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風間澈
明明是一則品牌廣告 , 網易漫畫卻借鬼畜營銷Get到了年輕人的心
引言:看-----------------------------------,這是一條魔性廣告!
最近,讀娛君無意之間打開了一條視頻,視頻裡「一個男生從早到晚,不管是起床、刷牙、上學、坐車、吃飯還是洗澡、睡覺,都一直在用手機看網易漫畫,看得停不下來」, TVC一氣呵成,長度雖然只有短短15秒,但洗腦的效果卻足足有一萬五千皮馬力,宛若直劈天靈蓋,尤其畫面和聲音在廣告播完之後,還縈繞在大腦中,揮之不去。
可以說,網易漫畫的TVC視頻廣告簡直有毒,同時也一度用實例演繹了什麼叫鬼畜營銷——
一邊魔音穿腦,一邊輕鬆有趣的將品牌信息更有效率的傳達出去的神奇功效。
而這一切完全得益於鬼畜文化在網際網路年輕人中的超高人氣。
解析:鬼畜從何而來,如何大興?
鬼畜,打開百科,最貼近它在中國網際網路的釋義就是:通過視頻剪輯,用頻率極高的重複畫面組合而成的一段節奏配合音畫同步率極高的一類視頻。
讀娛君查詢到,業內公認的鬼畜視頻始祖,是2008年日本動漫愛好者製作的《最終鬼畜藍藍路》,麥當勞叔叔重複高喊「藍藍~路~」,魔性又洗腦,為中國網友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隨即,鬼畜視頻在B站開始萌發,並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又伴隨UP主對鬼畜的不同理解,MAD和鬼畜逐漸分離,「幽默的劇情配上帶感的音樂,偏重畫面重複的洗腦性」的中國式鬼畜視頻逐漸流行開來。
網易漫畫的廣告也正是基於此原則拍攝的TVC,幽默的劇情=「一天到晚手不釋APP」,畫面重複洗腦,bgm是單純又抓耳的人聲「看----------------」,很容易就讓人的腦細胞跟著鬼畜視頻一起共振。
鬼畜視頻中的精品通過在剪輯中的獨特匠心,使得它朝著後現代審美狂奔而去,從而呈現兩種特點:
一、破壞式顛覆性剪接重新拼貼出作品。在現有的素材上解構和重造,通過剪輯、調音,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內涵和作品。
以《諸葛亮罵死王司徒》為例,up主選取了94年唐國強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視頻片段,鬼畜剪輯分為兩個階段,一開始是對罵過程中剪輯出rap節奏,再後來抓住「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個關鍵梗,是將語言的交鋒上升為髒話PK。
諸葛亮與王朗罵戰的鬼畜視頻,在一定意義上對經典形象進行了消解和調侃,對嚴肅進行了摧毀,叛逆的將古老的故事重新解構出新的生命,虜獲青少年歡心。
二、解構世界,提供搞笑。看鬼畜視頻的主要目的,就是自我娛樂,將出糗或尷尬瞬間誇張化,將笑點無限的放大。
譬如雷軍的「Are you OK」,在印度的小米4i發布會上雷軍幾句蹩腳英語讓人忍俊不禁,up主抓住「Are you OK」這個糗點,極力突出,蠢被解構成蠢萌,笑倒一片觀眾,甚至連雷軍自己都忍不住點讚自己被惡搞的鬼畜視頻,一起進入一種群體性的狂歡。
而這種狂歡和洗腦效應,正是網絡廣告營銷求之不得的,也是網易漫畫APP所要營造的。
詳解:網易漫畫如何把鬼畜玩的這麼6
我國網際網路漫畫用戶在2017年末已經達到近億人的規模,漫畫APP廝殺戰局激烈,其中網易漫畫以豐富的原創國漫資源和海量的漫畫儲備為國內眾多二次元愛好者所青睞,也正是因為它的二次元用戶的屬性,讓網易漫畫的營銷策略不得不走尋常路。
下面,讀娛君就來詳解一下網易漫畫APP為何把鬼畜玩的這麼6?
抓住核心人群進行集中突破
對鬼畜形式尤為熱衷的90後、00後也與次元文化基因重疊,故此,網易漫畫廣告用不斷反覆的鬼畜場景強調了網易漫畫「資源豐富、可供用戶一直觀看的」品牌特點,通過強烈的節奏感與惡搞方式,能切中群體用戶們的內心。
讀娛君認為,以鬼畜的方式踢出第一腳,吸引核心人群關注,同時,以核心用戶帶動大眾,經過網際網路的擴大之後,品牌的傳播效果也瞬間提升。
鬼畜一直玩的很溜
聚焦於鬼畜,網易漫畫和背後的網易一直都玩的很溜。
—2017年7月,網易在旗下的網易雲音樂推出一首名為《浙江杭州網易網際網路招聘了》的鬼畜招聘神曲,上線當日就引起了瘋狂傳播。不到一天就吸引了近4000份的相關簡歷,該歌曲下的評論也達到了10000多條。
—2017年雙十一前,網易考拉推出的《買進口,上考拉拉拉拉拉拉拉拉》的鬼畜營銷視頻,運用蒙娜麗莎等經典名畫人物,和奶粉、紙尿褲、保健品等洋貨結合在一起,隨著五毛特效、RAP旋律和搞怪歌詞,「買進口,來考拉拉拉拉拉拉」迅速洗腦用戶,全網點擊量破億,堪稱鬼畜營銷典範。
網易漫畫背靠大網易,除了資金的補充外,最大的優勢則是打通技術、內容、用戶、營銷等壁壘——也就是說,在鬼畜甚至其他營銷方面,網易漫畫都有跡可循,有例可學,這是其他平臺沒有的優勢。
營銷玩法 「有一套」
此次鬼畜廣告受好評,背後則是網易漫畫是真正的和次元人群「在一起」。
當然,了解年年輕群體的基因後,還要有針對性的運營機制和營銷策略。而在針對二次元人員營銷方面,網易漫畫相當有「一套」,總是能夠GET到年輕用戶的痛點。
讀娛君獲悉,去年網易漫畫與肯德基、麥當勞的二次元場景化跨界合作斬獲了營銷大獎,不久前又拍攝了一個街邊透明漫畫屋的病毒視頻,引來眾多營銷大V們的點讚。
從眾多案例也窺視出,網易漫畫對於次元文化群體的研究頗深,知道他們關注什麼喜歡什麼——這也得益於網易漫畫的千萬用戶,量級大。或者說,這就是大數據的優勢。
在大數據之下,網易漫畫從數據下分析用戶的人群畫像、屬性,從而精準定位內容,如此,再通過創新營銷觸達用戶,最後一觸即發:營銷內容、品牌、用戶三點爆破,效果疊加。
這也是網易漫畫贏得年輕用戶群體的關鍵因素。
深懂耳蟲效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網易漫畫深懂耳蟲效應。
從TVC中可以看到,男生從起床,刷牙,追公交,上課,吃午飯,做廣播操,被老師用粉筆砸,騎自行車回家,吃晚飯,洗澡,上床睡覺,11個場景裡,不間斷的高舉左手,眼睛片刻也沒離開網易漫畫APP,痴迷程度在15秒裡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完美的展現了鬼畜視頻動作重複的魔性力量。
然而當你關掉視頻,耳中依然還會迴蕩著男生「看--------------------」,這一點上,網易漫畫巧妙的利用耳蟲效應(註:耳蟲效應是指一段節奏在腦中不斷的重複)。讓你不但消費過一次視頻,隨著耳蟲效應不時的出現,你會在每次節奏響起來的時刻,都默默在內心裡勾起對網易漫畫APP鬼畜視頻的回憶,完成多次腦內消費,廣告宣傳效果的也就實現了最大化。
作為總是能製造刷屏效應的網易漫畫而言,在二次元營銷領域,它正在不斷打破用戶邊界,通過跨次元的方式持續地全方位發力。除了此次鬼畜營銷之外,近年來,網易漫畫在虛擬偶像、跨界營銷以及和明星合作上都相當有成效,而這,都是讓二次元逐漸走入「大眾層面」,觸達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