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江東流浪狗救助中心裡的狗狗。
阿花的主人回河南去了,阿花很傷心。
阿花是一條狗狗。
7月5日那天,阿花的命運走到了轉折點——它的主人老胡原來在杭州大江東前進街道賣早餐,阿花跟了他三四年。最近老胡不想做早餐了,準備回河南老家。老胡其實對阿花也是有感情的,畢竟狗狗跟著他起早摸黑三年多,白天吃店裡的剩菜剩飯,晚上看店。現在老胡要走了,但阿花不能跟著老胡上火車回老家。
這個時候阿花遇到了鄭建江。
鄭建江是誰?這是個讓阿花和它的好多同伴有了新家的男人。
鄭建江人長得敦實,大江東新灣街道人,今年40歲。他在大江東有自己的工廠。
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正在迅猛發展。
大江東農村最常見的是中華田園犬,俗稱草狗,幾乎每家一犬,它們跟阿花一樣沒有「高貴」的血統,也無所謂「身價」。在城市化進程中,這些狗狗的去留成了一個不小的難題,它們沒法跟著主人去高樓去小區生活,一個個都成了流浪狗。
鄭建江和流浪狗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今年7月,鄭建江和朋友們成立了大江東流浪狗救助中心。救助中心環境不錯,位於臨江出海碼頭附近、一大片溼地邊,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小型犬基地,利用做工程用的活動板房;另一個是大型犬基地,在溼地邊的一塊空地上,用鐵絲網圈了3000多平方米。
無家可歸的狗狗們
重新組合成一家
住進救助中心的第一條狗就是阿花,毛色黃白相間。7月5日那天中午,主人老胡帶著阿花來到救助中心。
阿花在救助中心的新家是一間30多平方米的活動板房,生活愜意。
每天早晚兩次有人送來吃的,一開始是周邊公司食堂的剩菜剩飯,過了幾天,夥食改善了,阿花吃到從未吃過的高級零食——狗糧。
鄭建江說,這些狗糧都是志願者送來的。
沒過幾天,阿花有了新夥伴——3隻剛出生的小狗。這3隻小狗身世悲慘,媽媽在生下它們沒多久就被車撞死了。狗狗的主人是位阿姨,她對於養大這些連眼睛都沒有睜開的小奶狗很犯愁。
有一天,女主人在村口聽到一段話——「大媽,你們這邊要拆遷了嗎?你的狗怎麼辦?如果不要的話,請送到我們中心來,我們會照顧的,這是我的聯繫方式,有需要請聯繫我們。」說這話的正是鄭建江,他經常去做宣傳。
就這樣,3隻小狗狗成為了阿花的新朋友。
很湊巧,沒過多久,救助中心又來了一位新成員小黃。小黃剛生完寶寶被主人拋棄。在新家,它馬上找到了當媽媽的感覺,那3隻沒有了媽媽的小狗纏在它身邊要奶喝。它也很樂意當起了媽媽。
看到這一幕,鄭建江覺得欣慰。
救助中心
一共有30多條狗狗
小黑是一隻雜交狗,全身黑亮,個頭高大,它的家原本在臨江街道東莊村。不久前,它的家要造世紀大道了,主人搬到了臨江佳苑。臨江佳苑是一個公寓,沒有開闊的院子,小黑也只能每天侷促地在小區邊上一塊空地轉轉。
7月中旬,主人把它送到了鄭建江的流浪狗救助中心。
昨天錢報記者去看望它們的時候,小黑剛洗完澡。看到那麼多人來,它跑出了鐵絲網。鄭建江說:「沒事,小黑很溫順的,不會咬人。剛來時有點暴躁,過了幾天就好多了。」
跟小黑在一起的還有三條大狗,全都是主人房子拆遷了,沒有地方養它們了。在鄭建江和志願者的照顧下,狗狗們養得膘肥體壯。
現在,救助中心裡一共有30多條流浪狗。
做公益充實內心
愛心人士可以領養狗狗
鄭建江說,平時公司的事不用他太操心,他就想著做點事情讓自己更充實。他跟錢報記者說:「做公益心情敞亮,大家越做越有味道。」
在做流浪狗救助中心前,他已經成立了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主要是保護臨江溼地,趕走來抓魚、抓野鴨的人,還配備了快艇,24小時有人巡邏保護溼地生態。
鄭建江有一群志同道合且有一定實力的夥伴,這40多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整個生態公益中心已花費50多萬,20多萬是其他志願者捐獻來的,30萬是鄭建江個人出的。鄭建江請了三名專職員工三班倒,平時巡邏溼地,早晚照顧30多條流浪狗。
阿花、小黃、小黑會不會在那裡待一輩子?鄭建江的想法是,一邊收留、一邊尋訪愛心人士領養它們。
昨天下午,阿花被領養走了。新主人是一位30來歲的男士,臨江街道人,他想把阿花當寵物養。
鄭建江對新主人要求很嚴格,新主人領養時需要出示身份證,交200元押金,加了微信。三個月之內,新主人要不定時發照片給鄭建江。考察期結束,鄭建江才會把押金退還給新主人——他說,要為狗狗的幸福負責。
昨天,還有一位小夥子也來看狗狗,他是蕭山一家寵物店的老闆:「狗狗缺一個可以避暑的陰涼棚,它們從水裡洗完澡上來,最好有一個棚子歇歇,否則容易中暑的,而且容易患皮膚病。」鄭建江記了下來,說馬上動工做起來。
如果你願意領養或以志願者的方式幫助這些流浪狗,請撥打0571-8212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