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有趣的科學
在過往的科學實驗中,我們已經領教過了鸚鵡的聰明才智,無論是其模仿人類的聲音還是進行惡作劇,它們絕對可以稱之為鳥類中的「奇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近的一項關於鸚鵡與人類的記憶力測試比賽中,一隻非洲鸚鵡憑藉其出色的記憶能力一舉擊敗了來自哈佛大學的高材生,難道說人類的記憶功能已經退化?

在這次測試中,研究人員所選用的鸚鵡品種為灰色非洲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也稱作剛果灰鸚鵡,這是一類常見的中大型鸚鵡品種。
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鸚鵡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認為鸚鵡是種可愛的小鳥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那麼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大鸚鵡是什麼呢?

要知道,在很久以前,鸚鵡可是地球上又大又高的物種,它們可以輕鬆擊倒一名成年男子,這種鸚鵡是被古生物學家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的,並將其命名為:哥斯拉鸚鵡!

發現這種已滅絕的巨大鸚鵡化石的古生物學家是來自於澳洲的特雷弗·沃西(Trevor H Worthy),蘇珊·J·漢德(Suzanne J Hand)和麥可·阿徹(Michael Archer)團隊,該團隊在經過對鸚鵡化石的深入研究之後給出結論:
哥斯拉鸚鵡生活在1900萬年前的紐西蘭奧塔哥中部的聖巴丹斯地區(St Bathans in Central Otago, New Zealand),這裡曾經是中新世時期(Miocene period)發現化石鳥類的熱門區域,哥斯拉鸚鵡的高度可達一米以上,其喙的強度可以毫不費力地擊碎一枚椰子。
記憶力測試比賽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如果將哥斯拉鸚鵡對比本次記憶力測試中選用的灰色非洲鸚鵡的話,那顯然有些恃強凌弱的意味在裡面。
這項被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測試,其具體操作流程是:
將四個不同顏色的絨球放在四個相同的紙杯裡,然後研究人員將這些杯子進行位置互換之後,人類參與者與灰色非洲鸚鵡被要求找出不同顏色絨球的杯子。該項測試涉及21位6至8歲年齡段的兒童和21位成年人,在長達12到14輪的比賽中,由於難度的不同,導致這隻鸚鵡的表現也迥然有別,有時甚至可以戰勝成年人,其中包括一名來自哈佛大學的本科生。與兒童相比,聰明的鸚鵡在所有難度級別上都表現出色,然而,只有當杯子的移動步數超過三到四步以後,鸚鵡才逐漸開始佔據下風。
專家對記憶力測試比賽結果的看法有哪些?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負責人赫拉格派連(Hrag Pailian)在《哈佛公報》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想想看,一隻灰色非洲鸚鵡居然能夠在這項測試中擊敗大名鼎鼎的哈佛高材生,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平日敦促學生專注於工程學、醫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卻忽視了基礎能力的培養。」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艾琳·佩珀伯格(Irene Pepperberg)博士解釋了灰色非洲鸚鵡是如何在這項測試上戰勝人類的:
「灰色非洲鸚鵡在我們賦予它們的認知測試中表現出色的原因在於,儘管它們的大腦只有核桃一般大小,但是其大腦內的神經元密集程度非常高,這種神經元密集度足以和靈長類動物相媲美。」

艾琳·佩珀伯格博士還表示:
「通過這項研究表明,動物的視覺記憶能力是一種不斷進化的古老能力,其可以追溯到人類和鸚鵡擁有共同祖先的時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逐漸開始掌握更多的且更為複雜的技能。」
還記得著名環境科學專家曲格平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生物的進化同環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我相信這句話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受用的,不能讓環境來適應我們,我們應該去主動適應環境,這樣才能不辜負物種進化中對我們人類的「特別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