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於8月21日上映,上映後,這部電影收穫了不錯的反響,表現在票房和口碑上,《八佰》取得了31億元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為7.7分。《八佰》上映兩個月後,電影《金剛川》上映,這兩部電影同屬於戰爭題材的影片,在上映後卻收穫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從拍攝到最終上映足足用掉了三年的時間,《八佰》取材於真實歷史故事,以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主要故事背景,謳歌了「八百壯士」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而《金剛川》則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以三個視角講述了一個故事,歌頌了志願軍戰士的勇敢與堅強。
在主創人員上,《八佰》的導演管虎與路陽、郭帆一同擔任了《金剛川》的導演,他們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各司其職。在《八佰》中飾演「老算盤」的張譯在《金剛川》中飾演了排長「張飛」,戲份比在《八佰》中多了不少。在《八佰》中有著亮眼表現的魏晨、李九霄也在《金剛川》中飾演了角色。這兩部電影在演員上存在著重合。
電影《金剛川》上映後不久,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太一致。《金剛川》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5分,票房增長也顯得後勁不足,這部電影的預測票房一再走低,《金剛川》的最終票房可能會不到《八佰》的一半。影響《金剛川》票房的因素有很多,不妨分析一番。
第一,觀眾對於戰爭題材電影產生了審美疲勞。《八佰》在上映後儼然成為了現象級電影,滿足了觀眾對戰爭電影的期待。戰爭電影中激烈的戰鬥場面和震撼的聲效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衝擊,帶給觀眾新鮮感。上映時間如此接近,觀眾對於題材相似的《金剛川》,走進影院觀影的意願有所下降。因此,電影在選擇上映日期時,需要綜合考慮同檔期影片的情況。
第二,觀眾對該片的劇情設置接受度較低。《金剛川》的導演有三個人,按照《我和我的祖國》的拍攝模式,三位風格不同的導演在片中有著各自負責的部分。但觀眾沒有想到的是,《金剛川》用了三個視角講述了結局相同的一個故事,不少觀眾覺得該片的劇情過於簡單,探尋的空間較小。這一點在觀眾的評價中出現的頻率頗高,劇情上的重複極大地影響了觀眾對《金剛川》的評價,觀眾的評價又對影片的票房產生了影響。
此外,有的觀眾還對這部電影作出了鏡頭重複、情節拖沓、氣氛渲染不足的評價。《八佰》全片較大的戰鬥場面有四五處,戰鬥場面被刻畫得緊張而真實,在戰爭戲的安排上,《八佰》做得很好,調動了觀眾的情緒。《八佰》中的人物眾多,每個人的戲份都不算多,演員們卻在有限的戲份中將人物的性格特徵很好地表現了出來,人物的掙扎與蛻變觀眾都清晰可見。
《八佰》算得上一部優秀的國產戰爭電影,講述一個故事,想要引發觀眾的共鳴並不容易。《八佰》展示了英雄的事跡,刻畫了英雄的形象,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先烈作出了自己的抉擇。再現那一段歷史,激發觀眾的認同感,為《八佰》加分不少。相比之下,《金剛川》還很多方面還需要做到更好,一部出色的戰爭電影,需要通過戰爭體現思考,還需要態度鮮明、情感真摯,為觀眾帶來相關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