艾熱提·馬木提,男,維吾爾族,中共黨員,1969年10月生,2016年9月去世,新疆皮山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皮山縣公安局原副局長。  艾熱提·馬木提:金色盾牌 熱血築就  「人民英雄」艾熱提·馬木提:守衛邊疆鎮平安
  • 艾煙有害嗎?家庭艾灸時排煙方法!
    無火不成灸、無煙不成灸,也就是說有艾、有火、有煙、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艾灸。所以艾灸能體現出的神奇效果就在艾、火、煙。 很多灸友時常因艾煙而煩惱,甚至因為艾煙而放棄艾灸,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而原因有大概就是兩個:一個是不習慣艾煙,一個是擔心長期吸入艾煙會有害健康。
  • 避五毒 制艾虎 穿定製 古代人的避惡月指南
    說的就是孟嘗君出生於五月五日,其父田嬰令其母不要養活他。問及原因,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具體到「五毒」出現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可以追溯到唐代。《玉燭寶典》記載,在唐代的洛陽地區就已經有端午節互贈「闢瘟扇」的習俗。「闢瘟扇」即畫有蜘蛛、蛇、蠍子等五種毒物的扇子。
  • 古代人的避惡月指南:避五毒 制艾虎 穿定製
    除了划龍舟、吃粽子,還有掛菖蒲、沐艾草、做香囊等習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端午節「避五毒」的風俗。所謂五毒是指:蜈蚣、蛇、蟾蜍、蠍子、壁虎。這五種生物在每年夏曆端午日午時,進入高繁衍期,且活動頻繁。因此,在端午節時,人們總是習慣使用各種方法來預防五毒之害。那麼五毒到底有什麼害處?為什麼在端午節時要驅五毒?古代人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驅避五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