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上「鑲金」勾作畫 金絲彩貼傳承忙

2021-01-19 讀我網

        以剪代筆,以布為色,中國傳統工藝布貼畫從宮廷補繡傳承而來,折射出風俗習尚、民族風情背後的一方人文底蘊。古有布貼畫傳意,今有金絲勾神韻。在德州市,一項在布貼畫基礎上創新演變而來的工藝金絲彩貼的誕生,填補了工藝美術行業的空白。日前,金絲彩貼技藝入選我省第五批非遺項目名錄,記者採訪該項目傳承人李愛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許倩

 

李愛民創作的金絲彩貼畫

 

        改進工藝,填補行業空白

 

 

        布貼畫技藝自古有之,畫面內容反映生活日常,因其製作手法的不同也被稱為布堆畫、布摞畫,畫面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是中國民間常見的手工藝術之一。從傳統布貼畫技藝而來,創新材料和技法而成的金絲彩貼技藝,是中國傳統工藝於傳承中創新的一項代表。

 

        首創金絲彩貼工藝的是李愛民的父親李福生,因李福生的母親心靈手巧,精通各種針線活,受家庭環境的薰陶,兒時的李福生就開始學習繪畫,做手工藝品,也由此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基礎。1973年,德州市成立工藝美術廠,李福生開始在廠裡上班,並負責工藝美術設計工作。也正是這段時間的積累,讓他與金絲彩貼結下了不解之緣。

 

        彼時,由於工作需要,李福生經常參加全國各地的展會,參觀過程中見到了很多有關布貼的藝術作品,如青島、煙臺的補花臺布、福建的布雕花、蘇州的金絲繡品,產地不同、工藝各異的作品開拓了他的視野,也啟發了他的靈感。一個創作新作品的想法油然而生,那便是在傳統布貼畫的基礎上創新,用金線來加工成立體的新作品,而這也是金絲彩貼工藝的萌芽。

 

       儘管創意早已萌生,但從靈感到成品的過程卻費了一番波折。最大的難點在於材料不同帶來的粘貼問題。「傳統布貼畫的膠並不適合金絲線的粘貼,容易脫落。不同材質的膠,熬製不同的時間,膠的黏度都不盡相同。」李愛民告訴記者,經過多次嘗試,父親最終發現一種顆粒狀的膠,熬製特定時長,可以將金絲線牢固地粘貼在布畫上。這種以金絲線和各種紡織品為主要原料,將傳統的布貼工藝擴大為平面壁掛式的工藝美術作品研發成功,命名為金絲彩貼,彼時是1992年。

 

         精益求精,於傳承中創新

 

 

        從母親那習得針線技藝後,李福生又將改進後的金絲彩貼技藝傳給了兒子李愛民。「金絲彩貼是一種集民間布貼畫、工筆國畫、景泰蘭、瀝粉貼金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的全新工藝樣式。」李愛民告訴記者,整套工藝製作要經過下料、粘貼、勾描、裝裱等多道工序,於是一件作品的製作要經過一星期左右的時間。

 

        傳承過程中,父子兩人不斷吸取先進的技術和流行元素,用以豐富金絲彩貼的創作內容和手法。近年來,經過改進後的金絲彩貼構圖更加新穎,藝術手法也更加成熟。其中比較顯著的變化體現在畫面的設計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布料的花色更加豐富,與此同時,漸變色、潤色等工藝手法的產生讓同一塊布料就可以體現出色彩的變化。然而,材料帶來的漸變色的畫面呈現也在製作過程中產生了新的難題。為了將金絲彩貼畫顏色變化的細節部分做好,李愛民和父親多次嘗試,又在金絲彩貼的製作中加入了工筆畫的技法。「簡單的一塊布料很難體現出來的畫面變化在加入了工筆畫技法後,寥寥數筆就能使整個畫面栩栩如生。」

 

       得益於此,金絲彩貼的色彩更加靈動,整個畫面也更加生動形象。「以前的布貼畫以平面作品居多,現在不論是線條方面還是材料的選擇方面都更加立體。除了傳統的布料,還融入了羽毛等材料,讓畫面效果更加生動。」李愛民說。

 

        從材料選取到畫面製作再到裝裱成畫,李愛民和父親對金絲彩貼的改進全面而細緻。為改善金絲彩貼畫傳統的框架裝裱方式不便攜帶的缺陷,兩人嘗試用便攜的捲軸裝裱方式並在原有裝裱技術上加以改進,框架中間加一層特質的布料,將畫心粘在布料上,再將布料粘貼到捲軸上。這一獨創的裡外全布的捲軸裝裱方式,使作品既美觀又便於攜帶,突破了原有的裝裱瓶頸。

 

        工藝煥新,非遺變身文旅名片

 

 

         在文旅融合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探索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思路,以旅遊商品或文創的形式讓非遺技藝煥發新的生機。李愛民也是如此。近年來,他多次參與省內外展會活動,在展示技藝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作品的種類。2014年,金絲彩貼技藝入選德州市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今的金絲彩貼工藝集民間布貼畫、工筆國畫、景泰藍、瀝粉貼金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以掛軸式和框式表現,最適合表現花鳥、林木古建、歷史人物等傳統文化內容。」李愛民介紹,在展現傳統文化內容的同時自己也通過對材料和畫面的創新將金絲彩貼工藝應用到不同的產品設計中。

 

        2011年,李愛民製作的金絲彩貼作品被評選為「到山東不可不買的100種特色旅遊商品」。此後,將不同尺寸的畫作濃縮為便於攜帶的文旅商品成為了他探索的新方向。2019年,李愛民生產的金絲彩貼應用產品圓扇、帆布包等大批量生產銷售,收穫了顧客的好評。這其中,大學學設計的女兒也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受我的影響,女兒大學學習了設計專業,如今也會參與作品的設計和製作。平常我也會跟女兒進行交流創作,在金絲彩貼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具有現代特色的元素。」李愛民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李愛民的產品仍採用手工製作,多為客戶下單定製。因臨近農曆新年,訂單相較平常多了不少。「大多是一些比較喜慶、寓意美好的作品。」李愛民說,儘管訂單都是依照客戶需求製作,但近期自己也在籌備對工藝和作品進一步改進。「目前還在構思階段,改進後的工藝在形式和材料使用上都會有所變化,預計今年能夠實現,屆時會呈現出一個煥發生機的新工藝。」

相關焦點

  • 省級非遺金絲彩貼的故事:德州一家祖孫四代的傳承與創新
    金絲彩貼是一種集民間布貼畫、工筆國畫、景泰蘭、瀝粉貼金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的全新工藝樣式,最早由民間傳統布貼畫演變而來,至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藝的進步,布貼畫的圖案也逐漸豐富起來。進入李愛民的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生動的金絲彩貼映入眼帘,花團錦簇的牡丹圖、威風凜凜的關公像、具有現代特色的團扇……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令人目不暇接。
  • 這就是山東丨德州金絲彩貼推陳出新 傳統手工藝品煥發現代生機
    這就是山東系列報導(220)德州金絲彩貼推陳出新 傳統手工藝品煥發現代生機李愛民在進行金絲彩貼創作花開富貴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12月10日訊(見習記者 胡彬 高天倫)巨幅的《松鶴延年》、端莊的《孔子像》……在這間十幾平米的工作室裡,懸掛著近百幅精美的金絲彩貼作品,記者走進這間位於德州市東方紅東路的金絲彩貼工作室看到,金絲彩貼第五代傳承人李愛民在伏案工作,正在進行一幅以牡丹為主題的金絲彩貼畫創作
  • 普通烙鐵通電後在布上雕刻
    這就是在2007年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上被外國大使稱為「世界文化藝術奇蹟」的布雕畫。 這是淮濱縣農民鄭鎮懷發明的一種工藝,一種新型「作畫」方法。用烙鐵代替了傳統的畫筆,烙鐵通電後在布上雕刻,利用高溫將布粘在一起,雕出各種圖案。 近日,在信陽市羊山新區記者有幸見到了布雕畫發明人鄭鎮懷。「布雕畫就是用特製烙鐵在布上通過勾、擦、點、皴等手法雕刻各種圖案。」
  • 貼布是什麼 貼布怎麼貼
    貼布是什麼 貼布怎麼貼 2018-08-10 11:29:47 來源:全球紡織網 貼布是什麼?貼布怎麼貼?貼布是抽紗工種的一種。
  • 妙「布」可言
    布貼畫進社區。(資料圖)崔鎖蓮參加文化交流活動。(資料圖)《年年有餘》。《壽》。《舞蹈一》。《舞蹈二》。《舞蹈三》。《玩樂》。《童趣》。從古至今,作畫的方式有很多種,代替筆墨的繪畫工具也是千奇百怪。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布貼的實用性逐漸淡化,裝飾性、藝術性越來越強,民間布貼藝術以另一種形式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呼和浩特市布貼畫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崔鎖蓮,自幼愛好布貼藝術。數十年來,她不斷傳播和創新這門古老的手工技藝。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從未學過畫畫,一身手藝全憑日復一日的摸索和堅持。崔鎖蓮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她很少專門買布,平時都是去裁縫店找一些好看的布頭,或者就地取材。
  • 妙「布」可言——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之布貼畫
    (資料圖)從古至今,作畫的方式有很多種,代替筆墨的繪畫工具也是千奇百怪。對於布貼畫而言,布的質地、花色和紋理決定了畫的質感,裁剪與拼貼的巧思則賦予布貼畫以靈魂。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布貼的實用性逐漸淡化,裝飾性、藝術性越來越強,民間布貼藝術以另一種形式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呼和浩特市布貼畫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崔鎖蓮,自幼愛好布貼藝術。數十年來,她不斷傳播和創新這門古老的手工技藝。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從未學過畫畫,一身手藝全憑日復一日的摸索和堅持。《馬頭琴》。
  • 三秦大地民間工藝品——老布枕頭
    老布枕頭是枕頭的一種,之所以叫老布,因其是農村婦女用自己織的粗布做成的。上世紀70年代的農村,婦女既要參加生產隊勞動,又要操持家務,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在油燈下熬夜來做。經過歲月的流轉,代代傳承下來的老布枕頭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由生活用品變成了工藝品。
  • 湖北陽新布貼工藝面臨失傳危機
    作為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陽新布貼的名氣近年來日漸見長。然而就是這樣一朵傳統的本土藝術奇葩,卻面臨著失傳的危機。    昨日,記者走進陽新陵園社區,年近七旬的李婆婆正在一針一線地製作布貼。李婆婆從小就學了一手布貼的好手藝,能剪能畫能繡,工藝十分精美。聽到記者的誇讚,老人笑得很開心。但老人又感到有些失落。
  • 文遺故事:陽新布貼,生長在田堘地邊的一朵山菊花
    陽新布貼是一種起源於湖北陽新農村的地方傳統工藝美術品。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當地農村婦女用縫衣時裁剪下來的邊角,多在黑色或深藍色的底布上,通過剪樣、拼貼、縫製輔以刺繡精心拼貼成的各種五彩斑斕的圖案,具有淺浮雕效果的傳統民間實用工藝品。
  • 趣味布貼髮飾,讓你不禁愛上它
    Etsy 上有一位叫做Janine的賣家利用手工製作把貼布繡與魔鬼氈劉海貼片結合,設計了狠多造型非常誇張強烈的髮飾貼片,不管你是要參加化妝舞會,還是幫平日的造型加分,都有錦上添花的感覺。布貼髮飾靈感的開始Janine所製作的髮飾,有的夾式,有的靠的是彈性繩,但清一色通通都以布章當做設計主軸。Janine的設計強調自己選擇喜歡的色彩和素材,就連亮片的色彩也都可以選,讓手工製作的個性化達到最大值,少女的幻想也更上一層樓。夢幻設計少女情懷並且這些設計不只可以戴在頭上,鞋子或是毛帽也可以成為你改造的重點。
  • 讓縫補都變得藝術的陽新布貼,看得見的美麗鄉愁
    陽新布貼是用縫衣時裁剪下來的邊角,多在黑色或深藍色的布料上,精心拼貼成的各種五彩斑斕的圖案。它用於裝飾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帳沿、飄帶、布枕及童玩等。曾經用於縫縫補補,一塊藏於鄉野的璞玉,今時今日已經走出國門。陽新布貼底布多以黑色或深藍色,貼花色彩多以原色和極色(白與黑),色彩效果如黑漆點金;其造型不求形似,常以裝飾方法、寓意象徵和心象造型。
  • 布貼畫傳承者張秀潔:拼剪出一個妙「布」可言的世界
    張秀潔創作布貼畫 莊向娟 攝中新網台州12月12日電(範宇斌 莊向娟 謝心一)傳統手藝的生命力在於傳承與創新。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貼畫代表性傳承人張秀潔的巧手中,小小碎花布,通過剪、拼、貼等工序,能變幻出多種栩栩如生的布貼畫作品。
  • 【繩的世界】創意布貼
    然後還新,又不捨得掉,所以我總是要找個有圖案的布給它縫上,要去外面縫還要5塊錢呢,現在會做了這個,以後可以省一筆啊。成品展現這款貓頭布貼適合女寶不管是衣服.褲,爛也好,不爛也好都可以縫在衣褲上做裝飾,萌噠噠哦製作過程,1(準備材料:不織布,線(繩),剪刀,筆。)
  • 讓一勾勾「勾」住更多人
    一勾勾演出場景 崔 玲 攝劉 美「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提起一勾勾,山東省臨邑縣當地的一位老鄉向筆者描述,「好聽得很,曲子像鉤子一樣,勾住人的魂不放!」與現在影視、藝術等專業院校報名火爆的情況相比,一勾勾的演員大多風燭殘年,傳承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各方努力為傳承臨邑縣政府為一勾勾的傳承、發展與保護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06年,臨邑師範學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由7名教師及30名學生組成。中心成立之後,經常邀請鄺書雲、龍傳英等前來授課。
  • Etsy暢銷的16款服裝布貼告訴你「便宜有好貨」
    可粘合的服裝布貼在這個季節強勢回歸。它們小巧可愛,是給服裝和配飾增加個人特色的必備物件。使用服裝布貼可以遮蓋磨損的牛仔夾克衫,或在帽子、襯衫、襪子上彰顯個人特點。 以下是Etsy平臺一些非常棒的補丁貼,價格都不超過5美元。 1) Who you gonna call?(你想給誰打電話?)
  • 蓬萊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巧手布貼慶雙節」主題活動
    中秋逢國慶即將到來,為了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理解和感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學生勞動素養,蓬萊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巧手布貼慶雙節」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活動中,老師引導學生了解布貼畫的歷史及其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學習它的九步製作流程,感受布貼畫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將中秋合家團圓的節日文化和國慶普天共祝的喜悅心情向學生進行了細緻地講解和描繪,使學生領悟自己的布貼作品要表達的精神內涵。
  • 常鳳靈:傳承非遺傳遞愛心
    日期:[2015年05月22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8] 常鳳靈:傳承非遺傳遞愛心  捐贈剪紙作品   2013年五月份的一天,常鳳靈從電視上得知,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名21歲的小夥趙鵬也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   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聯想起丈夫患此病的經歷,她從片頭一直哭到片尾。隨後,常鳳靈通過電話聯繫到了趙鵬,向她講訴了自己是如何幫助丈夫戰勝了病魔。   她給趙鵬郵了12張剪紙,讓他賣了湊些醫藥費。
  • 家裡不貼牆紙?就是因為有海基布,省了不少的費用
    你們喜歡在家裡貼一些牆紙,也是為了起到一個修飾的作用,並且很多人都會喜歡在網上來宣傳一些裝修的手法,但是實際上這些雙休的手法也算是大打折扣了,很受人們的疑惑。家裡不貼牆紙?就是因為有海基布,省了不少人工費!就比如說家裡牆面貼牆紙其實還是比較流行的,有很多家庭都是比較喜歡的,畢竟牆紙的款式與風格都比較多,可以隨意的選擇,但是牆紙卻十分的便宜,乳膠漆卻不便宜,你要是選擇一個好的乳膠漆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起到一個推送的作用,但是如果選擇不好的話,就會有大量的甲醛。
  • 貼窗花 舞火龍 傳承千年的新春民俗
    年貨·  手藝人  指尖上的春節 一雙巧手剪出吉祥如意  「二十八,貼窗花。」一把剪刀、一沓紅紙、一雙巧手,便能變化出無數精巧的圖案,表達出吉祥安樂的寓意。「歲歲春節燒火龍,煙花遍地樂融融。」  壹   有年味兒 家門口的福字要正著貼  「二十八,貼窗花。」在不少人的童年記憶中,過年窗戶上張貼紅彤彤的窗花,可能就是春節裡最亮麗的那一抹顏色。
  • 右勾拳柴犬,健美狐狸,肱二頭肌橘貓,肌肉三巨頭上演世紀之戰!
    右勾拳柴犬,健美狐狸,肱二頭肌橘貓,肌肉三巨頭上演世紀之戰!哈嘍漫迷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月球Master,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二次元的相關內容。首先登場的是柴犬,因為特別像一個肌肉男打出右勾拳的樣子,成了最初的網紅狗,一時間二次創作不計其數,小編隨便刷一下就能刷到他的圖,應該是最莫名其妙火起來的網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