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帶來的不僅僅是氣候異常。
海冰融化導致企鵝棲息地減少,食物更難尋覓,大批企鵝幼崽死亡,攝影師還拍到企鵝俯首「默哀」的場面。
同樣面臨生存危機的還有北極熊,捕獵期間它們的遊泳時間越來越長,其中一隻連遊9天687公裡才找到食物。綜合新華社電
俯臥在冰面上,它們仿佛是在為死去的幼崽痛苦哀傷。
英國《每日郵報》27日報導,攝影師近日在南極拍到了數百隻企鵝集體低頭悼念死亡幼仔的畫面,死亡原因不明。
「看到這些帝企鵝因為幼崽死亡而哀傷,令人心痛。」攝影師丹尼爾·J·考克斯說,「它們彎下腰,像人類一樣哀悼。還有的在冰面四處徘徊,試圖找到自己死去的孩子。」
「很難判斷這些幼崽是怎麼死去的,為什麼會死去。但是其他科學家告訴我說,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考克斯說,「天氣變化可能是一個原因,食物缺乏引起的飢餓也可能導致此類悲劇的發生。」
帝企鵝是企鵝中最大和最容易辨認的品種,被認為是南極所有生物中最為脆弱的。近年來,由於氣溫升高,南極地區連續暴發反常暴風雨,而這種暴風雨較暴風雪更為冰冷刺骨,因此常被稱為「南極凍雨」。
對南極小企鵝而言,南極凍雨更是意味著死亡。尤其是初生的阿德利企鵝,其身上只有一層薄薄的絨毛,直至40天大時,才能長出有防水功能的羽毛。在連續多日的暴風雨期間,一旦父母外出覓食,小企鵝就會被淋至全身溼透,最後可能被活活凍死。
2008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FF)發布的一項報告則稱,如果世界溫度上升兩攝氏度,則半數以上的南極企鵝種群都將減少或者滅絕,其中便包括帝企鵝。因為冰層融化使它們失去了撫養幼仔的場所,並減少了它們的食物來源。
北極熊連遊9天近700公裡覓食,弄丟孩子
在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的博福特海中,一頭北極熊遊啊遊,遊啊遊,遊過687公裡,終於在9天後找到一塊浮冰喘口氣。
研究人員指出,氣候變暖,浮冰消融,北極熊面臨生存困難。
北極熊往往遊弋於陸地和海上浮冰之間獵食海豹。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在《極地生物學》發表論文說,海上浮冰逐漸消融,數量減少,北極熊被迫遊行更長距離,危害自身和後代健康。
研究人員之一、動物學家喬治·杜爾納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說:「這頭熊在水溫2攝氏度至6攝氏度的海中連續遊泳232小時,行程687公裡。」
儘管過去研究人員觀察過北極熊在開放水域的活動,但這是第一次全程跟蹤一頭北極熊獵食活動。
2008年8月,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給一頭雌性北極熊套上裝有全球定位系統(GPS)的頸圈,以便精確了解它的狩獵路徑。此外,研究人員還在它皮膚下植入一個溫度記錄器,結合全球定位系統數據來判斷北極熊是否處於水中。兩個月後,研究人員再次找到這頭北極熊,取下裝置。
研究人員發現,北極熊為這次「史詩般的旅程」付出高昂代價。杜爾納說:「兩個月來,它體內脂肪減少22%,還失去了一歲的小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