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有釣魚者在南充嘉陵江邊發現了10根烏木,隨後報警,獲悉情況的高坪區政府安排將其送往龍門古鎮存放,待落戶該地的木藝博物館建成後進行展覽。
19日,負責運送的車輛和工作人員全部到位後,一位自稱是烏木打撈的蛙人出現,要求補償自己打撈烏木所花費的各項費用30萬元,因為「談不攏」,截至昨日晚7時,拉運烏木的工作仍處於僵持階段。長3米到13米 10根烏木現嘉陵江邊
昨日,高坪區嘉陵江邊陽光水世界處發現大量烏木,引起不少市民關注。昨日下午,記者從高坪江東派出所了解到,發現這一情況後,該所向區政府進行了匯報,目前,將由龍門古鎮指揮部將其運送到古鎮進行存放。
19日下午4時30分,記者來到發現烏木的現場,一輛白色吊車和一輛藍色貨車並排在江邊,藍色貨車上裝滿了5根烏木,因為個別太長,尾部的擋板無法合攏。在吊車的右邊、江邊草叢裡各有一根直徑約1米的烏木,而江中還漂浮著3根長約10米的烏木。
記者在此處觀察了30餘分鐘,不時有聞訊而來的市民,但是卻不見運送烏木的工作人員和看管人員。
運送受阻 打撈者索30萬勞務費
19日下午5時,記者與高坪區文管所所長龍鶯鑫取得了聯繫,據她介紹,昨日上午10時,正當運送工作順利進行時,幾個自稱是烏木打撈者(以下稱打撈者)的人出現,要求支付一筆勞務費。對於私人打撈烏木究竟該屬於國家所有還是私人所有的問題,龍鶯鑫告訴記者:「凡是地下發現的東西,都屬於國家所有,不過私人為此付出了勞動,提供相應的勞動證明和費用證明,可以協商支付相關費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距離車輛停放大約100米的地方,三男兩女正坐在那裡,不時有人打電話,請求他人準備票據。他們正是自稱打撈者的市民,現正在籌集相關材料,證明烏木確實是自己打撈的,為了使自己的索要相關費用更有理有據,同時準備著相關票據,「我們都是請公司和散工打撈的,花了差不多30萬。」但這個數額還未得到政府的答覆。
昨日下午6時,負責運輸的龍門古鎮指揮部負責人,將車停在烏木擺放處,運輸受阻,他臨時擔當起了現場看管任務。
據了解,目前,高坪區文廣體局、國土局、龍門古鎮等部門在該區分管教育、問題的副區長帶領下,就勞務費補償問題,與打撈者進行了談判,遺憾的是,截至19日晚7時,仍未商量出合適的方案,運輸工作只得僵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