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爺爺今天74歲大壽!
那些年最溫暖我們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都是他的作品。
如果說迪士尼具有全家歡的完備結構,皮克斯是技術控、總有驚人想像力,那麼宮崎駿和他的日式治癒動漫,則更舒展、更悠長、更有東方韻味。
既有蒙童純真,又有淡淡的物哀之感。
來,我們從頭說起。
1941年,宮崎駿出生在日本,他的家族產業,是生產飛機。
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對宮崎駿說,我們家生產的飛機,尾翼質量有問題。
因為低薪僱用臨時女工,生產的專業素養根本不合格,不過他爸爸說沒關係,稍微賄賂一下收貨的軍方人員就可以了。
雖然大人習以為常,但這件事情,給宮崎駿造成了很深的「負面影響」。
後來,他的夢幻世界裡,炙熱純真規則,和灰暗世界的潛規則,永遠是對立糾纏的兩條線。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片上映,宮崎駿看了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決心以後也要做這樣的動畫。
可是等他上大學的時候,念的卻是政治經濟系...而且,整個學校裡,都沒有漫畫社,所以,他只好進了兒童文學社...自己一個人埋頭畫漫畫。
1963年,畢業以後,宮崎駿順利進入漫畫公司工作,參與了《穿長靴的貓》等動畫製作。
至於著名的「吉卜力工作室」,那是二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1983年,累積了不少經驗的宮崎駿,將曾經一起工作的高田勳、鈴木敏夫集合起來,第一次執導了《風之谷》。
後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1986年,《天空之城》,無論是雲端之上飄著的美好嚮往,還是久石讓的音樂,都悠長、恬淡、美好又治癒。
小男孩拉著小女孩,在空中轉圈、下墜的場景,可以寫進電影史。
1988年,《龍貓》。
鄉間小女孩的神奇幻想,龍貓在樹梢上搖擺,雨天撐著傘並肩等公車,還有龍貓車明晃晃開過來。
這都是宮崎駿獨有的「奇幻」,他的奇幻一點都不聲勢照耀,夾雜在日常的靜謐敘事裡,微妙動人。
像日常瑣事裡,單薄又韌勁的小確幸。
1997年,《幽靈公主》。
這一次宮崎駿,對人、獸、自然,以及某種遠古的神聖力量,進行了一場很爛漫的思考。
(狼和野豬首領的對話,蜜汁帶感;還有幽靈公主,也是又美又颯)
2001年,則是他最最最著名的《千與千尋》。
GIF
一個小女孩誤入妖怪的奇幻世界,在小白龍的幫助下,拿回了自己的名字,救出了變成豬的爸媽。
電影裡,各種蠢萌蠢萌的「妖」,消解了恐懼森冷。
無臉人、拿走名字、海底地鐵等情節的寓意,又在東方恢詭譎怪之外,增添了不同層次的現實映射。
這部電影,為宮崎駿斬獲了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在豆瓣的top250榜單上,排名非常靠前。
導演專業碩士畢業的蔡康永,說看小白龍想起名字「琥珀川」的瞬間,他哭到不可控制。
這部電影之後,宮崎駿也一度表示過要隱退,但由於種種原因,他還是復出了23333...
從八十年代至今,他的優秀作品當然不止這些,還有《懸崖上的金魚姬》《貓的報恩》《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等。
你看,這位全世界最溫暖的老爺爺,雖然一再表示「退休」,但是啊,夢想與溫暖,永遠不會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