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散步|春風初拂四明山,非常時期獨看花

2021-01-08 澎湃新聞

2020年2月中旬,在微信上讀到寧波著名博物學家林海倫老師的一篇題為《殷勤為您探春來》的文章,才讀了開頭,就不禁笑了起來。這笑,一半是欣賞,一半卻是苦笑。真的,簡直可以說,在寧波,幾乎沒有第二個人比我更理解林老師的心情。

林老師是這樣說的:「無法去野外,宅家足足已經有兩周多了。這種狀況對於我來說是空前的,因為原本我幾乎是天天泡在野外的,一下子來個完全的束縛那是有些痛苦的。……現在各地的防疫隔離措施做得非常嚴密,可以用『走投無路、寸步難行』來形容,因此想去野外的山上幾乎是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

當然,林老師最後還是找到一條荒僻的山路,得以上山了。雖然雨後天氣陰冷,雖然一路所見都是尋常之物,但一草一木、一花一蟲都令他欣喜。

2月中旬,四明山上冰凌未化 本文圖片均為 張海華 攝

此後幾天,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趨穩,出行沒原先困難了。不過,畢竟是非常時期,我可不想到人多的地方,而是獨自駕車直奔空曠少人的四明山。

高山冰凌成排掛,金縷梅開正當時

2月18日上午,正值寒潮過後不久,天氣晴冷,我想高山上的冰凌一定很壯觀,就出發前往海曙區龍觀鄉的四明山。從家裡出來後,共過了3個關卡,才到了山腳。然後驅車上山,又開了十幾公裡盤山公路,沿途幾乎沒有碰到人。山中多檫木,老遠便可見其繁花滿樹,一片鵝黃,煞是好看。檫木是一種高大喬木,總在每年春寒料峭、葉未萌生之時,黃花便已盛開,搶先報給我們春天的消息。

搶先報給我們春天消息的檫木

終於到了海拔600多米的地方,離山頂已不遠。甫推開車門,一股清冽空氣便撲面而來。久違了,這無人的山野的美好氣息!

背陰處的山坡上,兩天前下的雪猶未融化。蹲下來輕輕一摸,方知這雪觸感很硬,更像是冰。薄薄的冰雪,蓋不住碧綠的春草。這種草的葉子很好看,圓如荷葉,多白色絨毛,有點像虎耳草。巖石下面懸掛著成排的冰凌,短者20多釐米,長者超過1米,晶瑩剔透,實在美極了。

冰雪中的春草

忽然從上面開下來一輛警車。車上下來一位我認識的森林公安民警,他戴著口罩向我揮手致意。他說,為防控疫情,最近他們特別忙,主要查處跟野生動物有關的違法行為,今天是上山巡查,以防有人盜獵。他們走後,我繼續漫步。忽見冰凌上方的向陽的山坡上,金色的花兒綴滿枝頭,在逆光下熠熠生輝。

一開始,我想當然地以為這也是檫木,並沒有細看。後來,走到山路另一側,見到也有很多這樣的金黃色的花,心想檫木的花一般都在開在樹冠高處,這麼近的還沒有見過,應該給它拍個特寫。

當我拿鏡頭湊近這些花時,才覺得異樣:不對呀,檫木的花不是這樣的呀!打個不那麼妥當的比方,檫木的花,如蓬蓬亂發,「髮絲」甚多;可眼前的花,常兩三朵簇生於無葉的枝條上,每朵花皆有4片金色花瓣,狀如扯碎之絲帶。

另外,眼前的植株顯然屬於灌木,而非檫木那樣的喬木。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珍稀植物金縷梅?趕緊用手機拍了照片,再用「形色」APP一識別,頓時又驚又喜,果然是金縷梅!

金縷梅

兩三年前,我看到過一篇印象很深的配有圖片的新聞報導,說植物學家林海倫在寧海縣的高山上發現了一處正在開花的金縷梅群落。記者還在文中幽默地說:金縷梅是「恐龍賞過的花」,意思是說,作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金縷梅距今已有6000萬年以上的歷史,曾跟恐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金縷梅屬於金縷梅科金縷梅屬,生長於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上,是早春理想的觀花植物。大家對於金縷梅可能不熟悉,但或許見過一種城市綠地裡的常見灌木即紅花檵(音同「繼」)木,春季開花,花很密集,花瓣形狀和金縷梅的花一樣為帶狀。

另外,江南的山中還有常見野生植物檵木,開的是白花。紅花檵木與檵木,都是金縷梅科,但同科不同屬,它們屬於檵木屬。

河畔古樹葉未生,林下草花自迎風

春節後第一次上山,有幸遇見盛開的金縷梅,這簡直是上天對我的恩賜。於是,打算過兩三天再去一趟山裡。

2月21日,天氣依舊晴好,氣溫回升很快。我決定去鄞江鎮的晴江岸古樹林。一路,我憑「寧波健康碼」的綠碼,順利到了那裡。

這片古樹林在寧波非常有名,我以前去過很多次。那裡的大樹,除個別是樸樹之外,其餘全是百年以上的楓楊。那天,我穿過村外的田野,但見小塊的油菜花已盛開,群蜂嗡嗡作響,飛來飛去忙著採蜜。這原本是最尋常的場景,但當時看了,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古樹林位於四明山腳下,寬闊清澈的樟溪河流過林畔。時值早春,楓楊的新葉還沒有長出來,林中開闊而亮堂,不像夏天那樣遮天蔽日。往年這個時候,林子裡總有不少市民來休閒,可那天卻是冷冷清清。大山雀、烏鶇、紅嘴藍鵲等鳥兒在樹上歡鳴,赤腹松鼠肆無忌憚地跳來跳去。

樟溪河

晴江岸河埠頭

蒲公英

大樹之下,這裡那裡,朵朵金黃的花兒,貼地綻放,在一片綠草叢中特別顯眼。這是今年第一批開花的蒲公英。此時的蒲公英,大都十分低矮,葉片幾乎全貼在地面上。如果不是因為開花,你幾乎不可能注意到它的存在。

我惦記著老鴉瓣,一路尋去,果然又在往年見過的老地方發現了它們,已有少數植株開花了。老鴉瓣屬於百合科,原先被劃入鬱金香屬,前些年被劃入單列的老鴉瓣屬,花形跟鬱金香有點相似。老鴉瓣的葉子細長碧綠,狀如韭菜;狀如花瓣的花被片為白色,背面有紫紅色條紋,清麗素雅,氣質宛如小家碧玉。

老鴉瓣

刻葉紫堇也開花了,早春的鄉野,也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的天下,其中最常見的當數刻葉紫堇,它的葉子具有明顯的缺刻,故名。微風吹過,花兒在陽光下輕輕搖擺,她們可知人世間的煩憂?

拜訪完這些老朋友,我走到河埠頭,放下攝影包,坐了下來。幾名村裡的婦女在一旁洗衣,搗衣之聲不絕於耳。河水清淺,無聲地流過。白鶺鴒與紅尾水鴝在水中石頭上跳來跳去。不遠處,五六隻小鸊鷉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遊動,岸上稍有動靜,就一起踏波奔逃而去。

在中午的暖陽下,我靜靜地坐了很久,順便吃了麵包和牛奶,聊作午餐。打開手機,又看到不少跟疫情有關的令人悲傷的新聞,不禁長嘆一口氣,心情十分複雜。

古道蕭索行人少,早有蜂蝶逐野芳

2月22日,又獨自出發,走鄞江鎮的北坑嶺古道。這條古道,位於賣柴岙水庫附近,是我前幾年在水庫邊玩時偶然注意到的,但未曾好好走過。

它位於寧波海曙區鄞江鎮蓉峰村之南,沿古道翻過山後,即為奉化區江口鎮後竺村。在古代,這是從奉化到鄞江的便捷通道。

當日,天氣依舊晴好,我先到賣柴岙水庫,沒找到鴛鴦——前段時間聽朋友說這裡有不少鴛鴦越冬。倒是在一塊屬於丹霞地貌的正在滴水的巨巖上,見到很多剛萌生出來的蘭科植物小沼蘭。這種微小的野生蘭花的盛花期在3月底到4月,不過那天我注意到少數小沼蘭已在孕育花苞。

小沼蘭

北坑嶺古道

離開水庫,沿著北坑嶺古道的卵石路面,緩緩而行。山腳,一群在此越冬的黃喉鵐在灌木叢裡跳來跳去,其雄鳥的喉部與部分冠羽為鮮黃色,十分顯眼。山不高,古道也沒什麼坡度,走起來十分輕鬆。山中木葉皆脫,新葉尚未萌生,一片枯黃蕭索的景象。偶爾,坐下來休息時,見到堇菜屬的野花在石階的縫隙裡綻放,十分歡喜。

路旁的灌木叢裡,不時可以見到圓圓的紅色野果。細分起來,它們是3種紫金牛科植物的果實:即紫金牛、硃砂根和紅涼傘(其實是硃砂根的變種)。這三者彼此不難區分:紫金牛的植株低矮、幾乎貼地而生,掛果通常只有一兩顆;硃砂根有幾十釐米高,掛果甚密集;紅涼傘長得幾乎跟硃砂根一樣,只不過其葉子背面為紫紅色而已。沿路先看到不少開花的老鴉瓣,走到半山腰時,忽然欣喜地看到路邊有很多寬葉老鴉瓣。這兩種老鴉瓣屬植物也容易辨別:老鴉瓣的葉子非常窄而細,長度遠遠超過花葶;寬葉老鴉瓣的葉子明顯比較寬,且比花葶長不了太多;老鴉瓣的花為白色,具明顯紫色條紋,而四明山裡的寬葉老鴉瓣的花通常為粉紅色。

寬葉老鴉瓣

蹲下來拍花的時候,注意到草叢裡有不少剛萌生的嫩蕨,其造型甚似握緊的小拳頭,而且毛茸茸的,非常可愛,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新生命的美好。

嫩蕨

一路上山,只遇見寥寥幾個驢友。路邊的枯草叢裡,時常傳來窸窸窣窣之聲,原來是銅蜓蜥結束了冬眠,出來活動了。山莓、格藥柃、四川山礬等都開花了,引來不少蜜蜂、蝴蝶圍著採蜜。山花無人自芳菲,豈不叫人多感慨!

到達山頂的一座經重修的古亭,背上已是汗津津。此亭名為「北坑嶺墩」,已屬於奉化地界。站在亭前眺望,往北,是海曙的鄞江鎮;往南,便是奉化的江口鎮。

天地如此遼闊,草木如此芬芳,惟願人世少疾苦,自由徜徉山林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四明山 浙東的生態樂園
    就是這樣,我們建起了四明山莊森林度假村和景區內的第一條旅遊步道。」        時至今日,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已建設成為擁有五大景區、四明山莊森林度假村、仰天湖山莊、商量崗旅遊度假區等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會議商務、戶外運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年經營收入由第一年的15萬元增加至現在的2600萬元,年遊客量達30多萬人次,走出了一條自然與旅遊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自然散步 | 四明山溪流水下探秘
    今年夏天,我又突發奇想:寧波四明山的溪流中,可以拍到哪些水下生物呢?這些小魚小蝦,生活得還好嗎?四明山的溪流 本文圖均為 張海華 攝越來越少的溪魚我曾參觀過一些農家樂的廚房,發現被食用的溪魚的種類有多種,但以下面3種魚為最多:光唇魚、尖頭大吻鱥(音同「桂」)和寬鰭鱲(音同「獵」)。光唇魚俗稱石斑魚,屬鯉形目鯉科,在中國南方分布較廣。
  • 四明山的小小蟲
    假期去四明山小憩,四明山位於浙江省東部四明山腹地的餘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五市區,海拔在600-900米之間,主峰金鐘山海拔1018米。經初步調查,有植物近千種,主要動物106種。
  • 四明山下雪啦
    12月13日晚上8點開始,四明山迎來了雨夾雪。圖片來源 四明山森林公園圖片來源 四明山森林公園圖片來源 四明山森林公園距離四明山森林公園40多公裡外的餘姚大嵐鎮也迎來了初冬第一次場雪。
  • 周邊遊丨6月份來四明山,十大露營基地人少景美!
    到了6月份最好的就是:帳篷、篝火、夜空、日出……洋氣的戶外露營活動說走就走露營就來四明山吧,這裡有寧波夏夜裡最寧靜的夜晚、最美的星空、最明亮的篝火……四明山十大露營地,等你來~▋NO地址| 寧波奉化市溪口鎮徐鳧巖▋NO.02 浙東大竹海露營基地露營基地屬於四明山東北的低山丘陵區,以5.2萬畝的竹林自然風光獨領風騷,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竹林集中地,可在清涼臺觀看10公裡直徑範圍的竹林。除了連綿成海的竹林,景區內還有1.2公裡的華東地區最長山間滑道,以及當地特色戶外運動——山間竹林高空溜索。
  • 寧波四明山上神秘大貓出沒 森林公安稱可能有豹子
    寧波餘姚境內的四明山最近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8月8日,梁弄鎮橫岙出現一串大腳印。8月15日,大嵐鎮大嵐村一水庫,出現3個大腳印。9月13日,護林員在東崗山林區,與神秘動物狹路相逢,持刀對峙。對四明山山民來說 豹子並不是傳說對於魯士龍來說,四明山有老虎、豹子,可不是什麼傳說。他五六歲時,四明山經常有猛獸出沒。那時候,長輩們一到下午,就會叮囑自家孩子,不要隨便出門。「鄰近村落有兩個孩子下午出村,跑回來一個,說是碰到了大貓。家長趕過去,只找到孩子殘肢。」
  • 寧波出發30min,四明山下小院,棲於溪大隱於野,有你嚮往的生活
    寧波出發30min,四明山腳下的一方小院,棲於溪,大隱於野,尋回你嚮往的生活「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依山·相物四明山東北麓腳下的的依山不舍和周圍的老房子相依相偎,卻又自成一體,這種原生的院落式民宿已不多見,不破壞原有結構又凸顯出自己的特色,在改造上民宿主人確實下了一番功夫。推開吱吱呀呀的木窗,是童年最重要的記憶,下雨的日子,坐在窗邊看屋簷上雨水順著瓦片滴落,淅淅瀝瀝的光景溫柔了歲月。
  • 「莊河記憶 」四明逸人 王貫三
    黌元歲貢從王氏家譜中記載,王貫三祖籍浙江寧波四明山。父親王邦來為儒醫,伯父王邦寧為代侍郎,祖上道光年間結伴移居莊河後炮臺屯。因為家族儒醫出身,注重教育,因此王氏後人中湧現出許多有學問,懂中醫和書畫之道的人,其中尤以王貫三和叔伯哥王春圃水平最高。小輩裡王春圃的兒子王澤孚,王慣三的兒子王澤履都擅畫。
  • 四明山發現近危長嘴劍鴴 求偶時像孔雀開屏
    求偶、交配、築巢……在四明山區一個不知名溪坑邊,一對長嘴劍鴴「夫婦」恩愛的生活片段被浙江野鳥協會會員、甬籍愛鳥人李超記錄下來。  長嘴劍鴴屬於全球近危動物,一般不常見。如此鮮活、生活的一組照片讓李超興奮不已。
  • 餘姚人在茭白田抓到2米長"黃金蛇" 專家鑑定是白化的錦蛇後放生四明山
    趙先生給蛇拍了幾張照片傳給記者,記者隨即將照片傳給浙江省林業廳森林監測中心,該中心蛇類研究專家王聿凡看到蛇的照片後很興奮,他在電話裡對記者說,「這是一條得了白化病的黑眉錦蛇,非常罕見。」它已被送到四明山放生得了白化病的蛇,蛇身不應該是白色嗎?王聿凡說,通常,大家認為蛇得了白化病,應該就是白色的,其實,這裡有一個誤解。白化病是一種基因缺陷,是缺少編碼生產黑色素酶的基因,也就是說身體裡缺少黑色素,但缺少黑色素不等於就一定變成白色的。
  • 1月新劇新鮮出爐:吳佳怡、張嘉譯各一部,簡直看花了眼!
    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1月新劇新鮮出爐:王一博、孫紅雷各一部,簡直看花了眼!」,你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2、《山海情》該劇暫定於1月12日,這也是一部脫貧攻堅劇,主要講述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西海固的人民群眾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這部劇的題材和上一部的一樣,但這部劇的陣容相比來說就比較強大了,由黃軒、張嘉譯、閆妮等主演,除了三大主演外,還有黃覺、姚晨、陶紅、王凱、郭京飛等特別出演。
  • 走,去「中國秋名山」跑山!
    這整一段既有相對平坦廣闊的直線,可以用放鬆的心情欣賞沿途的山山水水;也有坡度特別陡的回頭彎和挑戰性很高的發卡彎,增加跑山的樂趣和刺激。剛好正常公路沒辦法發揮雪鐵龍的底盤優勢,彎多路窄的山路才是PSA發揮自我的應景場地。峠最強伝説四明山是座山,但又不單純是座山。
  • 「收藏故事」獨愛白龍江的石頭
    【收藏故事】獨愛白龍江的石頭藏石「喜上梅梢」黃蓬勃由於工作原因,我調到舟曲縣工作2年。一到舟曲,便被層巒疊嶂的群山所震撼,被蜿蜒曲折的白龍江水所吸引。在我的眼裡,舟曲可謂是山的世界,這裡崇山峻岭、山大溝深、群峰連綿。
  • 10個青森推薦賞楓景點&最佳賞楓時期!蔦沼、奧入瀨溪絕景大集合
    特別是早霞的湖面上倒映著楓葉的水面,非常神秘!這可真是僅有此瞬間才能欣賞的絕景。每年從10月中旬到下旬左右為最佳賞楓時期,遊步道旁圍繞著楓葉,建議可沿著遊步道散步,順便到其他的沼澤走走。青森賞楓景點②散步道旁的楓葉將溪流染上秋色【奧入瀨溪流】最佳賞楓時期的奧入瀨溪流「奧入瀨溪流」與蔦沼一樣是位在十和田市,被茂密的自然森林圍繞著。長達14公裡的散步步道上,有日本山毛櫸、杜鵑花屬、槭樹等各種不同種類的樹木,每年一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時,就是迎接最佳賞楓的時期。
  • 尋找傳奇色彩的小故事,浙江唯一一處集人文自然,佛教於一體景區
    這裡水繞山環景色秀麗,可真是一處風水寶地。素有「四明第一山」之譽的雪竇山景區山岙靈秀,巖壑雄奇,瀑布絢麗,林泉幽深。在入山亭、御書亭、含珠林、錦鏡池、商量崗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中,尤其以雪竇寺、妙高臺和徐鳧巖、千丈巖瀑布引人矚目。在雪竇寺中轉站下來,可轉車再上徐鳧巖欣賞瀑布,但要下去才更漂亮,瀑布循崖而瀉,崖下白霧蒸騰,飛珠舞玉。
  • 呵護「三山」 自然療愈
    「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輔之。自然演替的生態系統最穩定、多樣性最穩定,我們將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協同推進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科學修復,也鼓勵高校、企業、社會組織參與保護治理。」這名負責人說。避暑、賞花、登山,山承載了人的故事,而它也正以綠為自己的故事主線,寫意新篇。
  • 浙江被忽略的一座山,有第二廬山之稱,被譽為天然「氧吧」
    山川是我國發展中重要的社會自然資源之一,隨著當地城市的發展,許多社會資源實際上具有非常強的發展意義,當然,並不是所有山的觀光價值都很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山川的開發潛力,總之,在我國整個地區山川的價值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