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畫片《葫蘆兄弟》中,一隻小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讓蛇精和蠍子精逃了出來。其實,穿山甲雖然是「行走的挖掘機」,卻並不能像片中那樣打穿石頭山。對很多人來說,穿山甲也許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能看到它們慘遭捕殺、瀕臨滅絕的新聞,但很多人對它們的認識大部分只停留在名詞上,鮮有真正的了解。
(來源:百度資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真正認識下這群可愛的「森林小精靈」吧。
(攝影師:周佳俊)
01
動物界全能:「打洞、爬樹、遊泳」樣樣行
作為地球上低調生活了數千萬年的古老物種,穿山甲在全世界共有八種,其中4種在亞洲、4種在非洲。生活在中國的穿山甲主要有3種,分別是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
(8種穿山甲;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穿山甲除了是「挖洞小天才」,爬樹和遊泳也是6到飛起~
「小菜一碟~」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撲騰撲騰~」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全世界的8種穿山甲,其中4種主要生活在地上,4種主要生活在樹上,像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經常跑到小河或者水塘裡遊泳。它們過著晝伏夜出的生活,白天休息,晚上才會出來857。
穿山甲有著圓圓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短粗的尾巴,渾身長滿了堅硬的鱗片。別小看了這些鱗片,在遇到威脅的時候,它們會緊緊蜷縮成一團,這些鱗片就像戰場上將軍身披的鎧甲一樣,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想不到吧,尖齒利爪也難耐我何~」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02
世間美味千萬,這倆「我」絕不辜負
「吃貨」絕非浪得虛名,螞蟻和白蟻可是穿山甲酷愛的食物。穿山甲擁有靈敏的嗅覺,依靠氣味就能夠發現白蟻和螞蟻窩。雖然螞蟻和白蟻都生於地下,但是絲毫難不倒我們的」挖洞小天才「,前爪一挖,後腿一蹬,不一會兒,一個洞就打好了。沒有牙齒也不打緊,能不費力吃到心心念念的美味最是緊要,只待它把細長細長的舌頭一伸,千百隻螞蟻就會粘在舌頭上被一掃而光,皆成腹中美味。
"吃飽飽~嗝~"
夏天,正是穿山甲喜歡的季節,它們喜愛炎熱,對冬天則不怎麼感興趣。一般在夏末或初秋,穿山甲會進行交配,然後在洞穴中度過漫長的冬天。在這期間,雌性穿山甲會產出幼仔,一胎一個,等到春季來臨的時候再和幼仔一起外出活動。外出活動的時候,幼仔一般會伏在母親的尾巴上。
"小穿山甲:緊緊抱住媽媽不放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03
原來動畫片裡的結局是真的
《葫蘆兄弟》中的穿山甲最終慘死在妖精手下,然而現實中穿山甲的命運卻更加悲慘。長久以來,人們對穿山甲充滿了諸多認識誤區:「穿山甲鱗片能舒經通絡,穿山甲的肉營養高......」,只是因為它擅長打洞,人類就給它打上「「通經下乳」」的標籤;穿山甲的肉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如鋅、鐵)等,跟平常人們所吃的雞、豬等相比也並沒有太大的營養優勢,並沒有人們迷信的」大補「藥效,然而它們卻遭到大量的捕殺,如今瀕臨滅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實際上,很多專業網站早已多次對穿山甲的藥效進行了科普說明。
(果殼科普)
既然穿山甲的鱗片跟人類的指甲沒有本質區別,那甲片入藥跟用自己的指甲入藥又有什麼區別呢?前面提到穿山甲媽媽會帶著幼仔一起外出活動,如果母親感到受威脅,它就會將幼仔包裹在她身下或尾巴裡,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這是穿山甲唯一能夠保護自己的方式,連獅子都無可奈何,卻給人類捕殺提供了便利,一捉一個準。而被捕的穿山甲鱗片被一片片拔下來當藥材,肉體則被端上餐桌,滿足人類所謂的口腹之慾。
(連獅子都咬不開穿山甲堅硬的鱗片)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04
「求求你們,放過我吧」
穿山甲雖然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千萬年,但是因為數量減少得太快,現如今在野外很難找到它們,因此對這個物種展開的研究也較少。目前沒人知道野生穿山甲幾歲之後才能獨立生活,也因為穿山甲本身習性特殊,無法進行圈養,如果救助之後找不到足夠安全的地方,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放歸行動。
(圖片來源:紀錄片《尋找最後的穿山甲》)
小編想,一生都在勤勤懇懇打洞的穿山甲,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打洞技能遭來「殺身之禍」。現在,穿山甲已經陷入了極度瀕危的境地——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7月2日,2020版中國藥典正式頒布,穿山甲不再繼續被收錄;穿山甲不再入藥,這也意味著國家方面加大了對穿山甲保護的力度,對這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將有更加嚴厲的打擊。這些舉措,也讓我們對這一物種的保護和繁衍有了些期許,希望將來能在野外看到更多穿山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