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史中的裡程碑,它讓人類的食譜從生食轉變為熟食,進而減少了疾病,促進了人類大腦的發育和文化的進化。
然而在世界各地,依然有很多人熱衷於生食,尤其是生魚片,而日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人喜愛生魚片,並非是心甘情願,而是迫於無奈。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西緣,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高達1000餘次,基本上平均一天三四次。所以為了應對地震的威脅,他們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主要以木材為主。
然而,木質結構的房屋,雖然降低了地震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但木材是可燃物,這又帶來了火災的隱患。
面對十天有七天在發生火災的日子,古代日本人只能儘量避免生火,但不生火吃什麼呀。就在絕望之際,由中國傳來的生魚片,開始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生魚片
魚的脂肪含量低,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同時因為沒有經過傳統的炒、炸、蒸等烹飪方法,因此營養物質完全沒有流失,所以生魚片成為了日本人食物的首選。
日本雖然是島國,但對於日本的平民而言,吃魚依舊是奢侈的事情。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價廉物不美的秋刀魚開始走上了餐桌。
秋刀魚
秋刀魚因為味苦,肉少骨大,一直很不受貴族待見,不過這對於貧困的日本平民而言,卻是不可得的生魚片來源。
為了讓秋刀魚更順口,傳承了中國吃貨文化的日本人,不斷對處理工序進行改良,終於讓秋刀魚成了「貓和你都想了解的滋味」。
(能力所限,有所不足,望見諒,在此十分感謝提出意見的諸位。如果您對歷史人物有什麼獨家心得,請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我們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