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歷、改變
每個努力的孩子都是明日之星!
經過一段時間在德陽地區的海選和面試,大型國學少年兒童古裝系列劇「校園美育微電影」陸續選撥了幾十位有潛力的中華少年小演員,在專業老師的培訓和指導下,對表演具備了一定的認識和基礎。
11月初,第一批小演員來到重慶園博院,正式走進劇組開啟古裝系列劇的拍攝之旅。寓教於樂的拍攝行程結束後,經過後期精心的剪輯,最終成片於近日新鮮出爐,大家可進入德陽日報微信公眾號,在底部菜單欄點擊「小演員」即可進入觀看頁面。
Pic.1澳門回歸紀念日
Pic.2澳門回歸紀念日
《校園美育微電影》系列獨創讀國學、學國學、演國學的國學文化學習模式,通過小演員挑大梁,小孩童演大人,小演員演大劇。選取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經典歷史故事與成語典故,改編成相對獨立的情景戲劇。下面,一起來看看小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吧!
本次拍攝的劇目一為《高山流水》,講述了琴師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曲中之意。伯牙與子期由此結為知己。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兩人真摯的友誼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劇目二為《以人為鏡》,講述的是唐朝建立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與直言進諫的忠臣魏徵的故事,闡述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道理。
化上符合史實的妝容,穿上傳統服飾,跟隨著指導老師,小演員快速熟悉了拍攝環境,對待每一場戲都非常努力認真,認真聽導演指導,努力學習、練習,和小夥伴們相互飆戲,其樂融融。孩子們在國學系列故事的演繹中,領悟學、問、思、辯、行,在國學大舞臺中一展身手,嶄露頭角;以古裝扮相,身臨其境,切身地感受到每一個成語故事背後的道理。
編 輯 | 周玉琴 責 編 | 汪 巧
編 審 | 姜 穎 值班副總編輯 | 張 磊
【來源:德陽日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