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志願者定時投餵,四川紅嘴鷗過冬「不孤單」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文旅綜合報導】昨天是立春之日,長江瀘州段東門口的紅嘴鷗得到了市民的關愛。受疫情影響,來此賞鷗的遊客和市民大減,然而越冬的紅嘴鷗卻並不孤單,有熱心的志願者會定時為它們投食。

每年,來四川瀘州越冬的紅嘴鷗大多聚集在濱江路東門口、張壩桂圓林風景區、東巖公園等江面,數量多達萬餘只。由於今年春節期間正值疫情階段,許多四川瀘州市民積極響應號召,減少戶外出行,甚至取消了走親訪友等聚集活動。但志願者的出現,讓紅嘴鷗的冬天不再孤單,期待它們順利過冬。

相關焦點

  • 瀘州紅嘴鷗過冬沒斷糧 有專人定時投餵
    瀘州紅嘴鷗過冬沒斷糧 有專人定時投餵 2020年02月23日 15:22:16 來源:四川新聞網
  • 四川瀘州「綠芽」志願者定時投餵紅嘴鷗 確保不斷糧
    志願者投餵紅嘴鷗。 劉學懿 攝志願者投餵紅嘴鷗。 劉學懿 攝投餵紅嘴鷗麵包等,確保不挨餓。 熊小茵 攝投餵紅嘴鷗麵包等。 熊小茵 攝紅嘴鷗停在河邊。 熊小茵 攝紅嘴鷗在水中嬉戲。 熊小茵 攝紅嘴鷗翱翔酒城。 熊小茵 攝紅嘴鷗在水中嬉戲。 熊小茵 攝紅嘴鷗翱翔酒城。 熊小茵 攝2017年以來,每到初冬季節至次年2月,都會有紅嘴鷗來到四川瀘州,它們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啟程,經貝加爾湖、蒙古,長途遷徙來到瀘州,成為酒城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而瀘州的市民都以照顧它們為樂。
  • 為什麼不建議投餵?專家:為了紅嘴鷗更健康的生存
    近日,候鳥紅嘴鷗首次出現在安順虹山湖過冬,出現了許多熱心市民投餵紅嘴鷗的現象。作為安順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主管部門,安順市林業部門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張貼公告勸導市民不要私自投喂。由此引來了市民的疑問。吳忠賢 供圖   為什麼不建議投餵紅嘴鷗?
  • 兩千多隻紅嘴鷗飛來漢江畔過冬,成為漢中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
    為留住紅嘴鷗數十名志願者堅持餵食5年12月14日,今年72歲的志願者趙繼森說,每年冬天的10月底至11月初,紅嘴鷗都會在鷗王的帶領下飛到漢江邊來,次年3月都會再飛走。紅嘴鷗在漢江過冬期間,志願者們都會堅持來到漢江邊為紅嘴鷗投食,確保紅嘴鷗安全過冬。趙繼森和其他10多名志願者這一堅持就是5年多。
  • 人為投餵減少 深圳文明觀鳥成風
    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到深圳灣海域內過冬或休憩,深圳灣公園成了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元旦假期,記者走訪深圳灣公園發現,公園內投餵野生水鳥現象比往年大幅減少,文明觀鳥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共識。1月2日下午,記者在深圳灣公園看到,候鳥飛舞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遊客。
  • 人為投餵減少 文明觀鳥成風
    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到深圳灣海域內過冬或休憩,深圳灣公園成了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元旦假期,記者走訪深圳灣公園發現,公園內投餵野生水鳥現象比往年大幅減少,文明觀鳥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共識。1月2日下午,記者在深圳灣公園看到,候鳥飛舞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遊客。
  • 人為投餵現象日趨減少 節日文明觀鳥漸成風尚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世偉)眼下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到深圳灣海域內過冬或休憩,深圳灣公園也成了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元旦假期期間,記者走訪深圳灣公園發現,公園內投餵野生水鳥現象比往年大幅減少,文明觀鳥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共識。
  • 兩次針對紅嘴鷗疫源疫病抽樣進行檢測
    1985年以來,紅嘴鷗每年都到昆明過冬,紅嘴鷗的保護已經成為昆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每年昆明市還對紅嘴鷗開展疫源疫病抽樣檢測,未發現攜帶新冠病毒。據了解,近幾年每年約有三到四萬隻紅嘴鷗到昆明過冬。根據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統計,2020年大約有4.1萬隻紅嘴鷗到昆。為了讓這些小精靈可以安心在昆明過冬,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專門組織採購紅嘴鷗補充飼料進行投喂。
  • 昆明觀賞紅嘴鷗正當時
    11月1日,遊客在昆明海埂大壩觀賞、投餵紅嘴鷗。近日,昆明「榮譽市民」紅嘴鷗如約而至,與市民和遊人和諧相處,延續著自1985年首到春城過冬以來30餘年的「春城之約」。新華社發(王冠森攝)11月1日,遊客在昆明海埂大壩觀賞、投餵紅嘴鷗。
  • 62秒|河流冰封鳥類覓食成難題 志願者投餵助鳥兒過寒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近期,青島遭遇極寒天氣,轄區各河段流域溼地都已經冰封,野生鳥類的生存時刻牽動著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們的心。連日來,他們積極籌集善款購買食物,組織志願者進行集中投喂,幫助鳥兒們溫暖過冬。
  • 近千隻紅嘴鷗飛臨大壩不敢接近人 非法捕捉20隻紅嘴鷗就構成犯罪
    記者從昆明市鳥類協會獲悉,最近兩天,已經有上千隻紅嘴鷗從草海飛到海埂大壩了,不過警惕性極高的紅嘴鷗只是試探性地在水面盤旋,還不敢接受人們的投喂。到昆的紅嘴鷗中不乏有大量幼鳥,它們中有的還是第一次到昆。  到昆紅嘴鷗數量不多  想要投餵還需一段時間  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靠近永昌溼地附近看到,幾十隻紅嘴鷗時起時落,在靠近大壩的水域上空盤旋飛舞,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但是,不少紅嘴鷗只是試探性地靠近大壩之後,馬上就飛向遠處,不敢靠近有人的地方。
  • 紅嘴鷗連續36年飛越雲南過冬 春城昆明迎來觀鷗餵食季
    七彩雲南昆明12月28日訊(簡南俊)時下,西伯利亞紅嘴鷗成群結隊飛越昆明過冬,春城昆明迎來觀鷗餵食季。作為雲南的「老朋友」,紅嘴鷗已連續36年飛越昆明過冬。每當海鷗歸來之時,翠湖、海埂大壩、大觀樓等區域成為「餵鷗打卡」熱門之地。西伯利亞紅嘴鷗飛往昆明過冬,人鷗和諧共處,其樂融融。
  • 紅嘴鷗先頭部隊近千成員抵達滇池
    紅嘴鷗35年來,都要飛到昆明過冬,從不爽約 資料圖片按照以往規律,每年的10月初,是紅嘴鷗先頭部隊到來的日子。昆明市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介紹,這些紅嘴鷗中,不排除有一部分是在昆明停留一段時間後,再飛到其他地方的。從數量上來看,紅嘴鷗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滇池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抵達滇池的紅嘴鷗也將越來越多,預計到10月底11月上旬,昆明將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觀鷗季。據介紹,近年來,紅嘴鷗抵達昆明的時間都比較早。
  • 紅嘴鷗還沒到翠湖 專家不提倡餵麵包
    掌上春城訊 10月13日,記者在滇池大壩看到,上百隻紅嘴鷗或在滇池水面上拍打著翅膀,或悠閒地曬著太陽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我們的老朋友紅嘴鷗經過長途跋涉,又悄悄來到了昆明。無論是當地市民還是外來遊客,一聽說紅嘴鷗到來的消息,都迫不及待前來合影。
  • 近千隻紅嘴鷗飛臨大壩不敢接近人 有許多幼鳥是首次到昆
    記者從昆明市鳥類協會獲悉,最近兩天,已經有上千隻紅嘴鷗從草海飛到海埂大壩了,不過警惕性極高的紅嘴鷗只是試探性地在水面盤旋,還不敢接受人們的投喂。到昆的紅嘴鷗中不乏有大量幼鳥,它們中有的還是第一次到昆。到昆紅嘴鷗數量不多想要投餵還需一段時間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靠近永昌溼地附近看到,幾十隻紅嘴鷗時起時落,在靠近大壩的水域上空盤旋飛舞,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但是,不少紅嘴鷗只是試探性地靠近大壩之後,馬上就飛向遠處,不敢靠近有人的地方。
  • 西城展覽路「NO餵」志願者聯盟成立:愛護動物 勸阻投餵
    3月23日,「珍愛動物,文明有我」——展覽路街道「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正式成立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鮑聰穎 劉辰)「投餵動物是害不是愛,可以仔細觀賞動物,別上來就喂,您餵高興啦,動物受不了……」3月23日,「珍愛動物,文明有我」——展覽路街道「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成立暨北京動物園勸阻遊客投餵工作在北京動物園小廣場啟動。當日上午,首批「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的志願者們正式上崗。他們佩戴工作證、身穿藍馬甲,守在動物的圍欄旁。
  • 光明時評:野生鴛鴦被投餵撐死?別讓好奇成傷害
    作者:王遠方近日,杭州西湖的一處投餵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據報導,今年西湖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有人稱,不少鴛鴦是被遊客的投餵撐死的。鴛鴦是否是被過度投餵撐死的,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 鴛鴦北京過冬,遊客餵食「五花八門」,專家:應引導遊客科學投餵
    「市民都是出於好心投餵……」觀鳥愛好者陳女士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疼地說,「冬天食物變少了,人工投餵或許能幫鴛鴦安全過冬。可大家投餵的東西會不會把鴛鴦吃出毛病來?野生動物該有野生動物的活法,需要人類幹預嗎?」「鴛鴦冬季進食以植物為主,包括青草、樹葉、草根、草籽、稻穀等。冬天確實存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但投餵不適合的食物,反而會對鴛鴦造成一定傷害。」
  • 昆明即將迎來紅嘴鷗大部隊
    每年,翠湖公園冬季都會組建護鷗隊為海鷗護航,今年也不例外,但護鷗隊人數由去年的10人增加到15人,在承擔鷗糧投放任務的同時,還將對遊客和市民在投餵過程中出現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提醒遊客在餵海鷗時佩戴口罩,在遊客量較大發生擁擠時對觀鷗遊客進行疏導,避免遊客聚集
  • 上千隻紅嘴鷗先頭部隊已經來了!紅嘴鷗是否帶病毒,答案來了
    該人士說:「我們一直都很重視對紅嘴鷗的管理,在昆明,紅嘴鷗是最受市民歡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一群最可愛的小精靈。紅嘴鷗從1985年入城以來,就與市民比較親近,在城內,投餵紅嘴鷗成了市民的一項活動。但是作為紅嘴鷗的管理部門,多年來,我們一直展開紅嘴鷗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同時也做好紅嘴鷗的環志、數量統計及相關病毒的檢測工作,並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