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就別養貓了,小心弓形蟲感染。」
即便再捨不得愛喵的準媽媽,面對「致畸流產」等說法,也難免暗暗擔憂。不過,這個消息未免有些聳人聽聞了!
「弓形蟲」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養喵家庭來說都不陌生。也正是它們,成了很多貓咪在主人孕期被拋棄的理由。
弓形蟲真如傳說中的辣麼可怕嗎?
到底什麼是弓形蟲?
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蟲,存在於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體內。可隨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個部位,導致免疫力下降。
曰常生活中,人們大多只在討論懷孕話題時才會提到弓形蟲,久而久之,讓很多人以為弓形蟲感染是一種孕婦病。而養寵物的孕婦則被視為高危人群。
其實,弓形蟲感染非常普遍,甚至有調査顯示,全世界約1/3的人都有過弓形蟲感染。
其實,感染弓形蟲多數都能自愈。
弓形蟲對於正常人來說幾乎沒有危害,被感染者甚至能察覺到。抗體產生後就會自愈,只有少部分原發性感染的人會有輕微淋巴結腫大、發熱、腹痛等症狀。
但是幾天或數周后隨著人體產生免疫力,症狀都會自行消退。
只有對嚴重免疫缺陷的病人,例如愛滋病患者,會產生嚴重後果。
弓形蟲對於孕婦有很大危害,尤其是發生在孕初期的感染的確會影響胎兒發育,嚴重時會引起畸胎或流產。即使胎兒僥倖存活,寶寶也會面臨腦癱、視聽障礙、智障等風險,死亡率高達72%。
感染弓形蟲的途徑有哪些?
1、食用或接觸生肉
2、接觸土壤
3、直接食用未清洗的蔬菜瓜果
為什麼說國人的弓形蟲感染率很低?國人的烹飪手法會將食材加熱烹熟,習慣喝開水而非生水。相比歐美國家對生食的青睞,感染率大大下降。
如何避免弓形蟲傷及胎兒?
加強對喵星人的管理,避免家貓在外到處遊蕩,切斷外來感染源。
避免喵星人在外覓食,餵食儘量選取消過毒的食物或貓糧。
最重要的是及時清理貓砂,徹底扼殺弓形蟲通過喵星人的傳播途徑,清理後記得消毒洗手。
準媽媽方面,除了忌食生肉,避免接觸外界土壤外,避免喵星人糞便汙染水源、蔬菜等食材。
飯前便後養成洗手消毒的習慣。
在備孕階段,最好去醫院檢査體內有無弓形蟲感染(TORCH檢查),弓形蟲感染有多種簡便有效的藥物治療。
感染後及時治療,先天弓形蟲感染率下降70%以上。
最後,帶喵星人去寵物醫院抽血檢査,以確定喵星人是否感染弓形蟲。
所以咧,正確對待弓形蟲問題,繼續安心給家裡的喵主子鏟屎吧!
好看就關注毛小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