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青蛇》由鬼才徐克導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吳興國主演,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電影插曲由詞曲作家黃沾、雷頌德完成,1993年上映。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但與傳統講述方式不同,而是從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許仙及法海之間的情感糾葛,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青蛇》拋棄了白蛇與許仙千年之前的恩情。千年道行的蛇妖,找上這個愣頭痴傻的書生,僅僅是因為看上了他的人,為了追尋這人間的愛情麼?也許只有經歷過同樣悠長時光的冥想,我們才能對妖精們的執念有所領悟。看那白蛇在向青蛇傳授為人之道時,她的精明勝卻任何一個肯付出全部心思為幸福經營的女子。她自然是精,那千年的道行豈是凡人可比?然而精明如她,又怎看不出世人的愚昧醜陋?我疑惑,並非我信不過世人口中的妖孽,卻是因我深知這人間並非僅僅妖怪橫行,它已腐壞得不值得託付一生,因我也是世人。
在許仙的心裡,生命比愛情和精神信仰更重要,所以他犧牲了自己,做了和尚。卻不知道,白素貞最想要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與愛相比,生命不值一提。白素貞努力想做好一個「人」,按照人類所有「好」的教條去做,成為了賢惠溫良、從一而終的女人。然而在成為人的過程中,她逐漸明白了人的痛苦。規矩、教條,前思後想、多翻考量。要成全太多人,卻難以成全自己。做人曾是她認為最好的事,然而漸漸地,連她自己都迷失了,如何再教妹妹?所以她一再地趕青蛇離開,因為她認為對青蛇而言,也許做蛇更好……但她不明白,小青想要的,不過是留在她身邊。
法海立誓成佛,要除盡天下妖邪,本意是為了度盡眾生苦,為世人行善。然而他不問青紅皂白地收了與佛有緣蜘蛛精,開始懷疑自己。在竹林中動了情慾,失去定力。他一直固守著人妖殊途,妖即是邪的教條,最終卻諷刺的發現,和自己拼死搏命的,不過是個凡人。他誰也沒能拯救,反而賠上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終究陷入無言的沉默。
這部電影從一開始便向觀眾展現出一個人間眾生的醜惡嘴臉。或許你會認為之後的村莊並非那麼醜惡,但是回想起來,在妓院褻玩舞姬的男人、背後說辭許仙的老頭、一張張輿論的嘴……無非都是人性使然。試想,如果白素貞沒有開醫館救了鄉親,他們又會說什麼?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慾念作祟。無論是白蛇、許仙、法海,還是那些愚昧念經的和尚和嚼人舌根的村民,支配他們的都是心底裡最本源的人性。
當然,這些青蛇並不懂。她所知道的僅僅是快意恩仇。沒有人間情感的她,始終無法體會那骨髓深處的自私自利和欲罷不能。臨走時,她嘲笑法海,說「或許我會再來」。然而我想,她應該是不會回來的。因為人的情再多、再深,其包裹的內核也不過最真實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