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2021-01-09 幼兒園設計中心

雪季終於來了,「爸爸真棒」的小號「真棒之選」,一直在為孩子們找安全高品質冬令營。在尋找滑雪營的時候,被一位17年的「滑雪超級發燒友」米麥媽震撼到了——

生完娃57天,就創下「背娃滑雪」的壯舉:

第一個孩子,2歲開始滑雪:

第二個孩子,10個月開始「泡」雪場:

她家「雪二代」們,4-9歲每年打卡全球雪場,如今連「野雪」都敢滑,也收穫了特別多好處:感冒變少、膽量增加、皮實不嬌氣。

而作為「骨灰級」滑雪愛好者,米麥媽有一肚子超實用攻略分享給各位爸媽——如何選雪場,要不要給孩子請教練,帶娃滑雪如何保證安全,以及滑雪裝備怎麼準備。

講真,這篇「親子滑雪攻略」可能是全網最全!寒假帶孩子去滑雪,強烈建議細讀收藏加分享!

還有12月的精品兒童劇

能親臨火箭發射現場的親子營

7歲+奧賽級教練的專業滑雪營

不出上海的航天營、STEM營、音樂劇營

……

歡迎關注「爸爸真棒」小號「真棒之選」

回復「冬令營」一鍵get最新列表

下周起還有更多英式營、美式營

孩子出生57天,

- Z h e n B a n g -

我就帶她回歸雪場了

我本人愛上滑雪的時間,算起來已經17年了。

第一次滑雪,就誤打誤撞去了瑞士法語區一個還算不小的雪場,在那裡泡了一星期,全憑自己觀察和練習,也算是跌跌撞撞能把瑞士的紅道趟下來。雖說這麼多年過去,野路子出身的滑雪水平沒怎麼長進,但那山,那景,那藍天白雲下被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脈,時常想起。

▼當年的瑞士滑雪場:

▼沒娃的時候,水平也不怎麼樣,但是至少可以到處滑了:

▼我老公剛好也是滑雪運動熱愛者,沒娃的時候,一個冬天在周末殺奔雪場十來次是有的。有了娃,我們也不想被限制,於是有了朋友眼中,生完娃57天就帶著娃回歸雪場的「壯舉」,12月底出生的娃,居然那個雪季我都沒錯過。

▼生完娃兩個月:

所以我們每年冬天,都是會帶娃去雪場的。

她從走路踉踉蹌蹌的時候,就嘗試過穿在普通鞋子外面的玩具雪板了。兩歲那年冬天,她開始穿上雪鞋和兒童雪板。不過由於年齡太小,其實也只能在非常平緩的坡上走一走,甚至因為雙板雪鞋比較厚重,連站都不太能站穩。

▼2歲在爸爸背上感受滑雪的速度:

▼三歲的冬天,娃已經可以開始短距離,平坡滑行。拐彎也能夠有模有樣學起來,但是由於力氣還是不夠,所以基本上就是一趟就喊累。

↓戳視頻↓

看女兒三歲時跟我滑雪的「英姿」

▼去雪場的裝備:頭盔手套護臉雪鏡自己拎著在頭盔裡,穿滑雪內衣褲+抓絨衣褲+雪地靴,到了雪場把雪服一套就可以了。

▼最初的滑雪入門,犁式拐彎,三歲:

▼在日本請了一天教練,體會一下不同的教學方法,價格好貴。

所以可以看到,所謂三歲前的滑雪,大概率就是去雪場玩玩而已,真的說學習滑雪這項運動,真的為時過早。

為了全家滑雪旅遊

- Z h e n B a n g -

我帶「雪二代」打卡全球雪場

我家正經開始教娃滑雪,應該算是從4歲開始的,主要是娃爸教。

從4歲到現在9歲,每年冬天一定有一兩周是在雪場度過的。我們國內常去崇禮萬龍雪場,有假期的時候去過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二世谷、和長野雪場,也在有了妹妹後連續去過三年阿爾卑斯山區的雪場。

娃的滑雪水平,從最開始只能緩坡慢慢出溜,到現在可以幾乎走遍各個雪場的所有雪道,基本上達到了我和娃爹最初帶她滑雪的目標:能跟上我們滑雪旅遊的腳步(可是還有妹妹得重頭教起這是後話)。

▼四歲的冬天,媽媽懷著2月出生的妹妹徹底錯過了這個雪季,只能跟爸爸單獨去滑了:

▼妹妹10個月也可以去雪場啦:

▼五歲第一次去了阿爾卑斯山區奧地利的雪場,居然在滑雪學校的一周結業比賽上得了第一名:

▼當地的小不點們都是這樣參加滑雪學校,一個老師帶6個左右的孩子:

體驗不同雪道的樂趣

↓視頻在此↓

▼6歲在瑞士的滑雪場,已經可以去很多雪道了,越來越自如:

▼7歲在奧地利的雪場,特別喜歡這裡的老師和雪場:

▼8歲,居然這個冬天,只滑了一次雪就疫情了。。。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孩子幾歲開始滑雪合適呢。

如果讓我從自己得瑟的角度,那我會說,「2歲就能滑啦,你看我家娃兩歲就開始啦」。

但是如果自身對滑雪運動沒那麼上癮,只想讓孩子多掌握一項技能的家長來說,平心而論,我覺得5-6歲開始正經請教練學習,是比較合適的年紀,孩子大多有了足夠的力量和勇氣,也比較能自己照顧自己,當然這也和孩子自身身體條件有關係。

換句話說,4歲前帶孩子去滑雪,誰累誰知道……

勇敢強壯不嬌氣

- Z h e n B a n g -

滑雪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從我們的滑雪經歷其實也能看出來,最初開始帶娃滑雪,真的沒有什麼功利心,其實沒有想過對娃會有什麼好處,只是單純為了自己想玩,又不能把孩子扔下不管。但隨著孩子去雪場的次數多了,我也漸漸發現了一些好處。

1、相信對其他家長們最有吸引力的,就是感冒明顯少了

雪場空氣通常來說清新又潮溼,在北方寒冷的戶外呆一天,這抵抗力絕對明顯提升。而且畢竟滑雪是一項運動,那運動的好處,滑雪也都有,比如身體素質提高,力量提高,平衡性提高這一類。

2、膽量增加

記得娃小時候,站在雪坡上根本不敢滑,屬於膽子比較小的孩子,現在一去就拉著我去滑樹林的野雪……5歲時的視頻在此:

3、皮實不嬌氣

滑雪適合的溫度,一般是在-10到5度,太高了雪粘容易化,太低了雪硬體感也冷不舒服。但是並不是每次滑雪都能趕上合適的溫度。

一次我們在張家口崇禮雪場,趕上了大風天,山頂室外溫度計測量出來是-36度。那肯定是我家娃體驗過最冷的一次。但是那時候已經在山頂了,無論如何也要滑下去才能回房間,娃凍得站在風裡哇哇大哭,一邊滑一邊哭著大喊我不滑了,我們連喊帶拽死活才讓她滑到山腳下。

此後遇到困難經常教育她說,你看那種極端天氣,你都能克服,還有什麼幹不了的。

4、硬湊一個好處

娃特別明確有了自己最喜歡的季節,是冬天,因為冬天可以滑雪。

無法迴避的「大」問題:

- Z h e n B a n g -

孩子滑雪安全怎麼保證?

其實發自內心的,我並不喜歡帶娃在國內雪場滑雪,倒不是因為國內雪場的雪況,景色之類的原因,更不是崇洋媚外心理,只是因為我總覺得非常危險。

滑雪是一項比較高風險的運動,但是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該遵守的規則,其實很多意外可以避免。但大多數國內初體驗滑雪的人們,並不會一上來就請教練,總想自己先試試,那自然也沒有人告知需要注意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於是兩眼一抹黑,租上雪具就上雪道了,一邊歪歪扭扭費勁地控制自己身體不倒,一邊大喊著,「前面的人讓開!「從來沒有想過,這樣滑雪,是對自己,也對其他滑雪者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對於無法控制自己的速度和方向,僅僅只能讓自己保持站立姿勢,就敢上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雪道,不減速往下直衝的滑雪者,我們稱之為「魚雷」。

在國內雪場,尤其是滑雪運動開展不那麼廣泛的地區,或者比較小的雪場,或者大雪場的初級道上,非常常見。我們自己滑雪,對這種情況避之不及,通常就去高一些,遠一些難度大些的雪道就好,但是帶著娃,水平不夠,就只能小心再小心,在雪道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生怕有人把娃撞到。

滑雪的過程中,有幾個基本規則,是需要第一次去雪場前就應該知道的。

第一, 不要去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雪道。

所謂能力範圍內,意思是在這個雪道上,你可以比較隨意控制自己的速度,想停就能停,想拐就能拐。每次去沒去過的新雪道,根據雪道標記的難度充分判斷。國內一般對雪道難度標記是藍(初級)-紅(中級)-黑(高級),這也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標記方法,只是可能不同地區難度定義不同,比如國外的紅道,說不定比國內有些雪場黑道都要難。

第二, 不能在雪道中間停留。

從最開始學習滑雪的時候,有經驗的滑雪教練就會第一時間告訴滑雪者,如果摔倒了,要儘快站起或者挪動到雪道兩側,不可以在雪道中間坐著、躺著,避免被後面的人撞到。如果累了,一定要先滑到雪道側面,慢慢減速停住,儘量避免急停急轉。

第三,後面的人有責任避讓前面的人。

無論是什麼水平的滑雪者,都有責任控制自己和前面人的安全距離,不管前面的滑行者是不是急剎車,後面的人也沒理由撞上去。

即使這麼小心,我們還是有過在雪場的驚險經歷,時常想起後怕。

娃五歲那年,在我和爸爸的陪伴下去了一個黑道。其實比較寬闊的黑道她是能滑的,但是我們去的那個,是個非常窄的,類似U型道的黑道。

滑了一小段,有一段最陡的地方,她不敢走,又有點累,就站在雪道中間休息,我在她前面回頭看她,爸爸在她身後。在我正要提醒她趕快離開雪道中間,不能站在那休息時,我看見有個人快速以魚雷般的滑行路線直直向下衝,正要大喊提醒娃注意,仔細一看,那人是已經摔倒,以頭朝山下,腳朝山上的姿態向下俯衝,而因為雪道太陡,他完全停不住。

就在我看明白情況的那個瞬間,因為雪道窄的關係,他正正撞上了雪道上站著的我家娃,並且撞起來之後,將她撞飛向上,空中旋轉360度後落在那人身上,隨著那人一起繼續向下……

什麼叫腦海一片空白,那時候就是了。

娃爹反應比我快些,大叫一聲「啊!!」的同時,自己衝了出去,一個飛鏟,擋住了已經從摔倒那人身上掉到雪地上,但還是一直往下直衝的娃。總算是停了下來。

由於帶著頭盔,又落在那人身上算是軟著陸,孩子起來後去哦們檢查半天,哪裡都能動,沒什麼大礙,但還是嚇得半死。娃嚇得哇哇大哭,並且立誓再也不去那個雪道,後半程,是爸爸抱著滑下去的。

這件事總結起來,有幾個問題:

1、高估了孩子的滑雪水平,導致她在很陡的地方不敢滑,而停在了雪道中間。

2、雖然我和娃爹已經一前一後站在娃旁邊試圖保護,但是路線並不合適,沒能擋住後面來的危險。

3、如果去高級一些的雪道,護甲還是有必要的。

當然那個撞上孩子的滑雪者,顯然也是高估自己的滑雪水平,並且沒有學會正確的摔倒後姿勢。

第一次帶孩子滑雪:

- Z h e n B a n g -

要請教練嗎?

其實請教練的事情,我沒太多發言權,因為基本上小時候娃的滑雪教練就是爸爸。爸爸最初跟我一樣是野路子出身,但是比我上進多了,一直自己致力於不斷提高。為了更好教孩子滑雪,還去考了紐西蘭滑雪一級教練證書,也是很拼了。

對於不會滑雪的家長,怎麼辦呢?

孩子的入門滑雪,對教練要求並不算太高。以雙板為例,最初要學的雪上內容,紐西蘭教練體系的一級教練證書取得者,教起孩子來沒什麼問題,就算沒有紐西蘭的教練證,其他的證書也是可以,只要自己滑的不錯,又系統學過滑雪教練,也就是一般正常大雪場你能請到的教練,其實都是可以的。

國外我們去過的雪場,都有針對孩子的滑雪學校。和同齡人一起學習,是很快樂的。

但是隨著孩子水平提高,尤其是開始競技滑雪,一級教練證書就肯定不夠了,所以我們現在報了俱樂部參與競技滑雪訓練。但是這裡面如何甄別教練水平,我還沒辦法介紹經驗。

國內雪場這麼多,

- Z h e n B a n g -

怎麼選?

國外的雪場暫時去不了,只能國內選擇了。

我們在北京,常去的就是張家口崇禮的萬龍滑雪場。崇禮的雪場挺多的,萬龍和雲頂算是比較大的,因為萬龍我們比較熟悉,各種設施和服務都有考慮到兒童的設計,所以我們每次都去萬龍。

▲圖片來自網絡

對兒童友好到什麼地步呢?最直接的,1.5m以下的孩子在成年人陪同下滑雪全免費。

在雪場管理水平普遍落後的前幾年,去過北京周邊一些其他雪場,裡面重點是雪圈,雪滑梯這類娛樂項目,賣票的時候,他們理直氣壯反問我,孩子去雪場怎麼可能不花錢呢,會走了就得要錢。

看看那時候我家才三歲,大多數時間只會在雪道旁邊坐著挖雪堆雪人來陪我們滑雪的娃,我覺得簡直太不友好了。

所以「孩子在成年人陪伴下不要雪票」這一條,一度成了我心裡默默判斷這個雪場管理是否專業的標準。

除此以外,萬龍有適合孩子的餐廳,有孩子的室內遊樂場,有孩子的雪具,還有酒店溫泉裡的兒童遊樂場,簡直太適合帶孩子來了。

△動圖來自萬龍滑雪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雪場,是慢慢意識到雪場配套服務提供適合孩子的選擇的。肉眼可見越來越多的雪場管理水平逐漸提高,真是滑雪愛好者、雪一代、雪二代們的幸福。

帶娃滑雪小tips:

- Z h e n B a n g -

行李箱裡裝點啥?

經常有人問我:想帶孩子去滑雪,需要買哪些裝備,怎麼穿衣服,雪鞋要買麼,雪板買還是租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每人的滑雪/玩雪的頻率不同,對於裝備的需求也不同,我只能簡單介紹一下對於入門新手來說,相對應該購買的裝備。

一套或兩套高質量的運動內衣:透氣,保暖,速幹。不建議純棉秋衣,不容易排汗,滑雪很容易出汗,滑起來又覺得冷,所以建議買專業的運動品牌提供的。

滑雪襪子:高筒,保暖,透氣,舒適的襪子非常重要,襪子夠高筒能把運動打底褲裹進去,就算摔倒也不會灌雪。

滑雪手套:防水,透氣,保暖,不容易掉,方便穿在滑雪服袖子外面,手套的活動度,容易穿脫程度都是需要考慮的,比如對小點的寶寶,不方便帶五個指頭的,可以帶連指款。

滑雪頭盔:頭盔是貼身的裝備,而且對於安全非常重要,每個人頭型不一樣,就算有的雪場能租,也不一定適合自己頭型,另外別人帶過感覺出汗髒髒的,建議自己購買。現在北京周邊我們常去的雪場已經都規定不帶頭盔是不可以上雪道的,所以不要圖省事或者圖帥氣戴帽子或頭巾。

滑雪眼鏡:滑雪眼鏡可以防止眩光,還能起到在雪地上防曬的作用,冷的時候眼睛也可以保暖一下,就算不滑雪,在雪場玩雪也是可以帶的。

頭盔內搭配的帽子:一般小朋友的頭盔可能會比較大,也容易晃動磨到頭髮不舒服,可以內搭個帽子一起帶,帽子不能有任何毛球之類的裝飾,又不能太厚,如果能護住脖子就更好了。電商關鍵字可以搜「護頭帽「。

滑雪服:之所以建議買雪服,是因為一套好的滑雪服,防水,透氣,保暖,防風,就算不滑雪,冬天過冬也可以穿,不會浪費。低齡兒童用連體的挺好,反正帶著尿不溼在裡面,年齡大些就可以考慮分體的,適合上廁所。

如果滑雪次數多,可以考慮投資一雙可以調整大小的滑雪鞋,省去了每次滑雪試鞋,不合適還得換的麻煩。相比滑雪鞋,尤其對孩子來說,雪板倒不一定需要買,一個是雪板比較好租,孩子長得也快。

帶娃滑雪的路就是這樣一路走來,要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娃一起,留下了很多關於滑雪美好的記憶,感覺每個冬天,因為有了滑雪,都更加充實美好了。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濟南滑雪、溫泉一網打盡,帶娃約起來
    雪場擁有雪地摩託車、雪地自行車、滑雪圈、滑雪板等新鮮刺激的運動項目,還可以參加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等豐富多彩的雪上活動!金象山作為濟南的老牌滑雪場,知名度比較高,去的人比較多。地址: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過仲宮大橋西南3.6公裡)現在囤季卡很合適,可以不限次數遊玩,假期裡就可以經常帶娃來了,一個假期滑雪肯定學得特別好了,滑雪場季卡199元,單人平日票49.9元,限量搶購。
  • 西安滑雪指南 | 解鎖雪場最潮靚仔新玩法
    銅川照金國際滑雪場位於陝西省銅川市照金鎮,總造雪面積15萬平方米。雪道總長3000多米,運力設計8條雪道、5條魔毯、1條纜車。雪場有兩個雪道,分為單板雪道、雙板雪道,還有一個雪圈區;雪道很寬,配合適宜坡度,可使練習者在滑雪過程中不撐雪杖就能滑行S路線。西安白鹿原滑雪場預計12月中旬開放。
  • 拒絕雪場 單板玩家解鎖登山滑雪裝X之道
    拒絕雪場 單板玩家解鎖登山滑雪裝X之道 2018-12-06 09:32:30 來源: 極客鮮瘋隊 網易號 舉報
  • 雪場傷亡意外頻發!誰來保護我們的「滑雪自由」?
    另有滑雪愛好者稱,其在2018年也因被雪道上線纜絆倒,在雲頂滑雪場摔傷。上述信息引發眾多滑雪愛好者質疑雲頂滑雪場的安全性。雪場隨後發布的情況通報,因被很多滑雪愛好者質疑為「推諉責任」,更是引發巨大爭議:「滑雪是一項高危運動,請大家一定注意安全」。
  • 既然現在滑雪這麼火,我就帶你逛逛中國最專業的滑雪裝備店!
    像我這樣本來對滑雪無感的人也隨著身邊朋友的帶動開始對這項運動感興趣全國的滑雪人群正在不斷增多對於滑雪裝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你真的會挑選雪具嗎?看了第三期《敗哥探店》你就懂了(時長9分32秒,請在WIFI連接下觀看)冷山雪具創立於2005年是目前國內最大最權威的實體雪具店在全國擁有超過30家實體店鋪今天我們來到的這家是位於北京的
  • 1日|腳印•雲佛山滑雪|性價比最高的綜合性大型雪場,一次體驗念念不忘
    ➤費用不含1)餐飲:本活動不含餐,請自帶或雪場內就餐(雪場有各式美食);2)押金:雪具押金,現金300元/人,雪具無損返還;3)裝備租賃:必選:頭盔30元(雪場規定,遊客必須戴頭盔);自選:衣櫃25元/次(可幾人合用),雪服40元/套(租雪服免費使用手套
  • 滑雪的打開方式不只有單雙板 雪上溜冰鞋 槳板滑雪 你可見過?
    曾幾何時,年少輕狂的我,誤入了一個「單雙板互噴群」,在經歷了一場場看似腥風血雨的網絡罵戰之後,互相爭不出個好壞,最後只留下一地雞毛。 「滑雪,不就是在雪上滑嗎?」——雪圈老司機「藤原文太」的一句話,通俗易懂的點出了滑雪的本質。
  • 滑雪冬令營「第八期」|單板滑雪技巧這樣學,讓您玩轉所有雪場!
    如此美妙的冬季,怎能爽約皚皚白雪,不去雪場體驗速度與激情,實在辜負冬日時光。今天我們就安利的單板技巧,為什麼要學單板?因為它自由了雙手,飛起來俠氣沖天!單板滑雪的起源單板滑雪(Snowboarding)(又稱滑板滑雪)源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單板滑雪又稱冬季的衝浪運動,利用身體和雙腳來控制方向。中國的單板滑雪於2003年正式立項,主要開展U型場地雪上技巧項目。
  • 全球最好的十大滑雪勝地,哪個能如你的法眼?
    全球最好的十大滑雪勝地,哪個能如你的法眼?冬天的時候,人們特別喜歡的一件休閒娛樂運動非滑雪莫屬。雖然我們國家的很多城市都開發了滑雪旅遊地,城市中的人們也能夠體驗一下滑雪的樂趣。就因為這裡是美國東北部常年降雪量最多的地方,所以這裡的雪場常年保持豐富的自然雪量。當然,如果你滑累了,或者全家出遊度假,那麼不滑雪的人,可以去高爾夫球場進行一場愜意的休閒。這個度假村,可以滿足你所有的度假需求。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溫泉小鎮阿爾卑斯山,常年積雪,是滑雪的最佳去處。而溫泉小鎮的洛伊克巴德,則有著許多個滑雪場供遊客選擇。
  • 當然是去滑雪咯!柒媽實探安吉雲上草原星空滑雪場~內含滿滿乾貨來襲
    」冬季開放一期雪場於2020年12月正式開滑雲上草原星空滑雪場總面積達15萬平米,目前率先開放一期8萬平米雪場,可同時容納10000人滑雪,是華東最大的高山天然滑雪場,從此告別「下餃子式滑雪」。得利於海拔優勢,這裡的年最低氣溫可達-10℃,這聽著就讓人瑟瑟發抖,但當你在麵條雪上肆意滑行的時候,也是真的爽的飛起!雲上草原星空滑雪場地處滬寧杭2小時交通圈內,距離杭州僅1小時車程,蘇南及上海2.5-3小時即達,一腳油門就能快速開啟快樂的滑雪時光!
  • 「你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帶娃天經地義」丈夫的話,刺痛了妻子
    -01-我跟老公是16年的時候結婚,我們是相親認識,30歲,沒什麼感情,所以才不合吧。現在有一個剛出生五個月的兒子。我婚後2、3年才懷孕的,在婆家眼裡差不多就屬於不孕不育那類。經常各種親戚催生,也給他們解釋過了。包括我也讓我老公跟他父母去解釋,理由是不想那麼早有孩子,結果可想而知,沒用。我們是南方N線的小鎮。
  • 在日本滑雪不用去北海道,東京乘車3個小時就有
    志賀高原志賀高原名氣不是很大,但是實力很強,這裡有日本乃至亞洲最大的滑雪區域,在1998年的時候,志賀高原還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賽場,現在那些專業的賽道依然存在。東京到長野的新幹線路程90分鐘,長野乘坐巴士到志賀高原燒額山滑雪度假中心需要80分鐘,這裡需要注意,志賀高原的滑雪區域很大,自由行著實有些不太方便,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在長野租車自駕前往。志賀高原的雪場較多,有的雪場的雪道是連在一起的,也有的雪場之間是用纜車連接的,距離稍遠的雪場還會有擺渡車可以乘坐。
  • 「我媽在,我才敢生娃」,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立正媽媽 丁香媽媽生完孩子後,你會選擇誰來照顧月子?又是誰來幫忙帶娃?中國新聞網 2018 年的一項關於「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三千多名網友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
  • 你可以不滑雪,但滑雪的範兒必須知道
    護膝在單板滑雪中尤為重要,不管你是初來乍到還是一個雪場老炮,不管是學習前刃時因害怕摔倒,還是老炮教學新手或是短暫休息都需要用到下跪的這個動作第三點,我們不提倡去租雪服,因為它們肯定不好看,而且國內雪場的服務意識遠沒有趕上他們收費的增長,很多衣服只是簡單烘乾,存在很大的衛生問題。
  • 路哥帶你看冬奧 之 單板滑雪大跳臺
    昨日路哥就將其中的單板滑雪大跳臺項目的精彩視頻發布在公眾號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轉道觀看X GAMES 滑雪挪威戰報。單板滑雪相信許多路人並不陌生,但你了解單板滑雪大跳臺這項激動人心的比賽嗎?路哥作為一名雪齡六年的超級愛好者,可是看了很多年的大跳臺比賽呀!尤其是最近三年,在北京連續觀看了三場。
  • 首鋼大跳臺 VS 太舞雪上技巧 | 這個周末,中國很忙!
    2019年10月31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場地:「飛天」,在北京首鋼園區正式完工
  • 反季節聊滑雪:雙板滑雪裝備選購淺談
    拿我來說,我身高170釐米,體重偏重,選擇了163釐米的雪板。滑雪板每年都會出新款式,同一型號的雪板,每年都會有新塗裝,也可能會有參數和技術方面的改進。年份不同的雪板,對價格影響較大,當年出的板子最貴,過去1年或2年的雪板,價格會大幅度降低。我個人的第一塊板子是Head的Titan,是一款全地域板,板腰77mm,是2012年度國外某雜誌評選的全地域冠軍版。
  • 坐直升機去滑雪?真壕!
    哪一個是你的菜 發祥地:加拿大 作為商業直升機滑雪的發源地,加拿大的直升機滑雪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阿爾伯特省,最著名的就是惠斯勒(Whistler),這裡的直升機滑雪開始於1981年,至今已有38年歷史。
  • 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他們將把滑雪課程帶進校園
    主辦方供圖據介紹,GISS全稱為Get Into Snow Sports(愛上雪),是一項由國際雪聯(FIS)官方全新開發的單雙板滑雪培訓和認證體系,旨在鼓勵更多人參與滑雪休閒和滑雪運動。GISS愛上雪是國際雪聯在全球滑雪推廣大戰略中的重要項目,旨在通過可持續、易參與的方式,鼓勵更多人積極參與雪上運動。
  • 《2018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發布 我國總滑雪人數超兩千萬
    本次亞太學弟產業論壇期間,最新發布的《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後稱「白皮書」)顯示,在2018年的統計數據中,我國總滑雪人次再創新高,達到空前的2113萬人次,同比2017年的1847萬人次足足增長了14.4%。雪地運動參與者的不斷增加為雪地運動的硬體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截至2018年底,我國雪場新增39家,總數達742家,增幅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