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紫禁城只有一位「主子」——皇帝!而現在的故宮,卻有181個「主子」——故宮御貓!
人類的世界有句話,「要在自己熱愛的世界裡閃閃發光」,只是沒成想,最終將這句Flag活成現實的卻是這群生活在皇宮中的貓咪。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群小可愛們。
前世:靠選美入宮獲寵
有些貓生下來就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祖上很可能是某位受寵妃子的寵物,甚至說不定還被皇帝親親抱抱舉高高過呢。
歷史記載,到了隋唐的時候,人們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小貓咪了。宮廷裡也出現了「狸奴」這種專業職位,狸奴就是各位小貓咪,它們專門承擔皇宮的防鼠工作。
而故宮御貓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據說,嘉靖帝在修仙煉丹之餘,就十分喜歡擼貓,甚至為了更專業的擼貓,便在宮中設立了專門的養貓機構——貓兒房,「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鍾愛者,亦加陞管事職銜。」
如果有貓被嘉靖帝看中,還能獲得升官加薪的機會。他會給貓封贈官銜,公貓叫「小廝」,母貓叫「丫頭」,絕育貓叫「老爹」,混得好的貓就成了「管事」。
嘉靖帝最鍾意的一隻貓叫「霜眉」,是長毛波斯貓。書中記載,霜眉特別明白皇帝要幹什麼——皇帝要出門,或者要去某位后妃那裡,霜眉都趕在前邊跑,帶路。嘉靖皇帝對其鍾愛異常,於是他天天擼貓,最後把貓擼死了!
愛貓亡故後,嘉靖帝下旨用道教禮儀設祭壇為貓祭祀,還頒布了「金棺葬貓」的口諭。最終,承載嘉靖愛貓的金棺材被埋入萬壽山中,墳冢上,嘉靖親自題下「虯龍冢」三個大字,旁邊栽種了一棵柏樹,命名「虯龍柏」。
到了清朝,勵精圖治的滿族皇帝更加青睞能夠幫助打獵的獵狗,貓在紫禁城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清朝滅亡後,這群曾經優渥無比的宮廷御貓變成了「流浪貓」。
今生:貓美路子野
隨著時間變遷,曾經的宮廷御貓已經一代代地繁衍開來,它們中有些比較出名的,比如麼麼、太極、銀巧……這些名字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不管是上一代還是這一代,它們都叫著同樣的名字!
而那些沒有通過御選的貓,又是如何混入紫禁城呢?
飛簷走壁,輕功加持——貓咪們體態輕盈,翻牆入院,隱身於雕梁鬥拱、飛簷畫棟間,對於可愛的貓咪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故宮密道,另闢蹊徑——在故宮一些廣場的角落,建有「涵洞」。比如在太和殿的東南角,就有一個涵洞。一些毗連的小院落,還會在共用院牆底部開有排水口,以便讓排水更加暢通。眾所周知,貓是液體做的,小小洞口難得住它們嗎?
如今,無論前世是否為御貓,這群小可愛都最終被留在了故宮中,成為了故宮的一份子。故宮甚至還將它們一一登記造冊,並且還給它們取了名字,從此,它們便從流浪貓搖身一變成了「貓保安」。
下面,就為大家隆重介紹幾隻網紅貓,一起去故宮偶遇吧:
三隨子
外號:鰲拜
性格:親人安靜
大本營:景仁宮和鍾粹宮過道
因為長了一身霸氣的長毛,所以網友們都親切地稱我為「鰲拜」,不過,可別被我的名字和外表欺騙哦,我可是很乖巧的呢!
平安
性格:活潑可愛
大人我原混跡紫禁城內務府酒醋房,一直耷拉耳朵夾著尾巴做貓,直到有!一!天!我竟被授予「平安」稱號!一朝翻身的我下定決心要像真正的衛士一樣,瞪大喵眼,保我大故宮平平安安!大家也要像我和小夥伴們一樣愛故宮哦~
嘚嘚
性格:溫柔親人
大本營:珍寶館
看我,快看我,不好意思,今天又美了一點點呢,他們都說我是「門面擔當」,你覺得呢?
壯壯
性格:活潑有趣
大本營:壽康宮區域
大夥希望我身體強壯健康,所以我就叫「壯壯」啦~我住在壽康宮區,有空來偶遇吧!大家都誇我是一個「遵守紀律」的乖喵,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一樣愛護故宮,最重要的是……更要愛我哦~~
小崽兒
性格:溫順黏人
大本營:珍寶館附近
我是一枚柔軟的小胖子,因為肉罐頭吃多了,現在的我胖胖的,工作人員為了我的健康還特意樹起了「不要餵我」的牌子,嗯,為了更久地陪伴大家,我會管住嘴邁開腿的!
生活在故宮的這些貓咪可不是吃白食的,它們也有自己的本職工作。
故宮內的建築多為木製建築,這種木結構非常容易引起鼠患泛濫。為了保證清潔,故宮便馴養了一批貓,天黑時將它們放出,任由其走動,清理老鼠。
每天下午五點半,故宮工作人員下班後,這些貓就開始上崗了,到點還交接班。所以,諾大的故宮,遊客們見不到一隻老鼠,可都是它們的功勞呢。
現在,故宮登記在冊的貓咪一共有181隻,它們會全部打疫苗,定期做檢查,還有專門為小貓咪們成立的愛心基金會,籌集來的所有善款都用來給它們加餐,而它們也就盡職盡責保護著我們的文化傳承——故宮。
你想去故宮「擼貓」了嗎?不怕,我們一起「雲」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