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12月15日起,我國多地開始對九類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包括冷鏈從業人員、海關邊檢、醫療衛生機構人員,以及和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物流、水、電、暖、煤、氣公共領域相關人員。
目前,已經累計接種1200多萬劑次。在疫苗接種穩步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比如要不要接種,什麼疫苗更好,是不是安全,會不會產生抗體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了疫苗接種現場,也採訪了相關專家。
早上八點多,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街道接種點已經坐滿了等待接種的人。記者看到,接種現場共劃分為5大區域,符合條件的接種者可進入等候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 陳曉雙:我們上到二層以後會在這兒有工作人員,讓大家排隊填寫一個信息卡,裡邊有患者的姓名、編號、接種時間,主要有一些注意事項,就是為了保證您的接種安全 。
填寫完信息卡後,接種者進入登記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 陳曉雙:這個是登記區,要填寫知情同意書,對患者一些的健康諮詢,要進行解答,我們每個大夫會對接種的人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在醫生詢問的過程中,不符合條件的接種者會被勸回,或者做進一步檢查來確認是否適合接種。這位大姐在和醫生進行健康諮詢後,被要求量一下血壓。
對於健康諮詢沒有問題,醫生同意接種,並籤署接種知情同意書的,進行身份信息錄入。
身份信息錄入後,就可以進入接種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 陳曉雙:每個疫苗對應他的身份信息,對疫苗的編號進行掃碼。
接種完成後,進入留觀區觀察30分鐘。
留觀期間,一旦有接種者出現不良反應,就進入接種點的應急處置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 陳曉雙:在咱們這兒保障的是北京世紀壇醫院的,也有120在樓下,隨時做好轉診的準備。
接種完成後,接種者可以在北京健康寶裡查到自己的疫苗接種信息。
專家:應打盡打 建免疫屏障阻斷傳播
近期,我國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與之前相比,防控形勢複雜嚴峻。
而對於新冠病毒疫苗打還是不打,一些人還心存疑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鄭忠偉:我們人體感染新冠病毒的程度分為11個等級。最低的這個等級的是0級,就是不會感染,最後嚴重的情況就會出現死亡。你接種這支疫苗如果能防止你死亡,防止你出現重症,防止你出現住院,那這個疫苗是不是就值得你去接種呢?
與普通藥品相比,疫苗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面對群體的,如果僅僅是個別人接種,它的作用是有限的。疫苗要想起到真正的病毒阻斷作用,不僅要打,而且要應打盡打。因為不同傳染病的傳染力不一樣,阻斷傳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也不一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例如我們要消除麻疹(這種疾病),(如果)人群當中免疫力要達到90%到95%,那麼這個疾病流行就會被阻斷。關於這個新冠,現在各國都在做研究,將來要控制它的話,人群(免疫)比例也要達到一定高的程度,這樣才能阻斷病毒傳播、流行。
建立起免疫屏障,才可能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而免疫屏障的建立是有前提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人群大範圍接種疫苗,群體免疫很快就會建立起來,建立起來之後這個疾病的流行可能就會減緩下來,或者說達到一定閾值的時候,它的傳播可能就會停止下來。
很多人對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抗體、抗體持續多久等等問題的關注度持續走高。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抗體問題,接種疫苗後,抗體是否是唯一的保護因素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抗體不是唯一保護因素,還有免疫記憶,還有細胞免疫,其實接種完疫苗之後,它整個的保護機制是綜合的,不是單純的一個抗體在起作用。
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疫苗產生的抗體、細胞免疫釋放的細胞因子就會識別、中和或殺滅病毒,而免疫記憶也會調動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讓病毒無法在體內持續增殖,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就算抗體降低甚至消失,也不能簡單地判定疫苗失去保護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當然就新冠來說,這個病毒是新的,這個疾病是新的,後續我們還是需要研究,假如說它沒有抗體了的話,我們需不需要加強免疫,那這也是後續要考慮的。
上市時間雖短 但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保障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新冠病毒疫苗從研發到上市,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是與很多疫苗不同的地方。
因此,有些人對它的安全性還存有疑問,對接種後的不良反應也格外關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鄭忠偉:我也想糾正一種觀點,就認為疫苗就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的,任何藥物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存在因個體差異存在的一些異常反應,特別是由於個體原因存在的一些嚴重異常反應,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國,對疫苗接種後異常反應監測有著嚴格的程序和規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根據我們現在對新冠疫苗監測的情況來看,異常反應的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六,嚴重的異常反應是百萬分之一。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到上市的時間雖然短,但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是嚴格按照程序完成的。
對於人們都很關注的新冠病毒變異問題,專家解釋相關部門在持續監測,病毒變異程度目前還沒有超出疫苗的控制範圍。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鄭忠偉:實際上,我們現在也在布局,假如有新的變異,我們是否能快速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基於新的變種病毒去研發我們的疫苗,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但是我想人類是能想到最合理,最好的辦法的。
阻斷疫情 需要我們人人貢獻力量
相關專家們對我們的疫苗有信心也得到了國際上的印證:很多國家已經採購、並且開始接種中國疫苗。
專家表示,疫苗作為目前阻斷疫情的最好手段,需要大規模人群接種才能產生效果。所以,應打盡打,才能儘快建立起免疫屏障,儘快恢復我們的正常生活狀態。
據了解,隨著疫苗供應量的不斷加大,疫苗接種的目標人群也會逐漸擴大。
阻斷疫情,需要我們人人貢獻力量。