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天天吹雙叉臂!在推桿懸架面前它只是個弟弟!

2021-01-21 蘿蔔報告

法拉利F40GT,一臺多麼輝煌的車!在它誕生的80年代,憑藉著操控優勢幾乎稱霸了所有的賽道以及圈速榜單。

而霸佔紐北圈速榜多年的帕加尼Zonda R,除了誇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為它提供出色的下壓力外,優秀的底盤設計也讓它可以在低速彎中牢牢抓住地面,最終才在「紐北」有了驚人的6:47秒成績。

其實,無論是法拉利F40GT還是帕加尼ZondaR,它倆在懸架上的秘密武器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推桿懸架!

推桿懸架首次亮相是在1979年的布拉漢姆BT49 F1賽車上,獨特的外觀讓推桿懸架一經出現就引來了不少人的好奇。隱藏在車身內部的避震單元以及纖細的懸架叉臂,讓這種懸架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極其優秀,一改原來「傻大黑粗」的F1懸架設定。而在推桿懸架誕生的2年後,巴西車手尼爾森·皮奎特也憑藉著這項技術帶來的優勢拿下了本人的第一個F1世界冠軍。

法拉利SF90 前懸架

後來,所有車隊都發現了推桿懸掛的神奇之處,並陸續在推桿懸架的基礎上加以研發。哪怕是現在最新的F1賽車,懸架部分也依舊是基於初版推桿懸架升級而來的。不過很多車迷在見到推桿懸架後,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推桿懸架與雙叉臂懸架長得如此相像呢?

雙叉臂懸架

其實直接看懸架照片就可以發現,無論是雙叉臂懸架還是推桿懸架,都是使用了上下兩根控制臂(A臂)來限制車輪的運動路徑。只不過兩者在避震器的擺放位置上有很明顯的區別。通常來說,雙叉臂懸架的避震器下端安裝在下叉臂上,避震桶穿過上叉臂,並通過車上的支點加以固定。

至於推桿懸架,雖然也同樣採用了上下兩根叉臂控制車輪運動,但與下叉臂連接的避震器卻被替換成了一根推桿,而真正的避震器則被完全隱藏在了車身內部。所以說雙叉臂與推桿懸架的形式是一樣的,只不過避震機構的設計不同罷了。那麼為何採用不同的避震機構,就能讓推桿懸架站在所有懸架形式的頂端呢?

要想知道推桿懸架為什麼強大,首先還得從它的工作原理開始說起。接下來的內容會稍微有些硬核,但原理很簡單,大家只需跟著我一步一步分解著看就能搞明白。

上圖是一張最普通的推桿懸架解剖圖。根據圖片所示,我們可以看到推桿懸架除了擁有與普通懸架相同的叉臂(控制臂)外,還擁有兩個額外的零部件,分別是推桿(紅色)以及轉點(藍色),而這兩個部件才是推桿懸架運動的關鍵所在。

當懸掛被壓縮時,推桿會向上運動, 並將轉點往右推動。此時,由於轉點底部固定的關係,轉點只能通過向右壓縮彈簧,才能獲取更大的運動空間,如此一來推桿懸架便完成了減震以及壓縮。看到這,大家是不是感覺十分簡單,那麼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加入這套懸架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防傾杆後會如何。

因為推桿懸架與拉杆懸架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但由於推桿懸架通常採用了與一般懸架相同的防傾杆設計,不利於原理講解。所以我便用上圖這套避震機構通常被布置在上方的拉杆懸架為大家演示,這樣會更直觀一些。接下來我會繼續用箭頭一步一步演示這套機構是如何工作的,大家一定跟著我的節奏不要跳步哦!

首先,我們假設車輛進行右轉,此時左邊車輪壓縮便會推動左邊的推桿(如最左邊第一個紅色箭頭所示)。而被推動的推桿則會順勢帶動轉點的旋轉(如第二個紅色箭頭所示),給予它一個順時針旋轉的力。

接下來,這股順時針旋轉的力便會拉動彈簧,同時下方的阻尼也會被壓縮,進而限制彈簧的回彈,避免出現往復式運動。

此時,由於彈簧被轉點拉動,所以與其相連的防傾杆也會因為彈簧的拉動而向前旋轉。而旋轉的力必然也會影響到防傾杆同軸的右側,使防傾杆右側同步向前旋轉。

此時由於右邊防傾杆向前旋轉的關係,所以勢必會壓縮右邊的彈簧,並給予其一個向前移動的力。而在彈簧前移的作用下,右邊的轉點就會被彈簧向前的力推動,進行逆時針旋轉,並壓縮右邊阻尼。

而當轉點逆時針旋轉時,右邊的推桿便會被拉動,從而最終給右側車輪一個向上的拉力,這便是整套懸架的力傳導過程。概括來說就是,當車輛右轉,左側避震被壓縮的時候,右側的車輪就會被往上提拉。

它與普通立柱懸架最大的區別是,普通立柱懸架在右轉,左側懸架被壓縮時,右邊懸架是呈拉伸下垂狀的。而推桿懸架由於左側車輪壓縮的力最終會轉化為向上提拉右側車輪的力,所以右邊懸架同樣也會被向上壓縮。此時因為右側車輪的壓縮上抬,所以車輛的側傾幅度將會被大幅消滅,最終展現出一個極其平穩的過彎姿態,一個其它懸架形式根本無法與其匹敵的過彎極限。

根據上面的推(拉)杆的工作原理,其實我們已經知道了它的第一個優點,那就是抗側傾性能出色。並且得益於特殊的懸架結構,推桿懸架的防傾杆實際上是非常短的。那麼根據槓桿原理就可以得出,在同等粗度的情況下,推桿懸掛的防傾杆會擁有更好的剛性。

保時捷卡雷拉GT前懸架

此外由於推桿懸架防傾杆較短的關係,所以相比於一般懸架來說,更短的防傾杆也會帶來更輕的重量。這對於一臺講究操控的車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並且這也引出了推桿懸架的第二個優點。

不同於傳統懸架,推桿懸架多出的轉點,可以讓重量不輕的彈簧和阻尼擁有更加靈活的擺放方式。無論是機簧一體(外圈彈簧,內圈阻尼)還是分體結構,都能夠根據工程師想要的重量配比來安放。與此同時,由於避震器安裝在車架上的緣故,原來會直接影響簧下重量的避震器,也將會被計算成簧上質量,取而代之的則是重量輕很多的推桿,這對於整車操控性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電動方程式的拉杆懸架

更關鍵的是,如果工程師想要降低車輛重心,還可以將推桿形式更換成避震機構通常布置在下方,重心更低的拉杆形式,以獲得更好的重心控制。

通常來說,普通立柱式懸架的壓縮比都是1:1的(壓縮比的意思是,懸架壓縮幅度與彈簧壓縮幅度之間的比值)。可對於推桿懸架來說,通過調整推桿的長度便能更改懸架的壓縮比,適當提高比例,就可以讓懸掛在小幅度運動時使用更多的避震行程,從而提高避震系統的靈敏度,讓車輛更加緊貼地面。

越紅阻力越大

此外,推桿懸架還有一個其它懸架無法擁有的優勢--空氣動力學。對於開輪式賽車來說,車輛懸掛和輪胎帶來的空氣阻力是最令車隊工程師頭疼的。其中,輪胎的空氣動力效應是很難得到提升的,但懸架部分卻留給了工程師們不小的操作空間。

要知道,原來賽車使用的都是傳統的雙叉臂結構,此時粗壯的避震筒和彈簧便會嚴重影響氣流,這樣不僅會帶來風阻,同時它們產生的亂流也會打亂後方空力套件的工作節奏。

而當推桿懸架被發明出來以後,原本粗壯的避震筒終於可以被藏進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車體之內了,同時水滴形的各種叉臂也終於有了疏導氣流的作用。

奔馳project one懸架

說了這麼多推桿懸架的優點,看起來似乎它已經是一個完美的產物了,但為什麼這種懸架會如此冷門呢?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貴,如此複雜的連杆結構勢必會帶來額外的設計、生產成本。

由於推桿懸架大部分的核心部件都位於車輛中心,這對於前中置發動機的所有車型來說,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麻煩--擠。所以要想在民用車上看見推桿懸架,一般都得找中後置發動機的車型才可以,例如蘭博基尼蝙蝠就是採用的推桿懸架。

作為一款誕生在賽車身上的懸架,它的可調節範圍自然是要明顯好於普通懸架的。不過能調整的參數太多也未必是好事。隨著行駛裡程的日積月累,懸架幾何勢必會發生些許變化,這時就需要四輪定位來校準。可面對如此複雜的懸架結構,一般修理廠自然是無法調整的,那麼車主在日後使用中就會面臨無法維修,或者天價維修的問題。

人世間,極致的東西,雖美好,但註定小眾。也正因如此,在推桿懸架面世的40多年以來,使用它的量產車屈指可數。但在賽用領域,推桿懸架卻有著無可撼動的優勢。這足以證明它才是懸架領域金字塔尖的產物,只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推桿懸架還是太過遙遠!

相關焦點

  • 汽車的懸架是什麼?「雙叉臂」和「麥弗遜」獨立懸架到底哪個好?
    說起發動機,大家都知道它是提供動力的變速箱是換擋用的,那經常掛在嘴邊的「懸架」又是什麼呢?懸架又稱懸掛,是車輪與車架之間連接的部分,略懂汽車的人通常會說,懸架就是避震基本用途沒有說錯,但準確的來說懸架包括導向機構、彈性元件和減震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雙叉臂」和「麥弗遜」兩種獨立懸掛各有哪些優劣。
  • 雙叉臂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友說車]  雙叉臂式懸掛的上下兩個A字形叉臂可以精確的定位前輪的各種參數,前輪轉彎時,上下兩個叉臂能同時吸收輪胎所受的橫向力,加上兩叉臂的橫向剛度較大,所以轉彎的側傾較小。 首先,對於定位參數的精確控制,讓車輪能夠很好的緊貼地面,較強的橫向剛性又提供了很好的側向支撐,對於車輛的操控性能來說,這種結構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是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這些超級跑車們的首選,甚至是現今的F1賽車所使用的懸掛結構依舊能看到雙叉臂的影子。
  • 車長超5米,比雅閣大一圈,丐版配2.0T爆出252馬力,全系雙叉臂
    ,車長超5米,比雅閣大一圈,丐版配2.0T爆出252馬力,全系雙叉臂。熟悉汽車市場動態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傳祺GA8定位為一款中大型轎車,但是對於自主品牌中大型轎車來說很難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即使它的售價親民和產品力豐富,但是銷量表現依然不樂觀,這一點可以從它最近三個月銷量成績可以看出來,其7月份賣出66輛,8月份賣出111輛,9月份賣出121輛,顯然這樣的市場人氣遠不及相當價位的合資轎車,但是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傳祺GA8又是另一番風景,不僅全車使用大量精準度極高的零部件
  • 小強實驗室:20萬元SUV前懸架用料調查
    本次實驗,我們將對20萬元左右SUV的前懸架進行調查,看看哪些品牌減配最為嚴重?實驗視頻汽車前懸架結構主要分兩大類型,非豪華品牌主要採用麥弗遜結構,就是一個減震筒套上一根彈簧;豪華品牌中高檔車型採用雙叉臂結構,就是在麥弗遜基礎上,增加一個控制臂。雙叉臂結構的成本比麥弗遜結構要高很多。
  • 8氣囊+後雙叉臂,比朗逸PLUS大一圈,賣12萬,軒逸很「頭疼」!
    8氣囊+後雙叉臂,比朗逸PLUS大一圈,賣12萬,軒逸很「頭疼」!因為我的預算貸款買一輛十萬左右的車,後來因為深度試駕了雷凌感受了一下動力方面,操控方面,再加上認可豐田的品質和保值率都不錯,再加上覺得這個車符合我的日常工作需求,不張揚。
  • 國產再添「狠角色」,長4905+雙叉臂+空氣懸架,零百加速僅4.6s
    而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國產SUV中又將添加的一個「狠角色」,這款車擁有4905mm的車身長度以及2955mm的車身軸距,定位是一款中大型SUV,並且還採用了前雙叉臂+後連杆以及空氣懸架的搭配,另外這款車零百加速成績僅僅只有4.6s,堪比性能跑車了。
  • 「冷門」卻是精品車,比亞洲龍大一圈,滿油跑800公裡,配雙叉臂
    導讀:「冷門」卻是精品豪車,比亞洲龍大一圈,滿油能跑800公裡,全系配雙叉臂!最不該被冷落的良心豪車,車長超5米軸距2米9,媲美奧迪A6,最低配車型僅售15萬起!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今天說的這款車就是廣汽傳祺GA8。
  • 電動推桿原理
    ,又叫推桿電機、電動缸及線性致動器。電動推桿是一種將電動機的旋轉運動轉變為推桿的直線往復運動的電力驅動裝置。可用於各種簡單或者複雜的工藝流程中做為執行機械使用,以達到遠距離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動控制的目的。
  • 雙交流剪叉、玻璃吸盤車、電動臂車……宏信建發來訪鼎力!
    為解決客戶煩惱,通過不斷研發創新,鼎力已發布覆蓋全高度機型的雙交流剪叉,防水等級IP67,租賃商再也不用擔心涉水故障啦!鑑於雙交流剪叉的良好「水性」,7月6日下午,宏信建發總經理助理王一平先生、總經理助理權江輝先生蒞臨鼎力,觀看了雙交流剪叉在內的多款設備!
  • 換了三叉臂還是響?
    車子行駛時,車輪位置發出響聲,屬於比較常見的問題,因為車輪安裝在轉向節上,一般響聲後,都會換掉離轉向節最近的三角臂,也就是朋友所說的三叉臂,但問題依然存在,說明找不到問題所在。那到底是什麼問題,怎麼判斷呢?
  • 麥花臣懸架聽說過嗎?
    麥弗遜懸架結構特點麥弗遜懸架是轎車、SUV、MPV、VAN、皮卡、超跑等諸多車型都在使用前懸架類型,其優點為結構非常簡單。包括一個A型下擺臂和螺旋彈簧與減震器的集成,三個部件兩個結構即組成了一組懸架系統,參考下圖。這種簡單結構的懸架系統最大的優點是節省空間,懸架佔用空間的大小對於FF前置前驅的汽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 雙叉犀金龜子
    本報丹東消息 (特派丹東記者 吳昊) 鳳城一村民在整理鋸末子時,無意中在鋸末堆裡發現一隻怪蟲子,隨後又找出80多個這種蟲子。昨日,經當地動保站的技術人員鑑定為雙叉犀金龜子,在丹東尚屬首次發現。
  • 被低估的本田,13萬比思域大一圈,1.8L四缸機+雙叉臂運動後懸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款車,是本田旗下一款性價比較高的家轎,它就是2020款本田傑德。雖然大多數人對本田傑德的印象還停留在MPV的階段,但2020款本田傑德卻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旅行車。來自MPV,可想而知它的空間非常寬敞。
  • 圖解各種汽車懸架系統構造
    懸架是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垂直反力(支撐力)、縱向反力(驅動力和制動力)和側向反力以及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傳遞到車架(或承載式車身)上,以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現代的汽車懸架儘管有各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但是一般都由彈性元件、減振器和導向機構三部分組成。
  • 獨立雙叉臂、174mm越野,11萬國產車大繽智一圈,開車能洗衣服?
    與CS35 PLUS、博越Pro等不同級別的車型換代不同,這次的哈弗H4 Pro更加專注於小細節改造,它更像是一臺中期改款。首發的1.5GDIT Pro版型號換上了更新之後的進氣格柵,它就像是哈弗H6 Coupe等車型一樣,將曾經藍標版上的寬大進氣,更換為了更加靈巧的六邊形橫幅進氣,它是目前量產車型中,除哈弗F7x之外最接近WEY魏派品牌的產品,為了配合這種新尺寸,它的整體多氣孔之間的尺寸比例也達成了優化。
  • 潷水器液壓推桿原理圖環保設備常用典型的
    潷水器液壓推桿原理圖,廠家直銷。歡迎來電選購!    潷水器液壓推桿原理圖採用中間進水口和排泥口周邊排流均勻:由於SBR法工藝採用間歇反應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在同一池內完成無須二次沉澱池和汙泥回流設備因此具有佔地少小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