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韻MAGIC斷斷續續聽了老長時間,很想與大家分享一下MAGIC的聽感,但是從我這個非專業發燒友的角度來寫,必將不會太全面,也很可能是成為大神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先說說為什麼不全面,第一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手上的IPC,IPT以及LT18I等手機均無法實現這部耳放的解碼功能。因此,即便分享,也是閹割掉主要器官之後的內容,僅能描述下耳放部分對聲音帶來的提升。但是強烈建議其他燒友,如果有機會可以聽到MAGIC,不妨試試它的解碼能力。第二個原因就是,雖然我可以找到還不錯的前端,比如SONY D50,IPC等設備,但是手頭確實沒有同級別的耳放作為比較和參照。
在我個人看來,MAGIC在以量論價的燒友心目中,可能是一臺標價虛高的產品,至少部分人會質疑為什麼火柴盒這麼大小的東西要賣到2000多,鐵三角AT-PHA10的便攜小二房也只有幾百塊而已(當然這倆貨其實完全沒有比較性),也有人可能會想自己已經擁有了幾千塊的專業及播放器,何須再花幾千塊買這樣一個火柴盒大小的東西來提高音質呢......但是,如果我們用D50和IPC做前端,接駁MAGIC之後,對比直推來說音質是有提升的。
除了下面3條耳機對比中談及的關於D50+MAGIC+耳機搭配出來的聽感,MAGIC對於聲音的聲場,尤其是橫向聲場方面有明顯的提高 (搭配IPC時更為明顯些),給人更好的結像和聲音的立體感,通過這些細微處的改變帶給大家更出色的還原和樂感。這是MAGIC耳放部分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像PX-1和PX-M1那樣,初聽平淡無奇,沒有對聲音的音色帶來明顯改變,但是仔細聽就會發現質素上面的提高,當然它帶來的聲音層次上的提高是PX-1等入門級別所望塵莫及的。MAGIC的耳放部分如果是一個麵包師,它的本領不是把麵包做成各式各樣的花式和口味,而是讓一塊原味的麵包變得更酥更脆更細膩更樸實。 讓音樂更音樂!
另外,MAGIC把體積設計的如此小巧便捷,定位和初衷還是搭配目前主流的安卓手機,彌補其音樂播放方面的不足,使其實現硬體解碼,給大家帶來更好的聲音。而這一功能在新近的SONY,三星等品牌的手機上可以輕鬆得以實現。(很可惜本人無法親身體驗解碼這一亮點,但我相信MAGIC作為一款高大上區間內的產品,解碼能力應該是可圈可點的。)
下面借著NOBLE 6C,SE535和UE900這三條塞子談談聽感比較:
前端是SONY D50 + 晶彩對錄線 + MAGIC,音源多為WMA。
測試曲目:
鄧麗君 -- 《原鄉情濃》live版
《小城故事多》
齊豫 --- 《橄欖樹》
安德烈·波切列 《Besame Mucho》
《Viejas Ideas》
小野麗莎《YESTERDAY》
《La cumparsita》
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Drum Symphonie》
《Street Song》口琴曲子
低頻
毫無懸念,NOBLE 6C憑藉出色的多單元疊加完勝SE535和UE900,甩幾條街的節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區別實在太明顯了,充沛的量感配合大聲場,寬闊舒適。《Drum Symphonie》裡面快速的古典節奏反映出來的彈性和速度感非常棒,也是我截止到目前聽到的最棒的塞子。當然,同時也讓我更期待有機會能試聽下NOBLE 8C或10C了。
下潛深度方面,如果說NOBLE 6C是高潮,那麼SE535和UE900就只能算是隔靴搔癢了。同樣是鼓曲,SE535也就是聽個嘟嘟嘟的聲音,某些鼓點甚至只是覺得點到即止,相比6C還會略有悶的感覺。UE900在這方面的表現跟SE535真的不相伯仲。但是UE900在Drum Symphonie的回放中,對於貝斯的定位要比SE535遠一些,這種感覺很明顯。
一定要用來聽一下低音薩克斯(也是我個人特別喜歡聽的樂器之一),那種夾雜著空氣摩擦銅管壁的聲音質感,會讓人爽到爆哦~ SE535在這類聲音上變現的更為溫和一些,少了一些細節,但是也讓人耳朵比較舒適,只不過你需要用更大的聲音來聽。 NOBLE6C的低頻最為澎湃,又不失豐潤。
中頻
NOBLE 6C擁有極高的人生密度,甜美,溫潤,通透而又不乏男聲該有的渾厚。如果說SE535是一條情感流露的塞子,那麼NOBLE 6C這是情感爆發類型的塞子,毫無爭議的完全超越SE535和UE900。
當然,女聲方面鄧麗君聲音的表現,UE900最為細膩,SE535的聲音也很討人喜歡,但是NOBLE 6C的人聲比其他兩條更帖耳,甜美的女聲直擊人心,印象深刻。男聲方面,除了用來測試比較的這幾首,平時散步還聽過不少,比如左小祖咒,宋冬野,學友哥,沈洋等,淋漓暢快。NOBLE 6C在人聲方面給出的細節也是另外兩條塞子所無法比擬的。
高頻
其實算是中頻上段的女聲高音,SE535 「S」這個音,還是略微有齒音的。反而UE900這方面控制的略好些,細膩,通透,CHI和SI依舊有些口水聲,沒有太明顯的讓人不舒服的齒音。
NOBLE 6C在這方面,接近UE900,保留了既有的通透明亮,但是齒音控制的非常不錯。 但是SE535在播放某些鋼琴曲子時,高音部分的表現清脆亮麗,非常利索而短促的回彈,那種音符的跳躍讓我的耳朵感覺太爽了。
NOBLE 6C的高頻其實是很給力的,但是如果三條塞子拿來對比,不仔細聽的話,大家可能會明顯感覺UE900和SE535的高頻更棒,因為這兩條塞子聲場和低頻方面少了太多氣勢,少了某種樂器的包圍感,所以聽起來高頻更直接一些。6C不同,整個聲音表現的大氣,高頻反而有點被其他兩個頻段搶盡了風頭。但是仔細聽的話,高頻的延伸和細節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如果你用來聽那些口琴獨奏之類的曲子,就很直觀的感受到6C不俗的高頻表現。
但是MAGIC有些過於明亮的高頻在聽女聲方面會顯得累,聲音太富凝聚力,個別口音會顯得略犀利些。這算是MAGIC的弱點吧。
細節和層次方面的表現
MAGIC推波助瀾,NOBLE 6C無疑超過了其他兩條塞子,不論從人聲還是每種樂器方面的細節,其實聽過6C可能多多少少對其他幾條塞子不感興趣了。當然6C也在單元數量方面佔盡了優勢,希望某天可以用幾條同樣的單邊六單元來比較,這樣才更公道些。 交響樂和協奏曲的回放,就不用說誰是贏家了吧?
聲場,分離度,和樂器定位
其實MAGIC在這幾方面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MAGIC在一次試聽中悲催的突然沒電了,這時候我把NOBLE 6C接回D50直推,明顯發現原來的通透,亮麗,犀利,飽滿等形容詞通通降了一個檔次,聲場很明顯要窄了一些。用素質流的播放器加素質流的耳放聽習慣了,如果去掉耳放,就會覺得聲音跟糊了一層紙一樣,或者被薄紗包裹著出不來。
MAGIC下,用NOBLE 6C聽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時,會讓人有種置身於那種音樂廳內的感覺,當然高潮部分背景樂器眾多的情況下分離度依舊顯得吃力,但是那種氣勢宏大和犀利暢快的感覺是其他兩條塞子給不了的。樂器的定位灰常灰常贊。
很想給大家一個總結,但是這是一篇總想一口氣吃個胖子的分享文,裡面提到四個產品卻又都粗糙淺顯,在我看來,MAGIC至少需要測試下解碼功能並找些同級別的耳放來做比較才會更有說服力,但是單就解碼+耳放的體積來看,已經是無敵了,聲音方面見仁見智,與我來說已經算是一級棒。(畢竟我現在接觸到的耳放還太少。)
至於塞子,NOBLE 6C從聲音的整體氣勢上完全是在蹂躪SE535和UE900。我個人覺得SE535如果不與NOBLE這樣的耳機作比較的話,那種厚實細膩的中頻是我超級喜歡的一類。而UE900,呵呵,很難來形容它多好或多壞,就當它是個陪練的角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