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
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燒香時間為農曆初一、十五以及眾菩薩節日。通常情況下,燒香只能燒單數或是一把,習俗是持三支香就可以,並不是越多越好。三支香代表佛、法、僧三寶,點燃香後,先雙手捏香頂禮,就是把香略舉過頭,同時向前躬身,默念心中願望,然後持香,左手一支支插入香爐。第一支供佛,插在中間;第二支供法,插在右邊;第三支供僧,插在左邊。三支香並列。
上完香後磕頭跪拜,一般是三拜,也代表佛、法、僧。先站立,兩手合併,兩腳呈八字,兩腳跟相距大約兩寸,兩腳尖大約八寸,拜下去右手先按拜墊,接著頭觸拜墊,兩手自然分放兩邊,兩手再翻轉,掌心向上,五指像蓮花一樣散開,接菩薩的甘露法雨,起立時還是右手撐拜墊再挺起來,雙手合十,三拜後頂禮,也是雙手合十鞠躬,直起身來,兩手食指相合,點自己眉心一下,雙手回歸合十,拜佛完畢。
拜佛完畢後,出行所帶的香燭等物即使沒有用完也不能帶回家。因這是給佛、菩薩、神靈的供奉,帶回家後會致佛、菩薩、神靈等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