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2021-01-08 我來說人文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所謂「窮不丟書」的意思是說,人不管怎麼窮,就算再窮的人,也不能不讀書不識字,更不能把書本書籍給丟了。看起來這句話說的是過去,指的是那些沒有錢讀不起書,上不了學堂的貧窮人家的事情,比如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故事。實際上,即使是現在也還是應該如此的。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實行科舉制度,人們崇尚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走讀書科舉考試的路,就可以踏上仕途,做官發財,脫離貧窮。

因此,再窮的人,都不願意把書丟掉,寧願一大家人吃苦受累受窮,也要讓讀書的家人整天捧著書本。其實現在雖然社會時代完全變了,但是讀書的重要性依然沒有變。因為讀書學習增長知識才能,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用得著的。窮人要想發家致富,沒有文化科技知識肯定是不行的,要掙大錢,要有大的發展和成就,不讀書沒文化顯然是很難辦得到的。就像不少貧窮人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名牌大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一樣,不就是「窮不丟書」的意願嗎?

所謂「富不丟豬」的意思是說,就算是個比較富裕的人家,也不要不餵養豬,而把這一項好處多多的家庭副業給丟掉了。眾所周知,農村裡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許多人家都喜歡養豬,其實在農村中養豬的好處確實是很多的。因為在農村裡一年中除掉冬季外,其它三季都可以找到餵養豬的飼料,比如青草、水草等,再加上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莖葉殼、人不能吃的劣質穀物等等,就地取材,都可以作為養豬的飼料。養豬還可以把一年到頭的剩菜剩飯,充分地利用起來餵豬,關鍵是還可以用豬糞作為有機肥料施到地裡長莊稼或蔬菜等,比起化肥來要好得多。

既然養豬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家住農村的朋友們,就算我們的日子過得富裕了,也還是要講究勤儉節約為好,仍然可以養上一兩頭豬,反正也費不了多少事,既可以把許多的廢物充分利用起來變成寶,又多了生活的樂趣,如果不需要豬用來賣錢的話,還可以到過年的時候,把豬殺了,過一個豐富快樂的「肥年」哩,何樂而不為,又何必丟掉豬而不養呢?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啥意思?有道理嗎?
    窮不丟志;富不忘本;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農村的俗語中總是有一些讓人如醍醐灌頂的句子,現今,很多人都在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還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農村的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早告訴了我們一切。富不忘結髮妻,何謂結髮?以君之發,結我之心。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農村地區很多夫妻都是相濡以沫的,很多剛剛結婚的時候都比較困難,但是後面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了。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開當鋪」,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化,歷經歲月的流轉,傳承到了現在。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正打算將它帶回去養時,過路的老人卻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聽完老人說的話後,決定不將這隻貓咪領回去了。後來才知道,那位老人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是一句農村俗語。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一、豬來窮大家都知道,豬的食量很大,一天能吃到幾十斤食物,而且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而不像養牛養驢還能承擔一些農事,減輕農民負擔。
  • 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有何含義?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智慧
    俗語作為我國一個傳統文化瑰寶,是老祖宗靠著自己的經驗積累下來的,目的就是希望後人能不走彎路,有很多俗語哪怕放到現在也同樣適用於當下社會,不僅通俗易懂還飽含哲理,大家都知道,寒門出貴子,一個人想要變得有錢那你肯定就得多學點文化,這樣你才能有更多的見識,到了社會也能很好的應對挫折,要是你不去讀書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確實,這是農村千百年來的習俗,忙碌了一年那短暫的休閒日子。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也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故事。比如在老人口中就有一句特別耐人尋味的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此話有沒有道理?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探討一番。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原來是這個意思!
    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會知道,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人情事物做出總結,這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人們的生產勞作以及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人們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農村老諺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講的是些什麼意思呢
    上下五千年,有不少諺語流傳下來,其中就有句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話講的是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講下這其中的意思:豬來窮:豬,在以前是農村們實現增收的一種家禽,豬也不挑食,現在條件好了,有很多飼料供豬食用。不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們家養豬都是要山上割野菜或野草,還有自己家種的地瓜藤這些都是餵豬,那時人都沒有飯吃,土瓜除非爛了,要不然豬就別想有類似的東西吃了,因此當初豬是生長很慢的。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裡流傳著一些膾炙人口的俗語,是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傳統思想或者人生哲理,體現了世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雖然這些俗語語言通俗、文字簡練,但內涵豐富、意味深遠,是燦爛的農村文化的瑰寶,是思想的凝練與結晶。通過這些俗語可以了解農村生活、風土人情和正確的價值觀。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歡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吧,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呢?因為這個俗語是以前農民說的,所以現在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富不過三代的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在以前的時候財富和權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富人沒有功名,自身和官場沒有任何問題,那麼這個富人的財產是非常不穩固的,他的財產非常有可能被官場上的人盯上的,為了可以得到這個富人的財產,官府的人就會找各種理由抄他們的家。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有何意思?農民告訴你
    文/丁簡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有何意思?農民告訴你一提起農村俗語,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農村很多人說的俗語,有很多意思大家如今都不太能理解,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一聽到農村人說起這些俗語,都摸不著頭腦。比如農村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很多也是非常不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民間俗語多是在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勞作當中的閒雜之談。民間有「貓衰犬旺」的說法,人們對於不請自來的狗特別喜歡,會好吃好喝地供著,而貓來了則會立即攆走。 比如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還有「狗來富,貓來窮」、「狗來進財,貓來帶孝」、「豬來窮來,狗來富來,貓來孝來」等說法。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啥說法?
    農村的老人們經常會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就會戴孝布,也有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同一句俗語不同的意思表達,到底該如何解釋呢?而且,面對這些動物上門,我們應該如何做?接下來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豬來窮:豬是張口貨。古人云:家有稻穀滿倉,不養扁嘴一雙。豬的食量比鴨子大多了,養不起;豬無能,一根筋,不能回頭;豬在十二生肖裡為亥,人靜亥時,豬開始扒牆拱洞,不得安寧。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諺語豬來窮,狗來富
    然而正是這些小動物,老祖宗日夜與老百姓相處,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內涵豐富的許多,其中,農村有句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的老人認為外國豬上門不是吉利。豬是邪惡之星,豬上門表示輕則會賠錢,如果嚴重的話,家庭將會毀滅。過去治安在農村地區不是很好,盜竊和其他事情經常發生,農村的養殖豬,一般人不會偷。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會流傳下來很多俗語,都是從老人家口中一代代傳下來的,經過時間的挑選,留下來的俗語一定都包含著一定的道理,才能讓人們繼續傳誦下去。其中有教人處世的道理,有根據天氣判斷作物的,仿佛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的緣由都可以找到一句俗語來解釋。接下來分享的兩句俗語,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是什麼意思呢?手的作用太大了,吃飯,學習,工作幹活,運動遊戲都離不開手。關於手的俗語和成語也很多,誇獎一個人說他「心靈手巧」,形容一個人權勢很大,說他「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