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原來有這麼多品種,我們如何正確分辨呢?

2020-12-04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在觀賞魚的世界中可以說是無奇不有,因為很多品種的魚兒都可以直接在水面呼吸,通過不同的呼吸協助器官而使得它們能夠有效的來對抗各種惡劣環境,這些觀賞魚在我們看來都是不怕缺氧的觀賞魚。

至於它們使用何種協助器官來幫助呼吸,我們在此不做研究,不過很多魚友對於這些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分不大清,經常把它們和很多普通的觀賞魚混淆在一起。

實際上我們對於它們的分辨方法很簡單,它們都會有一個統一的特徵,那就是即使在水質良好的情況下,它們也會不定時的到魚缸的水面上去吞吐空氣進行呼吸。

都有哪些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品種?

那麼,在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中,都有哪些品種是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呢?

其實這些品種還是很多的,我們常見的有,比如說絲足鱸科的觀賞魚,它們都長有迷鰓系統,全部都是不怕缺氧的觀賞魚,例如中國鬥魚、泰國鬥魚、曼龍魚、麗麗魚、珍珠馬甲魚、招財魚等等,攀鱸科的觀賞魚也算。

還有我們最為常見的清道夫魚,以及和清道夫魚比較類似的這一大類觀賞魚,它們基本上都是不怕缺氧的,什麼黃金大帆、鬍子魚、各類異型魚、金苔鼠、青苔鼠、三間鼠、紅尾鯊之類的統統都是。

在中大型觀賞魚當中,雷龍魚這一類的隸屬於鱧科的觀賞魚,全部都是不怕缺氧的,還有恐龍魚、鴨嘴魚、七星刀、招財貓、大嘴鯨,以及各種肺魚、鰻魚、鯰魚類的等等,它們基本上都不怕缺氧。

所以說,還是開頭那句話,我們要仔細觀察它們的行為,只要是定期的迅速到水面呼吸一下然後瞬間潛入水中的觀賞魚上基本都是這一類型,很多魚友為了這個事到網上去翻閱資料,其實根本不用翻閱,就憑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輕易的觀察出來。

所謂的不怕缺氧只是相對的,關鍵問題是水質

以上這些觀賞魚之所以不怕缺氧只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只是說它們可以直接在水面上呼吸而已,而大部分的普通觀賞魚,它們並沒有這個能力,它們只能在水中通過鰓部的呼吸獲取水中的氧氣來源罷了。

也就是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實際上它們也怕缺氧,只是相對而言比起普通觀賞魚能夠比較耐受缺氧的水環境。

不過,不管怎麼說,它們最終還是條魚,是魚就得生活在水中,所以最終決定它們死活的,還是魚缸的水質問題。

事實上我們會發現,上述的大多數品種都是非常皮實而又極易飼養的觀賞魚,基本上患病的概率不是很大,除了絲足鱸科的一些小型魚之外,很多不怕缺氧的中大型觀賞魚基本上是養不死的。

低密度飼養是可以不使用到過濾器或者供氧裝置

這個很正常,既然我們的金魚都可以採用古法養魚的方式來飼養,既不用過濾系統也不用打氧,那麼上述的這些品種當然也可以不用到這些東西了,但是唯一的條件就是我們的飼養密度一定要低。

再就是飼養水體不要過小,水體過小,不但是在水質上我們無法掌控,就連水溫也無法恆定,我們也看到了,這些觀賞魚大部分都是熱帶魚類,對於水溫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萬一水體過小水溫不合適,它們照樣也會患病掛掉。

這裡特指的就是鬥魚,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看人家養殖場裡有的可能飼養水體不大,但是人家一個是溫度絕對的恆定,連室溫都永久恆定,再一個就是人家幾乎每天都要抽底換水,在投餵量上也能夠做到精準的把握。

而很多魚友飼養個鬥魚,把它們放置在一個小玻璃瓶裡,可能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再去換水,它們不死幹嘛?

而對於上述很多的中大型觀賞魚,雖然它們不怕缺氧,但是大多數都是個體巨大、食量驚人的品種,而且很少會有魚友把它們單獨飼養,大多數可能還會和其他大型觀賞魚混養,那麼我們就更要注意到魚缸水質的保持了,所以說,過濾和供氧設備就應該必備了。

有過濾可以不使用到供氧設備嗎?

這個問題要看具體情況,主要是看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飼養密度和投餵量,根本沒有一定之規,再說了還會有一個氣溫和氣壓的問題,魚兒表現的過於頻繁到水面呼吸,我們還是開啟供氧為好,特別是還混養有別的觀賞魚。

今天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過濾器是否可以開開停停的問題,實際上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考慮的話,我們都不希望魚缸裡的過濾裝置開開停停,無論是對於雜物濾除還是硝化系統的養成都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偶爾停一下也無大礙,比如說我們給觀賞魚投餵活魚蟲的時候,是可以停掉魚缸裡的過濾器的,就那麼三五分鐘甚至於十分鐘的時間而已,並無大礙,放心吧,即使一兩個小時硝化細菌它也死不了。

有氧氣不使用過濾可以嗎?

這一點我還是不贊成的,除非是飼養小型觀賞魚,我們使用到了水妖精,大部分情況下魚缸還是要以過濾為主,並且儘量的做到生化過濾和物理過濾完備為好。

再者說了,上述的這些觀賞魚,對於中大型的、不混養的,有沒有供氧設備倒也都可以。

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在宿舍養魚,過濾器沒有條件整天開啟,可不可以白天開、晚上停,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是白天停、晚上開比較好,其實飼養密度低我們可以根本不加過濾,但是考慮到在宿舍裡,換水量又不能夠有效的保持,畢竟開著過濾還是會延長我們的換水時間的。

再就是如果實在不放心,我們可以加個交直流氧氣泵,萬一混養有別的怕缺氧的觀賞魚,在夜晚我們可以把氧氣泵開啟,這樣就能夠保證萬無一失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類觀賞魚,它們是不會懼怕缺氧的,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鬥魚科的觀賞魚,還有鯰魚、鯰魚、鰻魚、鱔魚以及比較古老的一些觀賞魚品種,不管它們是有輔助呼吸的各種器官還是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或者有的甚至可以在陸地上行走,但是當水體中的溶氧量比較少的時候,
  • 養魚漲知識:如何判斷觀賞魚缺氧了,若缺氧了該怎麼處理?
    水體中也是有氧氣的,只不過他們都溶解了。觀賞魚不像人一樣用肺去吸氣和呼氣,他們用的是魚鰓,依靠一扇一合來吸氣呼氣,魚鰓特殊的構造會將水排開,過濾出氧氣來進行使用。魚類突然間死亡,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缺氧」了!我們先來講一講,觀賞魚缺氧的時候通常都會呈現出什麼樣子。
  • 藍色的觀賞魚都會有哪些常見品種,它們的習性如何?
    關於金魚來說,幾乎任何品種的金魚都會有藍色的個體出現,我們就不必細說了,我們只以很多的熱帶魚為例。一、燈科魚中的紅綠燈、寶蓮燈、剛果燈這些燈科魚體色都帶有比較濃重的藍色,雖然說紅綠燈和寶蓮燈的身體上會有一抹紅色,但是還是以藍色佔據了多數。
  • 誰說陰雨天和傍晚給觀賞魚換水不好,難道非要觀賞魚缺氧而死?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魚命沒有換水的理論重要?很多魚友在遇到一些意外情況的時候,總會猶豫不決?不決在哪裡呢?總是去書中有雲如何如何,人家誰誰誰說的如何如何,硝化系統如何如何。養魚老道對於這個問題已經不止一次的強調過了,我們飼養觀賞魚什麼最重要?連這個都搞不懂,就不要飼養觀賞魚了。當然是魚命最重要了,有病我們可以慢慢治,但只要是觀賞魚一缺氧,那不是啥都玩完了嗎?在這種情況下,或者說是比較為危急的時刻,換水最重要。
  • 觀賞魚中密集飼養的寵兒——孔雀魚,你是如何分辨公母的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增添一個魚缸來養養魚,同樣使自己的生活品位能夠得到提高在養觀賞魚當中選擇的種類也是比較繁多,有人喜歡密集型養魚,也有人喜歡單獨飼養條大魚,然而在眾多養魚當中,孔雀魚能作為群遊性的魚,深受廣大玩家的喜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孔雀魚在飼養當中是如何區分公母以及孔雀魚飼養當中的小細節
  • 觀賞魚有上中下層之分,明白這一點有利於我們混養,如何區分呢?
    我們這裡暫且只說觀賞魚,事實上所有的魚兒都會有上、中、下層水域之分的,比如說有一些觀賞魚被稱之為底棲魚,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屬於底層魚了,再比如龍魚之類的觀賞魚,它們大多數只在魚缸的中上層活動,所以我們習慣於稱它們為上層魚,那麼,這麼多品種的觀賞魚,有一個什麼方法能夠很好地對它們生活的水域加以分辨呢?
  • 夏季高溫謹防觀賞魚缺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應對
    在這種氣候下,觀賞魚極易發生缺氧或者悶缸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小心。大家一定記住,觀賞魚長期缺氧是極有可能造成器官衰竭的,然後無任何症狀慢慢逐一死去,這可是毫不客氣的。二、勤換水是王道,但是不要去大換水在這個季節裡,勤換水是必須的,但是在換水量上很多觀賞魚並不適合大幅度換水,所以我們可以多頻次、小劑量的予以更換。
  • 不怕缺氧、很容易飼養,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一種小型觀賞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我國雲南地區有一種小型魚類,它們極耐缺氧,對於水質和生活環境的要求也不高,最為離奇的就是,它們還可以在陸地上行走,這樣的魚在現實中確實為數不多,因此引起了很多魚友的好奇心。
  • 哪些觀賞魚比較皮實,如何界定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有什麼標準?
    所以說,如果我們單從觀賞魚的品種上來界定它們的飼養難易程度,這個問題就不是那麼絕對了,這個與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條件準備、選魚和觀察力都會有一定的關係。、比較特殊的好貨色呢?再比如鬥魚和斑馬魚,斑馬魚身形嬌巧,適應力很強,鬥魚不怕缺氧等特徵,也是深得新魚友們的喜愛,關鍵問題是價格也便宜。
  • 老司機教你如何準確地分辨出觀賞魚的公母
    今天老青年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關於如何分辨觀賞魚性別的問題。今天的話題主要是因為老青年的百家號後臺裡時不時的會有魚友發來的觀賞魚圖片讓老青年來幫忙分辨公母的情況所引出的。說實話當老青年面對這些不同觀賞魚的照片的時候,基本上有一多半的情況我是無能為力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老青年一一道來。我們都知道作為有性繁殖的生物都具有典型的性別特徵。
  • 如何分辨魚是缺氧還是中毒死的
    在漁業汙染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漁民朋友往往在發生了汙染事故時還以為是缺氧死魚,錯過了取證時機,為以後的索賠帶來了困難。這裡介紹一下缺氧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的區別。 死魚的時間不同 缺氧死魚一般發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陣雨過後氣壓較低時,通常是在零點過後至黎明這段時間內,一般太陽出來以後就很少死魚。而化學物中毒死魚發生時間和季節不確定的。  死魚的品種不同由於不同品種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時有些品種可能死亡,有些品種可能存活,特別是泥鰍等高耐氧的品種不容易死亡。而化學物中毒就沒有選擇性。
  • 淨水劑到底對觀賞魚有沒有危害,如何正確的合理運用?
    其實淨水劑這個東西大多數朋友都應該吃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淨水劑中的主要成分,就是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復鹽,入水後生成吸附能力較強的氫氧化鋁膠體,它可以迅速地吸附我們過濾棉不能夠濾除的各種水中雜質,使其凝結成絮狀沉入缸底,從而被過濾棉濾除,這種成分在哪種東西裡存在呢?
  • 鬥魚科的觀賞魚都有哪些品種,哪些容易飼養,各有什麼優缺點?
    由於很多魚友並不知道還有什麼絲足鱸科,只知道上述的觀賞魚和鬥魚習性一致,一般的都會把這些觀賞魚叫做鬥魚科,所以約定俗稱,大家也就習慣於這麼稱呼它們了。鬥魚科的觀賞魚其實都比較容易飼養鬥魚科的觀賞魚其實都比較容易飼養,我們通過攀鱸魚就可見一二。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當然,譁仔心知肚明,這個地球上沒有鬼,有的只是我們還沒研究明白的事情。經過幾分鐘的溝通,譁仔終於搞清楚了癥結所在,原來這為朋友遇到了養魚所謂「小概率事件」。在水族圈,觀賞魚領域有很多小概率事件,這些事情一旦出現,經常把觀賞魚玩家搞得很狼狽,在打開增氧泵的前提下缺氧」便是其中一件。
  • 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界一直流傳著關於高氧魚的說法,那麼,什麼算是高氧魚呢,具體會有什麼界定標準嗎?如果我說沒有的話,很多新魚友可能又會罵我了,人家書中有雲如何如何。
  • 知道這4種常見觀賞魚怎麼分辨公母嗎?明白這個,才能養好觀賞魚
    「困擾」,比如有魚友魚缸裡養了很多的魚,但是怎麼能分清每種魚的性別呢?要知道,只有了解觀賞魚,才能更好的養好觀賞魚,你覺著呢?觀賞魚的性別應該怎麼辨認?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關於觀賞魚性別的事情。了解觀賞魚的公母情況,在很多的時候更有助於養好觀賞魚,這一點對於新手朋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想繁殖觀賞魚的魚友來說。
  • 怎麼才能正確的分辨觀賞魚的饑飽,一些小細節很重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喜歡養魚的朋友都知道,給觀賞魚餵食是件蠻有學問的事情,基本上每種魚都各有各的特點和習性魚的饑飽關係到它們的健康和成長,魚兒長得好不好,餵食的質量很重要,甚至有時候能關係到觀賞魚的生命。那要如何分辨魚是不是吃飽了呢?在給觀賞魚餵餌料的時候,能較好地掌握魚的食量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魚是沒有胃的,飽食感非常的遲緩,導致進食時沒有一定的節制,容易造成由於進食過量而活活撐死的事情發生。所以具有分辨觀賞魚饑飽能力是很關鍵的。
  • 觀賞魚頻繁跳缸,不僅只是由於缺氧引起的,這些原因也可導致!
    文/家有旺財貓飼養某些品種的觀賞魚的朋友,或許會有這樣的苦惱,那就是觀賞魚太過於好動,經常會跳缸出來。如果發現不及時,那麼跳缸出來的觀賞魚,可能就會死掉。比如錦鯉,銀龍,草金等等,都是超喜歡跳缸的品種。那麼觀賞魚頻繁跳缸,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呢?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種情況呢?
  • 我們一起來看看,單品種飼養觀賞魚的欣賞效果好,還是多品種好?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評論,事實也確實如此,一缸好的紅箭魚,看起來絕對讓人賞心悅目,假設說,我們飼養有這麼一缸比較好的菊花帆紅箭魚,再去加上幾條孔雀魚,或者幾條黑瑪麗,我們自己可以想像一下,欣賞效果會有單一飼養紅箭魚的效果好麼?絕對不會的,而且還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 這12種觀賞魚的壽命原來都這麼長!以後再買魚養殖,心裡有數了!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關於這些觀賞魚的壽命問題。這12種觀賞魚的壽命原來都這麼長!以後再買魚養殖,心裡有數了!龍魚龍魚是個古老的魚種,一般情況下可以存活三十多年,野生龍魚壽命要長的多,大約百年以上。常見的銀龍魚,壽命大約五十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