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
又到了蟹肥膏紅的時候
嘬一口蟹黃蟹膏
能讓其它秋季時令美食都黯然失色
我的學名是中華絨螯蟹
也可以叫我河蟹、毛蟹
人們喜好白富美
本蟹雖不「白」
但也算是「富得流油」
大家最喜歡我的蟹黃蟹膏,其實它們是:
我們雌蟹的卵巢和肝臟部分(俗稱「蟹黃」)
和雄蟹生殖腺部分(俗稱「蟹膏」)
每100克河蟹可食部分(即能吃進肚子里的部分,主要是蟹肉、蟹黃、蟹膏)的蛋白質含量為17.5克,脂肪是2.6克,膽固醇是267毫克。
一隻河蟹,其可食部分僅有42%, 那麼,一隻3兩重的大閘蟹(即河蟹),其營養成分為:
那麼膽固醇是不是很高呢?同樣對比150克的:
鱸魚:膽固醇含量≈75毫克
豬瘦肉:膽固醇含量≈122毫克
雞腿:膽固醇含量≈168毫克
豬肝則更高:膽固醇含量≈432毫克
跟同等重量的雞腿差不多。這麼看來,我的膽固醇也沒有高到嚇人的程度,但是比同是水產的魚高一點,所以,也要適當控制。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攝入水產品40~75克(以可食部分計)。
按螃蟹的可食部分佔比42%,換算成螃蟹就是95克——178.6克(2兩-4兩),也就是一隻中等大小的螃蟹。
即使你比我有鉗錢,也別任性
適當嘗嘗鮮就好
為了健康,可不能大快朵頤吃到飽
好吧,既然我生而被吃
那也要被吃得其所
記得,吃我還要注意這些↓↓↓
通常我和同伴們都是被五花大綁拿去售賣,乍一看似乎分不出死活。你可以輕戳眼睛(注意要輕戳!不然活的也被你戳死),活的時候我們眼睛會「躲閃」。另外,我活著還有個特徵,就是會——「口吐白沫」。
如果不小心買了死蟹,不要吃
我身上很可能會帶有寄生蟲或致病微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A肝病毒等,我死後,那些致病微生物便利用豐富的營養物質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食用後可能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所以,假如買到的是我的遺體,請儘量不要食用。
我們螃蟹身上都可能攜帶多種病原體,如果不做熟了將病原體徹底加熱殺滅,吃生蟹或者醉蟹,你吃下後容易感染致病微生物引起胃腸炎,嚴重時還可能誘發敗血症。
我們螃蟹是引起食源性過敏反應的主要食品之一,主要過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血藍蛋白等。如果是過敏體質,吃後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出現皮疹、瘙癢、咳嗽、哮喘等症狀。
本蟹是優質高蛋白食物,吃個蟹,既能補充營養還解解嘴饞愉悅身心,不過注意兩個前提條件:
這是民間流傳最廣的食物相剋搭配,但其實是錯的。本蟹與柿子都是秋季大量上市,如果都吃很多,確實會造成胃部不適,但這並不是我與柿子相剋。
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能與螃蟹中的高蛋白質結合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鞣酸蛋白。當胃裡的胃酸較多的情況下,鞣酸蛋白和食物中的果膠、纖維素等,把食物殘渣粘合在一起,在胃內形成柿結石,可引起胃部不適。
但這並不是螃蟹的錯,只要是吃了大量的柿子,再加上其他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魚和蝦),都可能導致不適,所以不論哪種食物,都要適量。
來源:廣東疾控
編輯:方洪秀、謝韻寧
責編:陳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