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椒江區政府正與智能雲科洽談合作意向助力台州工業網際網路駛入「快車道」。
「智能雲科」什麼來頭
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能雲科」)是國內領先的聚焦機加工領域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運營商。公司以製造裝備互聯為基礎,秉承「讓製造更簡單」的理念,基於「智能終端+工業互聯+雲服務」創新模式,打造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數據賦能、開放共享,為客戶提供裝備全生命周期、共享裝備、工業APP、供應鏈金融、產能交易等服務。
智能雲科位於上海的前臺
說起智能雲科的「工業網際網路」
也許很多人還很陌生
這要從數控工具機說起
↓ ↓ ↓
數控工具機行業,是我國工業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產業。人們普遍使用的手機、電腦等產品的模具、外殼等都需要使用工具機來進行加工。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我國都不具備自主生產工具機核心數控系統的能力,工具機數控系統完全依賴於從國外進口。
直到2014年,瀋陽工具機上海研究院(智能雲科起源單位)所自主研發的i5數控系統推向市場,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工具機數控系統市場的壟斷,整個中國的裝備製造企業提高了底氣。
隨著i5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智能雲科這家基於「智能終端+工業互聯+雲服務」創新模式的公司也應運而生,公司也從數控工具機領域發展到通用技術,並以APP的形式向社會提供服務。
iSESOL工業服務平臺
目前,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範圍已涵蓋26省、161市,服務企業客戶2000餘家,已連接智能設備12500多臺,累計服務機時4000多千時;智能雲科的技術及服務方案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剎車盤、鋁雕、消費電子、珠寶等行業。智能雲科已被列為國家工信部首批提供工業網際網路可信雲服務的五家平臺之一,並於2019年2月獲得覆審通過。
兩降一升
綜合降本5%,故障率降30%
效率提升5%~20%
今年,機加工行業由於產業鏈長、環節多,各配套單元相互協同、相互制約,生產端和需求端受疫情的影響相對嚴重。智能雲科面向行業企業的緊急需求,基於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產能交易平臺、智能化車間、設備遠程運維、提質增效等工業網際網路供給側服務,幫助製造企業渡過難關。
★製造企業可以在iSESOL平臺上實時發布需求、篩選訂單,滿足供需雙方採購交易需求。疫情期間,平臺確保10s內響應用戶需求,平均3~5天完成交易撮合,有效緩解了疫情期間訂單量下降、產業鏈供給不足等問題。截至目前,平臺已為3000餘家中小企業推進訂單對接,交易金額達到6億元。
★通過應用iSESOL WIS,能夠幫助機加工企業快速構建智能工廠,為製造企業提供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服務,減少人工依賴,從而有效應對疫情導致的用工難和人員接觸等問題。疫情期間,位於河北黃驊市的某模具企業,運用該平臺,基本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並且企業綜合成本降低5%,設備故障率較以前降低了30%。
★疫情期間,各製造企業的訂單生產受到影響面臨延遲交付違約的風險。智能雲科通過智能增效APP,幫助企業解決因復工延期造成的訂單囤積、產能不足等問題。iSESOL BOX的智能增效工業APP,可作用於粗加工或半精加工,幫助企業平均提升5%~20%的加工效率。
★維護工程師在接到網絡報修單後,還可以為企業提供遠程視頻診斷等服務,幫助企業迅速恢復正常生產。截至目前,iSESOL上聯網的近3萬臺智能工具機,均在正常運轉,企業生產未受任何影響。
椒江與智能雲科的「邂逅」
今年4月,椒江區赴上海考察智能雲科。
8月20日,椒江「鳳凰山沙龍」邀請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志浩做主題演講和案例分享,並與海正藥業等39家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度探討交流。
8月27日,智能雲科相關人員對接傑克股份、衣拿智能科技、寶宇、新順發等公司,就工具機智能化改造、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倉儲物流等進行交流,助力椒江企業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
9月3日,智能雲科已和新順發、振盛進行進一步交流對接,並計劃對新順發新廠區的工具機設備和自動化生產進行深度設計。通過第三方積極探索尋求與傑克的合作。
目前,智能雲科正與椒江區就落戶事宜進行積極對接。
助力台州千億產業
駛入工業網際網路「快車道」
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領域,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之上,面向實體經濟應用的演進升級。從2019年的數據上看,中國生產設備連網率、數位化率、關鍵生產工序的數控率都超過了40%。
椒江有著醫藥醫化、縫製設備、智能馬桶、電子信息、汽車零配件、農用機械等產業集群。目前大多數產業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企業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多數企業數位化水平較低,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基礎薄弱。椒江與智能雲科的合作,必將為椒江工業企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智能雲科的到來,也將助力台州的汽車及零部件、磨具與塑料、泵與電機等千億級產業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駛入「快車道」。
(原標題:《接軌大上海 | 椒江要「牽手」智能雲科,為台州製造裝上「雲大腦」,車間效率嗖嗖漲》,編輯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